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规范性视阈下孤独症儿童交际的断裂类偶然性
于国栋
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医学语言与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常务理事。
2001年博士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从我国著名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后致力于会话分析的学习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会话分析学家Paul Drew.Anita Pomerantz、John Heritage.已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在国际和国内语言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并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摘要
语言治理推荐文章
摘要:
随着孤独症(俗称自闭症)儿童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孤独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孤独症的成因、诊断、干预等都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语言学领域内,心理语言学致力于探究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在语言产出与理解方面的异同,语料库语言学利用其语料处理优势来发现孤独症儿童的语篇特征,会话分析则以真实发生的孤独症互动为语料来发掘孤独症儿童的互动规律。遗憾的是,诸多研究依然将孤独症人群互动等同于交流障碍。鉴于此,本研究从会话分析视角出发,主张平等看待孤独症儿童及其互动,将互动偶然性划分为断裂类偶然性与非断裂类偶然性,断裂类偶然性为孤独症儿童互动的本质特征。我们提倡普通人群从孤独症儿童的视角出发,理解、分析孤独症儿童在互动中建构的社会规范,探索与利用孤独症儿童交际的断裂类偶然性。这不仅有利于孤独症儿童参与社会互动,而且有利于孤独症儿童回归普通人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孤独症;互动;规范性;断裂类偶然性
文献来源:于国栋.互动规范性视阈下孤独症儿童交际的断裂类偶然性[J/OL].现代外语:1-12[2024-12-27].DOI:10.20071/j.cnki.xdwy.20241227.001.
互动是人类开展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方式。通过纷繁复杂的互动,交流得以实现,社会关系得以建构或维系,文化和价值得以传承。然而,在错综复杂的互动表象之下却潜藏着互动的模式与规律,潜藏着特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社会规范。正因为如此,Harvey Sacks提出“秩序无处不在”(orderatall points)(Sacks 1984:22)。而通过客观分析自然会话来发现人类互动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社会规范正是会话分析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那么,孤独症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其社会互动与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相比,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律,孤独症儿童互动与普通社会成员互动有着怎样的区别,普通社会成员该如何理解孤独症儿童对普通人群互动规律及社会规约的背离等,都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学术课题。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解答不仅对我们如何看待孤独症儿童及其交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普通社会成员与孤独症儿童开展交流实践、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1
孤独症儿童互动研究
