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可望之事,待可待之人
文化
文学
2024-11-07 15:14
云南
我好久不曾在梅若轩小坐了,檀木的茶盘带了冰冷,各种杯子有了疏离之感。打开房门那刻就是清冷入骨。好在阳光甚好,入了心,有了光明。擦拭着黑陶上的灰尘,将干的莲蓬参差插入,心里便有了些许词意,古韵悠然。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5000多年的历史,而我生于龙山平陵,对黑陶有着独特的深情厚谊。开车时偶然看到路边有盛开的月季,在寒冬能嫣红暗香的,除了梅就是月季了吧。我甚喜月季,起来泼辣,无论酷暑严寒,依然可以盛开芬芳。因太常见是不被人重视的,那些温室里不好养的花反而成了珍贵的。人花一理,每天拼搏自我独立的女子并不曾让人看重,而小鸟依人的却活的娇贵。将月季插在一把年代久远的茶壶中,整个梅若轩便生动了。茶壶是祖母过世后我带过来的,是留着的念想吧,从有记忆时祖母就用这把茶壶喝茶待客。待我懂事时祖母便教我如何冲茶,如何给客人倒茶。祖母教我放入多少为适量,怎么小心别让热水烫着,倒茶时要沉稳,神情要端重,给客人倒茶时一定要先给长辈倒,按辈分年龄的顺序,且不可随意颠倒。茶要七分不得倒满,要时刻观察谁的杯子下半杯就要续茶,而且续茶时无论客人喝没喝,按顺序也是必须每人都续茶的,怕是点到为止,以示尊重,没有薄厚之分。最后才给自己倒茶,而且放茶壶时茶壶嘴是不允许冲客人的,可以冲着自己也可冲没人方向。如此,每次倒茶我便在祖母的教导中学习了做人做事的礼仪。茶礼是庄重的,冲茶待客是农家最基本最简单的待客之道。自此我便再也无法离开茶,以至于几十年来甚是偏执,难以下咽无味的开水。将暖日泡茶的茶具收起来,拿出小金炉,天气渐寒应该煮茶了。将杯子温过一一摆放,前段子不忙时三五好友时常来,杯子几乎都认了主,泡一壶龙井或者碧螺春,用琉璃的盘子放上水果,瓷的盘子些许茶歇,就可以愤世嫉俗高谈阔论一番。最近因着工作忙,难得有时间围炉煮茶。梅若轩已清冷了一些时日。拿茶针在茶砖上剥下黑茶,已是布满金花,放入玻璃的壶中看着茶叶翻滚,沸水变色,心也暖了。武夷山是奔着茶来的。或者说是奔着印象大红袍而来。白天随着人群游走景区,品茶,而后漂流九曲溪,竹排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听船工讲着武夷山古老的传说,山体无数的小岩洞述说着几千年来多少代人用手中的竹篙插出来的历史。天蓝水绿,鱼跃溪中,两岸绿树成林,令人心旷神怡,烦恼尽失。而夜晚的印象大红袍更是震撼, 大王山下,九曲湾旁,坐在360度旋转舞台上,随着霓虹灯的闪烁,一幕幕美轮美奂的舞剧展示开来,"请把您的心放下,把杂事放下,把烦恼放下,把痛苦放下,把抱怨放下,把伟大理想放下,把怀才不遇放下,把人情世故放下,放下吧,放下,找个功夫,喝杯茶吧!”一杯茶,清香而意浓,我行过千里,原来是为这天地之间,山水之地的这杯茶。当疲惫时总该有这么一间小室来温暖自己,“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扫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点这里,找茶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