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上海外国语大学即日起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笔谈”专栏,陆续推出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学者教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研究生院院长、德语系系主任
陈壮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行动路径。研究生院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为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教育理念
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设置更灵活、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学术视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国际实习、国际交换等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国际环境中磨炼提升。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原创性研究的比重和质量,帮助引导学生在学科前沿领域作出贡献。
二、促进学科建设 按需布局
优化现有学科结构,在外语及相关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需要,积极探索新兴交叉学科,增强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关注全球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对科研设备和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科研条件能够满足高水平科研需求。
三、服务国家战略 链接实际需要
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重点研究和回应国家在文化交流、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战略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研究成果转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学用结合。
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 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
积极构建与世界各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框架。通过签订双学位、联合培养等国际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多海外学习和研究机会。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持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组织国际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提升中国学术声音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帮助师生开拓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竞争力。
五、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创造新知识
要进一步激发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力,鼓励师生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前沿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建立健全研究生创新思维和技能培养机制,使学生能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支持全面发展
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这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升行政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工作。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贯彻全会精神
坚持守正创新
谱写馆教育人新篇章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馆长
王雪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为党管档、为校守史,依托世界语言博物馆打造文化育人平台,谱写馆教育人新篇章。
一、 固本强基,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三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党课学习、实地调研、专题讲座、例会研讨、主题党日活动、馆际交流等不同方式,持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以及重要讲话等,强化档案、校史以及语言文字研究等业务培训,打造学习型共同体,不断提高全体馆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业务素养。
二、 文脉赓续,筑牢上外记忆工程之基
三馆坚持夯实档案校史资料收集利用等工作,完善归档范围和流程,坚持档案应归尽归。对接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强档案、校史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广泛收集上外知名教授的手稿、书籍、实物及图片,开展“口述校史”收集与编研,积极采访退休教授、校友等。协同校内其他部门,共同编辑出版《文脉守望第三辑》”,推出“尺寸教材、国之大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建设专题展” “兰台回眸 图证校史专题展”等,为传承上外文脉作出积极贡献。
三、以文化人,打造高质量文博育人平台
在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背景下,AI赋能教育成为趋势。三馆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坚持“跨通融”和“大思政”理念,创建文博特色活动品牌。在线下博物馆奇妙夜、联合国语文日、书法工作坊、乡村振兴课程等活动的基础上,持续推出云学术讲座、云课堂、云展览等,辐射北京、山东等高校,以及广西、青海、黑龙江、海南等中小学。协同中国文字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单位,推出甲骨文、金文、汉碑等专题展并进行多语推介,同时鼓励留学生志愿者走入社区,促进文明互鉴,提高上外学子的多语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活动获得学习强国、青年报、中新社、光明网、人民网、东方网等报道,增强了辐射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三馆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培养高质量卓越人才,推进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制度外化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郭树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途作出了系统部署,必将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包括对外工作的改革起到巨大的动员、推动和保障作用。
习近平外交思想实践运用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将先进的思想理念方法转化为中观或微观的制度规范,用以更为直接、有针对性地指导具体对外工作,这其实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制度外化的必然要求。就全会的相关表述来看,目前对外工作制度化主要有三个重点路径。
首先,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种改革当然也包括外交外事领域的机制改革。具体到外交外事领域,首要是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主要是指在保有现存外交领导体制和各部门分工合作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发挥中央外办等协调机构的重要作用,以法治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思维提高外事工作质量、提升外事审批效率、简化外事工作流程,探索更加灵活便民的出国交流合作机制。
其次,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从全会的相关表述来看,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对相关领域进行了具体的项目部署,包括将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并将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作为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向。可以预见,下一步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将是中国对外工作机制创新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的交叉创新点,属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制度开放。
最后,推进涉外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涉外工作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立足本部门本区域本领域本行业,开展各式各样的对外交往活动。当前,推进涉外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有三个注意之处。一是要以系统的观念理解涉外工作的改革开放。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二是探索涉外工作机制建设的规律特点。在当前条件下,涉外工作机制建设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对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要求;始终力求做到遵守国内法规与履行国际规则的动态平衡,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国内外规则、标准的相融相通;着力加强本部门工作与外事工作交叉机制建设的组织协调,实现对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将改革试点作为涉外工作机制创新的突破点,推动有关工作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三是加强重点涉外工作的机制建设。根据全会精神,当前的重点涉外工作机制建设,主要是与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相关的涉外工作机制改革,主要分布在科技合作、金融合作、贸易合作、涉外法治、涉外国家安全等领域。
(本文部分内容已发表)
相关阅读:
来源|研究生院、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责任编辑|李磊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