近年来,孤独症发病率及确诊率日趋升高,美国AutismSpeaks网站2023年的数据是每36个儿童中就有1个孤独症儿童,发病率高达2.78%。同样,我国儿童孤独症确诊率这些年来也大幅攀升。面对孤独症确诊率日益升高的现实,不同领域均开展了相关研究,比如医学和语言学。医学研究(Stigler etal. 2011)主要从神经学、生物学、基因组学等角度探究了孤独症的生物医学成因及确诊依据,但事实证明这两项研究都非常困难,因为孤独症不仅涉及生物医学因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其社会成因。而这也正是语言学加入孤独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语言学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孤独症人群的语言使用规律(Tantucci&Wang 2022;王德亮、蒋元群 2022),发现了孤独症人群与普通人群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异同(Wehrle etal. 2023;马博森等 2021)。
就研究方法而言,语言学领域内的相关研究多从心理语言学和互动视角开展实证研究。心理语言学(Tager-Flusberg1995)主要通过实验设计来揭示孤独症人群的语言障碍及认知机制,互动视角下的相关文献探究了孤独症儿童的话语修正(马博森等 2021)、社会行为(Wehrle etal. 2023)及多模态信息(Korkiakangas 2018)等。比如:6-7岁高能孤独症儿童“产出的指称障碍和预判可接收性障碍这两类障碍显著多于正常儿童,且总体修正成功率低于正常儿童”(马博森等 2021:23);孤独症儿童使用简短反馈语来执行社会行为的频率明显较低,且使用的词汇和语调范围也较窄(Wehrle etal. 2023);孤独症儿童“整体会话能力比同龄儿童弱,会话主动性差,话语产出量少,在与交谈者产生共鸣时多采用重复或平行策略”(王德亮、蒋元群 2022:87)。可见,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孤独症儿童交际能力的不足,而鲜有研究关注孤独症儿童的交际能力(曾小荣等2021),鲜有研究从理论视角探究这些不足与普通人群互动的本质差别,鲜有研究分析孤独症儿童与普通社会成员在互动模式及社会规约方面的差异,更没有学者深究孤独症儿童在互动规范性和偶然性(于国栋等 2023)这两大本质特征方面与普通人群的异同以及如何科学处理这些异同。
就研究手段而言,现有研究多采用定量方法,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孤独症人群在交际中存在的障碍,但缺少对孤独症儿童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自然互动的定性分析。现有研究对象多来源于实验,而非孤独症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社会交际。考虑到采用实验手段获取的语料与孤独症儿童的真实生活有着本质区别,因此研究发现的信度和效度就不免存疑。尽管部分研究采用孤独症儿童的自然交流为语料,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缺乏客观解释互动细节与过程的能力。此外,现有研究过度凸显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的消极方面,甚至将孤独症儿童互动简单等同于能力缺陷,而没有从孤独症儿童的视角出发来理解他们如何利用其互动资源开展有效沟通的做法,更没有关注与孤独症人群互动的普通人群应该发挥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提出摒弃孤独症人群沟通障碍的固有看法及偏见,提倡“正常化”孤独症人群的言谈应对,从孤独症人群的世界出发来建构其互动规律和社会规约,进而理解孤独症人群、与孤独症人群开展有效社会互动,助力孤独症人群更大程度融入普通人的社会生活。那么,孤独症儿童对普通人群互动规范性的违背具有何种规律?孤独症儿童互动中的偶然性具有何种特征?普通社会成员该如何理性应对?为此,我们将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Sacks 1992)对以上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02
理论基础:社会互动的规范性与偶然性
社会互动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场所,规范性和偶然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于国栋等 2023)。
2.1互动规范性
“规范性是人类言语互动规律背后的社会规范,属于社会秩序(Goffman 1967)。言语互动与社会规范互为映射,或者说互动成就规范,规范制约互动(Goffman 1967)。一方面,交际者的言谈互动构建同一文化内社会成员普遍观照的社会规范(吴亚欣 2021);另一方面,社会规范又像一把标尺,指导、影响甚至制约言谈互动(于国栋 2020)。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通常不会被人们注意,而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却容易被人们关注,需要交际者提供解释,否则会引起交际对方的额外推理或负面评价”(于国栋等2023:190)。规范性体现在言谈应对的方方面面,比如:学界最为熟知的话轮转换规则(Sacks etal. 1974)在互动层面体现的是话轮在交际者之间的接替,在社会层面体现的就是交际者对互动权利和义务的建构及遵守这一社会规范。
