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先斩上将军:懂王为何拿参联会主席米利第一个祭旗

旅行   2025-01-30 20:47   北京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2024年大选之后,共和党以53:47的席位优势控制了参议院。
但在审核懂王对皮特·赫格塞思的国防部长职务提名之时,却有3名共和党议员反水,最终表决结果为50:50,依靠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万斯的关键一票,赫格塞斯才惊险过关。
注:参议院总共一百个席位,副总统并非参议员,平时不参与投票,但在50:50平局时拥有最终决定权。
赫格塞斯履历单薄且存在酗酒恶习和性侵嫌疑,引发了共和党的内部争议
勉强过关的赫格塞斯进入国防部后,马上就办了两件事:
临时停止军队系统自媒体官方账号活动;
剥夺前任参联会主席、四星上将马克·米利的退休安保待遇、暂停其涉密许可,同时成立委员会,就米利在懂王第一任期内破坏军队指挥系统进行调查。
啰嗦一句,有自媒体说米利被降为中将,这是典型的谣言。懂王再牛逼、赫格塞斯再得力,也不能未经审查就直接给美军最高级的将领降衔。
剥夺安保待遇,才是美国高官的行政权力。比如特朗普就剥夺了蓬佩奥、博尔顿等人的安保待遇。
所谓上岸先斩意中人,地位改变,连意中人都可以斩,就更别说敌人了。
因此,懂王二次当选之后,肯定也要拿人祭旗。
不过第一刀就斩到了军头米利头上,校尉不得不承认,相比第一任期,懂王明显成熟了许多,也果敢了许多。
第一任期,对于政敌,懂王往往是高举轻放。
比如竞选时,他曾宣称,如果当选,就要把希拉里送进监狱,结果啥都没做。
说白了,这个时候,懂王对建制派还抱有幻想,觉得自己乃是按照华盛顿游戏规则选出来的总统,可以名正言顺地占据主座、安排宴席、多吃多占。
但建制派根本就不想让懂王上桌,更别说坐主位、吃大头。
正是在建制派的集体杯葛下,懂王第一任期看似风光,其实啥也没干成,甚至差点被弹劾下台。
即便竞选连任失败,建制派也不肯放过懂王,从舆论抹黑、司法迫害到政治追杀、肉体消灭,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懂王遇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米利被查,同样是标志性事件
经过八年的锤炼,懂王终于开始走向成熟。
第二任期,对于政敌,懂王绝对不会再抱有幻想,而只会痛下杀手。
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权力交接期懂王对阴王的虚与委蛇上。
可以说,懂王现在有多能忍,将来的报复就有多激烈。
具体说说懂王为何拿米利祭旗。
一、军权为重
美国的制度设计,军队只对外不对内,也即人们常说的军队非党化、军人不干政。
因此,在理论上,美军必须遵守两条铁律:一是不参与国内政治斗争;二是绝对服从总统的指挥,而不管是民主党或是共和党执政。
在美国历史上,这两条游戏规则,一直都执行得很好。包括国内救灾,都必须各州提出申请,否则美军就不能介入。
虽然建制派政客与军方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配合贪污上,双方更是密切合作,形成了臭名昭著的军工复合体,但从来没有哪个政客敢把美军直接拉入国内党派斗争,更不会干涉美军的指挥权。
美军可以干涉任何一个国家的内政,但绝对不包括美国自己。
不过就在懂王第一任期的最后阶段,建制派破坏了游戏规则。
在国会山事件引发的激烈博弈中,建制派担心懂王发动战争成为战时总统强行续命,授意时任参联会主席米利主动给中国打电话,表明美军绝对不会主动进攻中国。
米利的行为,明显超出了正常履职的权力边界,也即懂王所谓的破坏军队指挥系统——没有总统的授权,军队本身,是没有外交权的,更别说就重大国家战略安全问题向他国做出保证。
就历史规律而言,国家越动荡、军权越重要、军队参与内部政治斗争的可能性越大。
米利擅自就重大战略安全问题向外表态,必将引发懂王的高度警惕:上次是对外勾连,下次是不是就要对内搞军事政变了啊?
