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小旅带着一兜子蛇蛇的故事来拜年啦

旅行   2025-01-28 12:27   浙江  



春节的烟花炮仗已响起,

年味渐浓~

法小旅带着一袋子“蛇蛇”的故事

来陪大家过年啦!


愿新的一年里,

大家福禄满满,步步高升!



今日围炉聊蛇,是为应景,

从儿时熟读的拉封丹寓言开始吧!



这位古典主义作家

出生在如诗画般的香槟产区,

埃纳省的蒂耶里堡 (Château-Thierry)。





儿时拉封丹经常在树林里观察动物消磨时光,

长大后,动物在他寓言故事里“成精”~,

用鲜活的人格讲起浅显的道理。


🐍

🍵🍵

🐍


拉封丹寓言

农夫和蛇


这个寓言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吧?这里我们讲拉封丹的原版结局。

伊索有言:有一村夫,

仁心有余,思虑不足。


冬日行至田园,见一蛇卧雪,

身躯僵冷,命悬片刻。


村夫怜之,将其拾起疾步归家,

用炉火为其驱寒。


寒气渐退、筋骨舒展之际,

长蛇凶性乍现,

盘躯昂首,嘶嘶作响,

蓄势欲击。


村夫见状大怒,叹道:

“忘恩之徒,岂能容你!”

手起斧落,将蛇斩为三段。

头、尾、中身试图重合,

终究徒劳无功。


行善虽美,须察其人;

而忘恩之徒,注定以凄惨收场。


拉封丹的寓言取材广泛,从伊索到民间故事,后期还借鉴了波斯和印度的传说,加入新的叙事手法和韵律结构,成为了法国和世界无阶级文学的重要一部分。


最后话说回来,冬眠中被叫醒的蛇蛇,起床气可能确实蛮大的,动不动就想咬人~赖床的友友们👀,有感同身受的嘛?


拉封丹寓言

蛇与锉刀


一蛇有邻,为表匠。

(表匠自语:此非善邻)


一日,蛇潜入铺间,

四下觅食,竟只得一把钢锉,

随即啃咬之,以为能得一顿口福。


锉刀见状,不怒反笑:

“愚昧之徒,欲何为?

啃咬比你坚硬百倍之物,

岂非自讨苦吃?

我若碎一片,你必牙齿尽断,

唯有时间,是我所畏惧。”


蛇之啮锉,如庸人妄图毁誉名者。

庸者无所建树,只会挑剔,

以诋毁显己之能。

殊不知,铜、钢、钻石的杰作,

岂能为浅薄之齿所损?


看完这个寓言,法小旅自己心里默念了三遍:别做杠精、别做杠精、别做杠精~哈哈。


这些寓言的告诫都措辞严厉,不留情面。但是话又要说回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些时候,一不小心变成故事里那个固执不愿松口的蛇。其实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摔几个跟头,其实再正常不过~不妨适时松口~

拉封丹寓言

蛇头和蛇尾


蛇身本一体,头尾却争名。

头领千百路,尾怨久居后。


怨气达天庭,蛇尾诉不公。

“我与头同生,毒名相当,

何故步步屈其后?

天神开恩,让今日往后,视尾为瞻。”


天神怜其言,应允所求。

蛇尾得志,沾沾自喜之际,

却无目辨路,撞石复撞树,伤己亦伤人。

终至冥河边,引身赴幽冥。


世间争权者,才短害深远。

盲者居高位,亡国也亡身。


除了管理和领导的大概念,这个故事也让人想到,面对重要的选择时,不要由情绪驱动决定。


头是思考、规划的中心,尾是行动和执行的力量。如果行动脱离思考,会导致混乱和事倍功半;如果思考失去行动支持,就难以实现目标。在生活中,蛇头蛇尾就像规划和执行一样,协调才能所向披靡。


短短三个故事的   

新春茶话会   

是不是不够过瘾?

法小旅继续给大家深挖“蛇穴”



12世纪法国女诗人的寓言

《男人,蛇,和狐狸》


12世纪时,一位名叫 Marie,来自法国的女诗人 (Marie de France) 写了一个包含三个角色:农夫、蛇和狐狸的寓言,与500年后拉封丹版本的寓意大相径庭~

有一村夫,性善无邪,

见一僵蛇卧雪,心生怜悯,拾蛇置于怀中。


些微暖意之后,长蛇筋骨渐活,

然性恶不改,以长躯盘缚村夫,

愈盘愈紧。


村夫惊惧,奋力挣扎怒叹:

“不幸之物!我救你于危难,

你却以此相报!”