互动规范性属于同一社会的社会成员共享的常识,属于交际者“熟视无睹”(seen but unnoticed)的知识(Garfinkel 1967),展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态度”(attitude of daily life)(Schutz 1962),即存在于交际者之间的信任与反身性,或者说交际者对社会常识作为客观现实的无可辩驳、不容置疑的特性。然而社会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建构社会规约、再现互动规范性的过程并不简单,因为社会互动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偶然性。
2.2互动偶然性
“互动绝不是交际者机械地观照和遵守规范、更不是僵化不变地固守规范,而是充满偶然性,即不确定性、随机性或灵活性,所以说偶然性是人类互动的典型特征。不可否认人类的社会互动是有序的(Goffman 1967),寻找交际者成就互动有序性的具体做法也正是会话分析研究的使命所在(Sacks 1992)。但交际者在具体的互动中却不得不面对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并在互动层面留下痕迹”(于国栋等 2023:190)。
互动偶然性可以具体划分为行为偶然性和序列偶然性(ibid)。行为偶然性指交际者在当前话轮构建单位(TCU)/话轮内建构的行为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动态过程,具体行为的建构需要在当前TCU/话轮结束后才有可能确立。也就是说,行为建构的偶然性体现在当前TCU/话轮被完成并到达话轮转换相关处之前,交际对方是无法确认该TCU/话轮何时结束以及执行何种行为的。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当前TCU/话轮到了话轮转换相关处,该讲话人仍可能通过会话修正、话轮构建成分增补等手段来改变已完成TCU/话轮所执行的行为。序列偶然性指序列发展过程中由交际双方共同完成的序列发展轨迹的不确定性,因为行为的执行和识解都是其执行者的一种选择(Drew 2022),而且每个选择都影响话轮的建构和会话的发展轨迹。此外,序列偶然性不仅体现在序列发展轨迹的变化与不确定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不同序列发展方式在话轮设计方面的差异,这些变化与不确定性同样属于社会规范。
03
非断裂类偶然性与断裂类偶然性
深入系统地考量互动偶然性,我们会发现偶然性在言谈应对中展现不同的性质。根据偶然性是否对互动规范性造成破坏,我们将偶然性分为非断裂类偶然性与断裂类偶然性。
非断裂类偶然性维持交际者所执行行为间的结构一致(alignment) (Drew & Walker 2009),体现序列结构的投射性,不破坏交际者共享的社会常识和社会规范。比如交际一方的请求行为会投射来自交际对方对请求的接受或拒绝。那么交际对方具体接受还是拒绝这个请求体现的就是非断裂类偶然性。交际对方无论接受请求还是拒绝请求,均不破坏互动的序列组织,均体现前后件之间的结构一致。从社会常识角度讲,接受和拒绝均符合交际者所在社会的共享常识和社会规范。
与非断裂类偶然性相比,断裂类偶然性破坏结构一致,由其执行者出于某种因素而不去或不能观照互动的结构一致而导致。更为重要的是断裂类偶然性体现交际者对常识或互动规范的违背或忽视。普通交际者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断裂类偶然性是交际者对互动模式和社会常识的破坏,需要交际者做出解释或需要交际对方进行额外推理。但对孤独症儿童互动中出现的断裂类偶然性,我们却不能给予同样的理解和处理。相反,我们应该站在孤独症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并处理他们在互动中产生的断裂类偶然性,寻找断裂类偶然性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孤独症儿童特有的互动模式和社会常识。普通社会成员在与孤独症儿童互动中,应该积极探索并有效利用孤独症儿童交际中产生的断裂类偶然性。
孤独症儿童互动中所出现的断裂类偶然性,根本上讲是孤独症儿童由于互动能力所限而不能观照、不能实现结构一致,体现孤独症儿童对普通人群互动常识的无意忽视或不掌握。断裂类偶然性是孤独症儿童言谈应对的标志性特征。比如:老师可能需要明确告诉孤独症儿童这样一个社会规范:在课堂活动中,回答问题前需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回答问题;而且即使举手,老师也不能每次都让他回答问题,因为还有其他同学需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Prizant 2015)。在普通人群看来简单不过的课堂互动模式和社会规约在孤独症儿童面前却失去了它的作用,其原因是孤独症儿童不能,而不是不愿意建构课堂互动中的话轮分配原则,从而无法观照课堂互动中有关话轮分配的社会常识,进而造成断裂类偶然性。
04
孤独症儿童的互动偶然性
下面我们通过小红书“博乐-乐爸”中孤独症儿童乐乐与老师互动的片段来展示其中的非断裂类偶然性与断裂类偶然性,展示教师作为普通社会成员在应对乐乐的非断裂类偶然性与断裂类偶然性时的做法及启示。
