编者语:当我们提起“张桂梅”这个名字,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敬佩与感动。她用自己的坚韧与奉献之光芒,为大山里的女孩们点亮了梦想,书写了教育的传奇。她,本是华坪的一座“高山”,亦是我心中的一道“光”。
是高山,亦是光
瓦房乡中心小学六(1)班 胡紫梅
总有一种力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总有一种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交泪始干”;总有一种信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她,本是华坪的一座“高山”,亦是我心中的一道“光”。
坚韧倔强办高,点亮山区女孩,点亮我。张桂梅出生于东北,40年前到大山里教书。教书过程中,她发现许多女孩子都上不了学。于是,她暗下决心: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办免费女高这条路充满了重重艰难险阻。女高建立之初,钱不够,她为了筹钱而四处奔波求人、拉赞助;女高建成后,当别人对女高的成绩、未来的发展质疑时,她毫不退缩。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她和女高所有人的共同坚持和努力下,女高越来越好,从女高圆梦的大学生女孩也越来越多。
傲寒斗霜伴女娃,照亮求知之路,照亮我。张桂梅老师尽管身患多种疾病,手上缠满了膏药,依然还是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她的教育理念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每天早上,她步履蹒跚地早早起床,然后拿着喇叭叫女孩们起床;晚上,她手拿手电筒独自在操场上巡视,然后守女孩们睡觉。
无私奉献圆女梦,闪耀育人光辉,温暖我。张桂梅老师生活过得非常朴素,对自己近乎抠门儿。一件衣服穿十多年,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三元。她把省下来的所有钱,都用在了女高里的贫困学生身上。多年来,张桂梅老师先后捐出上百万元,都用于学生身上,就连云南省政府奖励给她的三十万元奖金,她也全部捐给了学生们,她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她曾说:“我相信,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教育的路上,她不忘初心,勤俭节约,帮助困难的学生并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的机会。
遇见张桂梅,就像遇见一座“高山”,亦像是遇见了一道光。她用生命的温度和奉献的光芒驱散了黑暗,指引我追光而行,向阳生长。
指导教师:张明婷
教师评语:文章开头引用三句诗句并加以排比一气呵成,以先声夺人之势给人以眼前一亮之感。小作者通过张桂梅办女高、伴女娃、圆女梦三个典型事例,辅证说明张桂梅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自己,构思可谓十分精巧。
来源:隆阳区教育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刘芳华
审核:甫云花
终审:毕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