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国高等教育》近日推出“教育强国建设重大关系研究”专题,约请大学书记校长和专家撰文探讨如何深刻理解把握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如何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处理好这五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提升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本期刊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专题文章,全文如下。
准确把握扎根中国大地
和借鉴国际经验的辩证统一关系
摘 要 “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是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之一,正确处理好这一重大关系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深刻把握与科学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重大关系,需要高校把握中国观照和全球视野相统一、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相统一、文化自信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快自主人才培养、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释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五个重大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揭示出教育强国的科学规律,为我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其中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扎根中国大地是我们党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处理好这对重大关系对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准确把握扎根中国大地和
借鉴国际经验关系的辩证逻辑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创立发展历程不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相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后发型现代化特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二者并不是对立的两极,扎根中国并不意味着拒绝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也更不能放弃本土特性,要从中国观照与全球视野、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文化自信与对外开放三个方面去平衡好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观照与全球视野的统一。古今中外,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是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是在服务自己国家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扎根中国大地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但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和办法,归根到底就是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正确解读中国教育现实、回答中国教育问题。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从教育规模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2022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4亿。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从国际交流看,我国已同180多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统一。中国特色源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而世界一流则体现了一流大学办学的共性特征。在把握共性特征的同时,也要清晰认识到每个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根植于本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中发展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扎根中国办高等教育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统一的,只有扎根中国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积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累,丰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增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实基础。同时,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并不是关起门来搞教育,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广泛吸纳融合外来优秀教育成果,在学习、吸收、消化中锻造独特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模式。2017年开始实施的高校“双一流”建设正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高度结合的实践体现,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大学排行的前列,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各国顶尖大学办学经验,逐步壮大形成独特的教育品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队伍,同时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创造”。文化自信与对外开放的统一。教育只有深植于本国文化和传统,筑牢文化自信,才能有深厚的底蕴和明晰的方向,教育只有扎根本国国情、解决本国问题,才有广阔的舞台和强大的前进动能。中国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集聚全球人才和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只有具备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在教育对外开放中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同时把握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教育中心。
正确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
借鉴国际经验关系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正确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关系是高等教育发展“两个结合”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模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瞄准世界科创前沿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路径。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这对关系。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融通中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将高等教育现代化放在我们自己力量基础上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力量凝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的力量源泉。“立定脚跟,背后青山飞不去”,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快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把牢课堂教材阵地,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研究阐释,健全新时代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机制,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办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不能做西方经验的“搬运工”,而要做中国特色的创造者、世界经验的贡献者。在深化教育改革中正确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这一重大关系显得尤其重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立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实际,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治理能力,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加快区域国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需要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高校要不断提升师生的政治定力、语言能力、学科能力和话语能力,引导师生扎根中国大地,从中国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担负起融通中外文化的新使命。通过构建区域全球知识体系,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应对复杂紧迫国际问题提供学术支持,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智库力量”,以“资政、咨商、启民、育人”定位智库建设,形成学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议成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在研修培训、人才培养、智库研究和外宣交流四大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中阿交流改革发展和治国理政经验的思想平台。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教育对外开放则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坚实支撑,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思路、新动能。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上,“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再次成为高频词。从数据看,中国高等教育正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近年来,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经有超过500亿人次的访问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除中国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强国的共性和规律性体现在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集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科研合作的深化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上。大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主力军,是借鉴国际经验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坚持“引进来”。通过教育对外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助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为中国高校对话世界一流大学提供路径,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助力全球科技创新和文明进步。同时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学者、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坚持“走出去”。通过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充分发挥讲好中国故事的“样本作用”。要持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话语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我、讲述中国的语言自信力,善于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语言解释力,以及对全球舆论与话语场域的话语把控力,确保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听得懂”“说得清”“沟通得了”。要在夯实“话语体系”上做功课,在创新“叙事体系”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数字智能时代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模态特色,积极拓展全球传播渠道,积极引导师生投入国际传播实践,不断提升中国故事的阐释力、吸引力和持续力,充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