蛇淡然答之:

“我循天性而行,何以有愧?”


二者争执未果,忽有一狐途经,

见状言道:

“收手!蛇啊,你虽行恶,尚有悔改之机。”

“村夫,你虽受害,但亦有失。危难之时,怎还以恶言辱敌?身陷危局,宜慎言,勿激敌忾。”


这个寓言时代的印记满满,12世纪的欧洲经院哲学兴起,并出现了大学,比如“巴黎大学”。这个时候的文化氛围开始关注理性,也还带着深厚的宗教色彩。狐狸强调冷静、克制,对善良不计后果,遇到挫折又采用情绪化宣泄方式的农夫更为苛刻。



18世纪法兰西学院院士的讽刺寓言

《熊、八哥、猴子和蛇》


安托万-文森特·阿尔诺 (Antoine-Vincent Arnault) 是一位剧作家,如今他针砭时弊的寓言比他的剧本更出名。

昔日有熊,野性未改,

虽无智无礼,却不无野心。
熊问友人:“如何进狮宫?
谁能教我,指点通途?”


猴言:“靠灵巧翻跃……”

八哥道:“靠歌声婉转……”

蛇冷冷一笑,轻声道其法:
“若无此本事,不如伏地来,
匍匐谦恭进,方能步君怀。”


这是作者借蛇反讽18世纪的社会风气,借动物拟人真的是从古到今百试不爽。



19世纪望子成龙的父亲写的寓言

《猴子与蛇》


这个小寓言故事摘自法国1867年出版的《献给青少年学生的寓言故事集》,出自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之手。

一日,一猕猴与蛇夸耀:

‘我善于改扮容颜,

模仿声音与举止,

甚至各种动物的微小缺陷,

都可惟妙惟肖,无不精妙。’


蛇闻言冷笑:

‘你或许装模作样得很巧,

但何必因此沾沾自喜。

此技艺虽奇,却无甚可羡;

模仿之术,谁人愿学?’


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好爸爸~“复制粘贴”在互联网时代更加普遍,模仿只是学习的起点。我们不缺“打印机”,缺的是能开创新风格的“艺术家们”。



☆ 附赠旅行打卡推荐 ☆


让·德·拉封丹博物馆 

Musée Jean de La Fontaine


©Mairie Chateau-Thiemy


有机会请大家来拜访儿时寓言里那些角色的家乡,乌龟和兔子、乌鸦和狐狸、农夫和蛇……


拉封丹的家乡蒂耶里堡 (Château-Thierry) 也是法国的一座历史名城,位于香槟产区著名的马恩河谷。有香槟主题旅行的伙伴们,可以来博物馆这里打个卡。


©Reims Tourisme, Mairie Chateau-Thiemy


博物馆曾是拉封丹父母在1617年结婚时买下的宅院,也是作家童年的故居。


里面收藏了59幅寓言插画,和大量拉封丹寓言诗集的珍贵手稿、初版书籍及各个时期的再版作品等。收藏的插画也挺有意思,它们都是拉封丹的书迷——菲利克斯·德·孔什男爵邀请世界各地、各种风格的画师来创作的,包括德拉克洛瓦、德坎普斯、霍勒斯·韦尔内和安格尔……


©Mairie Chateau-Thiemy


还推荐去看看蒂耶里堡珍宝博物馆 (Musée du Trésor de l’Hôtel-Dieu),里面是奥古斯都修女历经7个世纪收藏保护下来的历史藏品。 想体验香槟酒庄的伙伴,别错过帕尼尔香槟酒庄 (Champagne Pannie) 总部,就在蒂耶里堡。


然后再启程沿着旖旎的香槟之路 (Route du Champagne),一路打卡葡萄园和酒庄,与家人一起举杯,庆祝一整年的好运!




最后,送上衷心的蛇年祝福:

愿大家新的一年,

不断蜕变,成就更好的自己!

春节快乐!



法小旅的官网有更多精彩消息

法国旅游发展署
法国旅游发展署(Atout France)是唯一代表法国政府,全面负责法国旅游在海外的宣传和推广的机构。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