4.1非断裂类偶然性
非断裂类偶然性是孤独症儿童和普通人群所共享的互动偶然性。孤独症儿童互动中的非断裂类偶然性特征是其与普通人群开展互动的基础和保障。
老师在第2行的提问“那你觉得回来晚了是怨自己,还是怨爸爸?”为乐乐提供了两个选项“怨自己”和“怨爸爸”。乐乐在第3行回答“怨爸爸”。这个相邻对后件展现非断裂类偶然性,因为在两个可能的回答之间选择任何一个都是对互动结构一致性的遵守,也是对社会常识和社会规范的维护。乐乐在产生这个话轮过程中的眼神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普通人群的惯常做法。在乐乐这个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在第4-5行给出了建议“那你给爸爸说-你说下次你买早一点的车票,好不好”,面对作为相邻对前件或者说作为起始行为的建议,乐乐能够给出的具有非断裂类偶然性的回应可以是对建议的接受或者拒绝。老师的“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让乐乐的回答变得简单,因为乐乐可以通过“好”接受建议,也可以通过“不好”拒绝建议。但乐乐在第6行接受老师建议的话轮设计却规避了老师建议在语法形式方面对乐乐回应的限制,巧妙地通过重述老师建议的部分内容以及改变说法的方式接受了老师建议(“下次你别买晚一点的车票”)。乐乐的这个话轮/行为还与老师的建议出现了重叠,此类重叠不仅展现了乐乐对老师在第45行所执行社会行为以及该行为投射后件的预判和理解,而且传递了乐乐接受老师建议的主动性。
这个例子展示了孤独症儿童乐乐在互动中具有执行非断裂类偶然性后件的能力。这种能力展现的是孤独症儿童对普通人群互动规范和社会常识的理解、认同和掌握。孤独症儿童在互动中展现非断裂类偶然性是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4.2断裂类偶然性
断裂类偶然性是孤独症儿童互动的特征。因为断裂类偶然性没有体现普通人群所共享的常识和社会规范,所以就有可能被简单地贴上交际障碍或缺陷的标签。
老师在第1行通过提问向乐乐寻求信息“你在上海,去玩儿了什么,干了什么”。这个问题的开放型设计有利于乐乐发挥其交际主体性。从提问的内容来看,这个问题涉及两项具体内容,即乐乐在上海玩了什么以及乐乐在上海干了什么。从提问对回答在话题以及内容方面的限定来看,乐乐在随后的话轮内需要回答自己在上海玩以及做的具体事项。然而,我们看到乐乐在第3行以“我没有待够”对老师的问题做出回答。这个回答显然没有接受老师提问在内容和话题方面的限定,所以出现了断裂类偶然性。这个断裂类偶然性不是乐乐对提问/回答相邻对及其社会规约(于国栋、郭慧2020)的有意破坏,也不是为了让老师对他的回答进行额外推理,而是孤独症儿童乐乐对提问/回答相关常识的无意忽视。
老师对这个断裂类偶然性回应所使用的“哦”却把乐乐的回答处理为满足自己提问限定、符合普通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的回答。而这样的回应显然不能满足“提问-回答-哦”的互动模式,因为乐乐的回答不是老师提问所寻求的信息,所以“哦”也不能作为知识状态改变的标志(Heritage1984)。面对乐乐在第3行产生的断裂类偶然性回应,老师可以站在乐乐的视角,寻找乐乐在第3行话轮内所执行行为与老师自己在第1行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接受乐乐的回答与其在上海出游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取得这样的理解:也许是因为有太多可玩和可干的事情,所以乐乐没有待够,进而询问乐乐为什么没有待够,并就此发起询问“为什么没有待够啊?”。这样处理的话,老师就利用了此处的断裂类偶然性,也为乐乐提供了发展会话的契机。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推进会话的发展,而且也是对乐乐互动的一种鼓励。而老师在第4行的“哦”尽管“伪装”了乐乐第3行的回答与老师第1行提问之间的条件相关性,却规避了它们之间的断裂类偶然性。这样的“伪装”不利于孤独症儿童对普通人群互动规范性的掌握。实际上这个“伪装”也没有得到乐乐的认可,因为乐乐在第5行再次提供了两个TCU:“我没待够”和“我回去太晚了”。第一个TCU的出现足以说明这是因为乐乐在第3行发起的话题没有得到老师的恰当回应而再次出现。关于第二个TCU“我回去太晚了”与第一个TCU之间的关系,我们(包括老师)可能做出的推理是尽管乐乐回去酒店很晚了,但乐乐还是没有玩够,所以他认为自己在上海没有待够。如果老师进行这样的推理的话,那么老师可以在第6行询问乐乐为什么没有待够。但是老师使用信息接收标记“哦”仅仅把乐乐在第5行的行为处理为信息告知。从而错失了发展乐乐所提供新话题的契机。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种遗憾,因为老师始终站在普通社会成员的视角来处理乐乐的断裂类偶然性,而没有站在乐乐的视角寻找乐乐话轮/行为背后的逻辑,不仅错失了多个互动契机,而且错失了为乐乐展示普通人群互动规范性的契机。
