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史
新
说
上一期,我们在光影片段中,回顾了建校初期“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到“上海俄文专科学校”的历史光影。本期,从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开始,让我们一起继续在时空隧道中探寻,重温学校与国同行的光辉历程。
1956年
1956年5月30日,国务院发电报批准上海俄文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
1956年6月,上海外国语学院苏联专家雅·伊·罗斯洛维茨工作期满回国。图为6月4日,学校第一届(1954级)俄语研究生欢送专家合影。
1957年
1956年6月,增设英语、德语、法语三个专业。1957年,因俄语人才已超过国家需求量,高等教育部指示全国俄语专业暂停招生一年,并允许在学的俄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转学、转专业。据此,学校100名学生志愿转入英、德、法语专业学习。图为1957年德语专业第一届学生。
1957年11月11日,成立体力劳动指挥部,订出劳动计划,领导全院师生员工参加体力劳动。11月17日,1000多师生去农村打稻、摘棉花。图为参加劳动的第三届俄语研究生班学员与农民合影。
1957年10月1日,上海外国语学院院刊复刊发行第一期,由《实践》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
1958年
1958年6月5日,组织800名师生到宝山县城关镇5个合作社支援夏收夏种,为期10天。图为同学们在支援中绘制宣传画。
1958年9月,增设外贸外语系,设英、德、法、日、阿拉伯、西班牙语6个外贸外语专业,专业年限分四年制本科及二年制专科两种,图为院刊8月15日相关报道。
1959年
1959年12月31日,外贸系英语二年级九班学生拟献礼十周年校庆的17篇科研论文共45000字提前15天于12月30日完成,特向学校报喜。
1960年
1960年2月6日,隆重举行庆祝建校十周年大会。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曹未风、对外贸易局副局长谭守贵等领导及各高校代表出席大会。图为院刊纪念特刊。
1961年
1961年,德语专业首届毕业生与教师合影(第二排左2起分别为诸希伦、厉家祥、顾米柯卿、凌翼支)。
1962年
1962年7月8日,夜校部(1958年8月建立,设俄、英、德、法四个语种)英语二班毕业合影。
1963年
1963年9月12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高等教育部领导。
1964年
1964年2月6日,教育部批复同意西班牙语专业独立建系;日语、阿拉伯语联合组成日阿语系。
1964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第148次全体会议通过,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原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俄语翻译家王季愚同志被调任为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这是学校第一位由国务院任命的校长。
1964年,日语专业1964届(首届)毕业生留影。
1972年
首届意大利语专业师生开门办学留影
1972年,学校开设意大利语专业,并开办全国首个现代希腊语专业。
1975年
1972年5月,根据教育部指示,学校恢复招生,从全国各地招收536名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图为1975年7月,上海外国语学院全体工农兵学员毕业生合影。
1976年
1972至1974年,根据上海市安排,学校在上海应届中学毕业生中直接招生,于安徽凤阳上外“五七”干校连续举办三期外语培训班,涵盖7个语种,学制四年。图为1976年5月,上海外国语学院培训班首届毕业生合影留念。
1979年
1979年2月,学校与徐汇区政府共同创办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正式成立(1978年10月筹备)。
1979年12月30日,经中央教育部与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学校出版社正式成立,定名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素材|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
排版 | 王媛 陆英浩
责编 | 陈大可 周源源 钱俊妮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