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至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建立25周年庆典暨“新时代德语高质量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上外松江校区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届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毕业生以及国内德语学界的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德语教育的未来发展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模式。
薪火相传 共谱辉煌
德语学科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与未来展望
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回顾上外德语系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上外德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建立25周年以来,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博士点培养的100名博士毕业生如今都奋斗在中国高等教育一线,共同为德语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推动中德人文交流做出着积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外语学科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上外愿与兄弟院校一起继续携手同行,守正创新,奋力推进中国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原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卫茂平回顾了当年申报博士点的历程,拿出珍藏了27年的博士点申报表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他感谢兄弟院校以及DAAD对上外德语专业发展的支持与助力,并为博士点成立以来已培养了100名博士这一丰硕成果而深感欣慰。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陈壮鹰在致辞中表示,德语系当前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各位前辈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各位同仁的共同协作努力。历经岁月更迭,不同代际间传承有序,众多充满朝气的年轻力量不断加入,大家一同努力,持续推动德语学科稳步向前发展。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胡蔚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致以热烈祝贺。她表示,长期以来,两系交流往来频繁,秉持合作理念推动共同发展。上外德语系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持续为德语学界增添新鲜活力,衷心祝愿上外德语系在未来能够续写辉煌,勇攀新的高峰。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刘潇潇代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表示衷心祝贺。她提到,上外德语系向来是德语学科领域的学术重镇,始终积极探索德语人才培养模式,期待上外德语系又一个硕果累累的25年。
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活动现场,在校师生向退休博士生导师卫茂平、陈晓春、王志强教授以及原德语系党总支书记费国强献上鲜花,感谢他们在学科发展与党建引领方面长期的耕耘奉献。
德语系党委书记谢建文主持开幕式并表示,期待新时代德语学科于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国际合作以及促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迈向新高度。他介绍了到场的校友代表,1975届校友、德国菲希尔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林益庭,张晓青、卢铭君、曹霞、齐快鸽、张帆、梁锡江、王蔚等优秀学者。开场环节,德语系学子还带来了精彩的西乐团演奏与德语音乐剧演出。
思想火花 碰撞绽放
德语学科人才培养的多维视野与深度对话
开幕式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吴江教授以“问题意识与德语学科人才培养”为题、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围绕“老子西行——《道德经》在德语世界的传播与老子形象的变迁”分别做学术主旨报告。
在嘉宾圆桌论坛中,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校的学者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挑战等议题展开探讨。
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德语高级人才培养、教材中的价值观塑造、中国大国形象叙事、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德语教学与创新,以及学术研究的守正与创新、跨学科融合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
滑动查看更多
智汇未来 共谋新篇
德语学科人才培养的前沿探索与时代担当
11月24日,博士“友”约——青年博士论坛在世界语言博物馆多功能厅召开,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主任胡凯主持。来自各高校的杰出博士毕业生们共同探讨外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倡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深化区域研究,同时保持德语学科的主体性。
上外德语专业初创立于1956年,隶属于学校西语系,1979年迎来首批研究生,1981年德语系正式独立建系,并率先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1998年,德语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5年来,博士点培养了百余位优秀毕业生,成为国内德语学科骨干中坚力量和各行业领域优秀人才。在2023年上外德语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成为全国前1%顶尖德语专业点,在外语类院校中排名第一。
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德语系 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天奕
责编|陈大可 钱俊妮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