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史
新
说
编者按: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外语高等学府。建校75载,上外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群英荟萃、桃李芬芳,以语为桥、连接世界、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上外推出“校史新说”系列推送,以飨读者。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一份情怀。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随光影重温学校与国同行,走向未来的光辉历程。
●●●●●
校徽是学校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更是历史和传统积淀的结晶。每一枚徽章都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把一枚枚徽章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具体而微的学校变迁史。在上外七十五载历程中,校徽承载了怎样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方向?让我们通过一个个校徽章,一同探寻上外的悠悠岁月吧!
上海俄专时期 (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急需大批俄语人才。“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于1949年12月成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高等外语学府,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1949年—1950年)时期的圆形校徽由两部分构成。外层蓝底黑字镌有学校名称,上半部逆时针方向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下半部顺时针方向为“上海俄文学校”。内层白色圆圈中环绕着的俄文“俄语学校”,象征着学校的专业属性;在校徽正中央挺立的五角星旗帜,则代表着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俄语人才,服务祖国建设。从校徽上突出醒目的俄文“俄语学校”,不难看出当时的上海俄文学校是一所以学习俄语和俄罗斯苏联文学为主的外语类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俄语口笔译人员和俄语教学师资。
为配合国家战略需要,学校于1950年增设英语班,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1年4月,学校又建立东南亚语文系,增设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专业。1952年3月,南京华东军区政治部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学员150余人并入我校。
这一时期的校徽形状为条形,白底红字突出了“外文专修学校”。
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实行统一招生并开始院系调整。根据教育部指示,我校东南亚语文系师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只设俄语专业。同年9月,学校遂改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后于11月再度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工作从培训式教学走向正规化教学,建立和完善了教学组织,取消了综合性的俄语教研室,成立了实践课、翻译、文学史、语言学等10个教研组,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建立学籍管理制度,办学基本步入正轨,为国家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急需的俄语人才。
“上海俄文专修学校”时期的校徽以红色为主题色,一颗红色五角星位于校徽中央,象征着学校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俄语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宗旨。五角星正中间是校名“俄语学校”的俄文缩写。而校徽中下部如展开的书一样托举着五角星的俄文标语,字面意思为“附身倾向于一方”,表达的意思应该为“专于一业”,与五角星左边的苏联国旗图案和右边的四颗星相呼应。
上海外国语学院时期(1956-1994)
1956年,为贯彻周恩来总理关于“必须扩大外国语的教学”的精神,根据高教部提出“将单一语种专科学校发展为多语种教学”的指示,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语、德语、法语三个专业,学校发展迎来了重大转变。校徽在这一时期的变化见证了学校的变迁。
字体是构成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时期开始,校徽的字体固定采用鲁迅书体。敲定字体并非易事,根据校史馆中陈列的资料和上外离休干部王铠的回忆,校名字体是用了鲁迅日记手稿二函廿四卷本中的字,原字很小,在没有复印机的情况下用照相机拍出了长高各2公分的字样照片,把校名放大成高廿公分以上的字形,并油漆书写了第一块校牌,于1956年6月1日正式挂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的校门上。以后鲁迅字体用在各处。1983年初按照鲁迅日记字形设计了学院校徽和纪念章。校徽在这一时期有如下形制:
据校史馆陈列,这四枚红白配色徽章均为1983年设计
“有条件的外语学院是可以办成大学,增设一些人文学科的其他专业和系”是更名上海外国语学院后的首位院长王季愚提出的前瞻性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胡孟浩校长在学校35周年大会正式提出了由“多语种”到“多学科”的办学转型理念。自1982年开始,学校便着手准备由单科的外国语学院向多科性应用学科外国语大学方向发展的诸种努力。1983年起,陆续增设了部分应用学科新专业,办学内涵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校徽的设计也变得丰富多样。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要转变是英文译名的修改。1985年3月,学校提出英文译名的修改方案,以适应向多科性应用文科大学发展的办学定位,并满足开展对外交流的需要。5月24日,经教育部同意,学校英文译名由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SFLI)改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确定为“SISU”,英文译名的改变在校徽的改制中也有所体现。
圆形校徽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上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上外人”成为一个响亮的名称,代表这一身份的校徽也广受欢迎。据上外教授、知名翻译家钱绍昌回忆,他入职上外当天就收到了当时特别吃香的红校徽。
除了校徽,这一时期有一枚毕业纪念章也被保存了下来,这枚徽章以蓝色为底色,似乎与1994年后沿用至今的上外校徽构成了巧妙的呼应。
上海外国语大学时期(1994-至今)
1994年2月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一时期校徽的形制渐趋稳定与成熟。
据考证,此校徽由时任院办秘书姚积勋于1985年设计绘制。校徽以展开的书本及茁壮的橄榄枝为主体构型,书本象征对学问与真理的求索,橄榄枝象征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两者衬托并环绕着代表学校的三个文字元素,依次为中文校名简称(上外)、英文校名缩写(SISU)、建校时间(1949年)。
65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发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定学校标准色为上外蓝(SISU Blue),蓝色取自大海与天空的颜色,象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特色文化,即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这一精神与上海城市精神高度契合。
在校友原创歌曲《校徽的颜色》中,“那一抹蓝佩戴在胸前,光阴似箭年华流转,满庭芬芳桃李不言,五洲四海共舞蹁跹。”字里行间充满对母校的拳拳热忱。校徽之蓝,与“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相得益彰,它构成了校徽的底色,也成为了独属于上外学子的一抹青春色彩。与学生校徽的蓝色相区别,教师校徽则使用了经典的红色。
校徽的演变史即是一部学校的发展史,串联起一枚枚小小的徽章,校史的脉络亦有迹可循。校徽在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心中具有沉甸甸的分量,代表着上外人的身份认同,承载了青春的回忆,也蕴含着对母校的归属之情。尽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已经很少需要佩戴校徽,然而新生入学时授予校徽这一传统仍然得到延续,从入学那刻起,上外人就与母校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结。校徽,镌刻着源远流长的校史回忆,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唯愿上外学子将校徽珍藏于心,庚续悠悠上外情。
素材|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
文案|于雨涵 何洛伊 陆英浩
排版 | 王媛
审核 | 陈大可 周源源 钱俊妮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