对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军队失控,都是最危险的信号。
校尉说过,相比第一任期,懂王第二任期的施政重点,在于清理建制派势力。
这就决定了,懂王与建制派的博弈,将会达到新的高潮,甚至出现极端情况。
懂王还没上任,就遭遇了三次暗杀,现在懂王大举反攻,谁能保证军队不插手?
因此,对第二任期的懂王来说,掌握军队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二、天然漏洞
作为建制派公敌,懂王衔恨的人很多,比如奥巴马、希拉里、拜登、佩洛西、切尼等等。
但这些人得罪懂王的时候,都没有明着违反规则。包括暗杀,懂王也找不到背后的黑手。
相反,米利的行为却属于公开违宪,乃是天然的漏洞。当然,前提是事后能够找到确凿的证据。
此外,在美国政治体制中,美军相对独立运行,有自己的军法系统。对于高级将领的审判,由专门的军事法院承担。
军队又是盎撒白人最后的保留地,相比被犹撒利益集团渗透得如同筛子一样的联邦机构,可以最大程度地排除外部干扰。
对于拜登、佩洛西等人的调查,却需经过庞大、复杂的联邦司法体系,很多时候还需通过参众两院,操作难度很大。
对懂王来说,要想尽快掌握军队、打开局面,米利就是一个天然的切入点。
三、份量足够
在美军指挥体系中,总统为三军总司令,国防部长为军队的日常管理者,套用中国概念,可以理解为三军常务副总司令。
再下来的第三号人物,就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在美式选举体制下,总统属于流官,并且大多学法律出身,对军事并不了解。
国防部长同样属于文职岗位,虽然有些总统会刻意提拔有军队高级职务履历的国防部长,但必须要脱离军队七年以上。
相反,参联会主席由职业军人担任,也是美国职业军官的最高职务。
因此,虽然在理论上,参联会主席只是总统、国防部长的军事顾问,但论及在军队的影响力,参联会主席却未必低于他的两位上司。
懂王拿指挥体系的三号人物、职业军人的一号人物祭旗,只能说是诚意满满。
四、一举两得
给米利定罪,懂王能够获得两大好处。
一是有利于尽快掌握美军,二是将幕后授意的建制派政客牵扯进来。
前面说了,直接调查建制派政客,面临的障碍太多。但通过调查米利,却可以最大程度地撕开建制派的黑幕。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记得,就在卸任的最后一天,拜登还赦免了五名高官,其中就有米利。
在法律层面,后任总统无法推翻此前已经生效的总统赦免令,但赦免令只能赦免违反联邦法律的行为,却无法赦免违反各州法律的行为,也无法赦免行政违规行为。
因此,懂王对米利事件的定性——破坏军队指挥系统暂时只能理解为行政违规。
这个指控,是否能够升级为违法调查,又将是一场涉及美国法律根基的复杂博弈。
结语:
美国历史上,中情局、司法部、联邦调查局等部门,曾经多次参与党争。
因为他们拥有内部调查权,很容易沦为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其中最著名也最恶劣的,就是世人皆知的水门事件。
此外,诸如肯尼迪遇刺、克林顿名单、萝莉岛、懂王遇刺等恶性事件,要说背后没有司法部门、情报部门的参与、遮掩,校尉估计,九成以上的人都不会相信。
但不管内斗如何激烈,军方尤其是军方高层,却从来没有参与政治斗争的先例。
米利事件,代表着美国党争已经弥漫到军队系统。
再次强调,越是乱世、军权越重要,因而对军权的争夺越激烈。
反过来说,对军权的争夺越激烈,内部政治斗争就越残酷。
在美国历史上,两党内斗不动用军队,是因为彼此达成了默契,相信对方会遵守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但站在懂王的角度,建制派的司法迫害、政治追杀乃至刺杀,已经彻底粉碎了这种信任。
将控制军队列为执政后第一顺位的任务,懂王真的是长进了。

校尉讲武堂-宏观战略分析
非著名战略分析人员,自干五宏大叙事者,用逻辑打磨毒舌的中年大叔,喜欢纸上谈兵的退役大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