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禅,不相离

文化   文学   2024-11-04 15:09   云南  

“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一茶一禅,一物一心,不相离。一饮一啜,一润一悟,甘甜爽神,启迪智慧。


人生七雅,茶诗都是风雅之物。茶中有诗意,诗中有茶思。雅士、诗人多茶客,自古僧侣多慕茶。禅茶自一味,茶中有禅意,茶中有人生。



唐代元稹的宝塔诗《一字之七字诗·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诗中描绘香叶醉人的芬芳,嫩芽挺拔,遇水承叶,舞姿曼妙,白玉茶碾、黄蕊色茶汤、红纱茶罗色彩亮丽。香茶翠绿、清香、甘鲜是诗人、僧家的知音良朋。夜来邀明月啜饮,晨曦与朝霞对饮,一盏清茗,观浮世人生,甘露润新,洗净古今多少凡尘倦怠,行看流水坐看云,恰似神仙自逍遥,生活在一盏香茗中可感可悟。


“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居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别茶人”白居易喜品茗谈诗。读诗人的茶诗,诗意人生和幸福生活历历在目。《食后》是人生闲淡的日常生活,饮食、小憩后,饮两碗清茶,甘醇解渴,心悦神宁,以宁静淡泊之心,看夕阳西下,赏山观水,知足常乐,正如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恬淡之心,见悠然之境。两碗清茶,一颗旷达平淡之心,赏人间美好之雅境。


心素如简,人淡如茶,求淡雅之美,得人生禅趣。“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的《饮茶诗》里有卢仝饮七碗茶两腋生风羽化登仙之影,也有一壶香茗参透人生之真趣,一句“吃茶去”,深蕴禅机,细细品来,人生顿悟,豁然开朗。



“吃茶去”的典故由来已久。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观音院修禅时,有僧来拜谒,他问来者“曾到此间否?”答“曾到。”他说“吃茶去!”又有僧来寺里,他问“曾来此间否?”答“未曾来。”他说“吃茶去!”院主不解其意,问禅师“何以来者说到或未到都说‘吃茶去’!”禅师答曰“吃茶去!”


“吃茶去”这句禅家机锋语,真正懂得便是人生智慧,寓意深远,令僧者专心致志,潜行修行。平常之人活在当下,领悟过犹不及之理,以淡然之心待纷繁杂芜之尘世,做精行俭德之人。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心静茶至,在世有出世之心,轻松自在,情不随境转,心不被物迷。品一杯清茶寻一个清凉世界,苦涩甘醇去心中浮燥,涤体内沉浊,茶味枯淡,去名利之欲,解爱恨情仇之郁。修茶修心。


禅在茶中,禅在心内。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的心弦不能绷太紧,做一个吃茶人,放空心灵才能放飞自我。有舍必有得,坚守信念,懂得放弃不必要的执着和无谓的纠结,以超然之态看万物,谢绝繁华,回归简朴,方得真我,便是得一壶之真趣


人生如茶,一杯茗茶,一泡苦涩,二泡芳香,三泡浓沉,四泡清淡,恰如人生的不同阶段,少年青涩,青年芳醇,中年沉稳,老年平淡。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风浪与苦难,但人生的苦如一杯茶的苦涩,只会持续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从苦涩到甘甜再到平淡,时间会平复创伤,人生的智慧也能够改变苦难。


或许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屡屡受挫,努力无所回报,成绩不被肯定。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磕磕绊绊,被误解受委屈被排挤,甚至遭人嫉妒暗算,尝尽不公。


或许我们在感情的道路上吃尽苦头,悲痛欲绝。伤心、失望、愤懑、不满、冲动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此时不如去吃一杯茶吧。茶酣人静,静心凝神,品茗悟道,净思冥想。



一个人品茶谓之禅茶,清茶入心,沁人心脾,去烦解忧,管理情绪,敞开心扉,将眼光放远。懂得如何处理麻烦,不纠结于短利,不无谓执着,心胸开阔人生的格局自然变大。


狭隘的人只会自怨自艾、愁眉苦脸,有格局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会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起航。所有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唯有心灵的淡定宁静,所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源泉。


细细品来,方知一茶一世界,一壶一人生



作者:紫色梦影丨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文章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向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图片|弘益茶道美学图库
编辑|南风知我意

聚焦茶教育、茶行业、茶美学
让观点彼此照见


扫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看完文章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

最下方可以留言

 

▼点这里,找茶找书

弘益茶道美学
弘益大学堂,中华传统生活美学教育机构。教育格局为一校三院,一校,即旗下运营的云南弘益职业培训学校,是以茶花香为教学主题的省级职业院校。三院,即下设茶学院、花学院、香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