老师观察到乐乐不开心,就询问乐乐是不是爸爸惹他不高兴了。面对老师的信息确认行为,乐乐没有提供符合老师提问语法限定的回答,即没有确认或否认老师的提问。而是回答说自己想换爸爸(第3行),这个回应作为相邻对后件显然违背了提问/回答之间的结构一致,展现断裂类偶然性。此外,这个回应同时还违背了社会常识,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明白他们不可能换掉自己的爸爸。面对这个断裂类偶然性,老师首先通过边笑边说的“哦”将乐乐想换爸爸的信息处理为违背社会常识的信息,接着通过重复“换爸爸”发起修正,即把乐乐在第3行的回答处理为修正源。这个修正发起彰显老师在理解乐乐第3行话轮方面的困难,或者说表达了对修正源的质疑,即乐乐回答的断裂类偶然性对社会常识的违背。面对老师以提问方式执行的修正,乐乐仅仅通过“嗯”做出了确认。这个回应同样体现断裂类偶然性,因为就交际对方因为理解问题而发起的修正,符合社会规范的修正手段是解释说明。面对乐乐再一次的断裂类偶然性回应,老师首先通过“不要GJ了”来确认“换爸爸”的相关内容,即乐乐不要自己的爸爸了。乐乐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同样违背互动规范,同样体现断裂类偶然性,因为“我要换爸爸”(第8行)这一回答不仅不符合提问的语法限定,而且违反提问/回答之间的条件相关性。接着老师就乐乐第8行的“我要换爸爸”询问了另一项相关内容,即换成谁来做乐乐的爸爸。乐乐的回答“换爸爸”(第10行)依然违背互动规范性。老师在第11行的“那GJ走”在此提及了“换爸爸”的一个方面。尽管乐乐仍旧没有对此提供符合互动规范的回答,但是他在第13行的“哼,哼呀哼哼”以及左手捏气球的行为都体现了自己的不满情绪,这个不满情绪通过老师在第14-15行的话轮得以明确。在这个片段中,老师始终没有凸显乐乐互动的断裂类偶然性,更没有因此放弃与其互动;相反,老师积极对乐乐在互动中的断裂类偶然性进行有效推理,并由此推进互动。老师这样的做法正是从乐乐的视角来开展互动,并最终成功地得到乐乐换爸爸的想法实际上是表达对爸爸惹自己生气的不满,而不是真的要换爸爸,因为乐乐没有确认让爸爸走,更没有提供换成谁来做自己的爸爸。
4.3理性应对孤独症儿童断裂类偶然性
如例(2)和(3)中的断裂类偶然性所示,孤独症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特征之一就是对普通人群所共享的社会常识和社会规范的违背或不遵守。但这种不遵守在本质上有别于Garfinkel(1967)的“破坏常规试验”,因为破坏常规试验是从反面来验证社会常识、社会规约或互动规范性的存在。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规约的违背是一种需要做出合理解释的行为(Robinson2016),否则会引起交际对方的额外推理、甚至导致消极印象。但孤独症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对常识和规范的违背,或者更准确地讲,忽视,是孤独症儿童由于能力所限而不能理解、遵守、构建普通人所共享的社会规约所致,不属于消极社会行为,不需要孤独症儿童自己做出解释,但需要普通社会成员对此做出有别于普通社会成员互动中对此类行为的推理。
因此,我们认为普通人群不应该简单地给孤独症儿童对常识和规范的不遵守贴上交际障碍的标签。相反。我们提倡普通人群走入孤独症儿童的世界,理解、建构他们的互动规律和社会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从孤独症儿童的视角去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才能合理化他们的行为,才能与他们互解和共情。这样做的话,普通人群不仅能够捕捉并建构孤独症儿童世界里的互动秩序,而且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普通人世界里的常识、规律和规范(Maynard&Turowetz 2022)。普通人群就能够比较他们与孤独症儿童互动的异同,就能够使平等看待并“欣赏孤独症儿童的能力和智力”成为可能,而不再仅仅关注他们的“不足和困难”(ibid:4)。
不同亚型的孤独症儿童、甚至不同孤独症儿童之间都有其独特的互动规律,但是从个体儿童研究开始,或者从不同亚型的孤独症儿童研究开始,我们就可以逐步发现他们之间的共性,逐步建构出孤独症儿童互动世界的模式、规律和规范。
05
结语
本研究所关注的断裂类偶然性是孤独症儿童互动的特征,也是区分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一个主要指标。对于接触孤独症儿童社会生活的普通人群而言,如果我们能够探索并积极利用孤独症儿童互动中的断裂类偶然性,那么就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创造出更多的互动契机,就能够让普通人群去发现孤独症儿童的逻辑、常识、规范成为可能,进而从根本上开拓孤独症儿童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孤独症儿童融入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创造机会。当然,孤独症儿童的互动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孤独症儿童的多模态互动同样值得我们从会话分析视角深入研究。所以我们提倡研究者以视频语料为对象,采用多模态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来发掘孤独症儿童如何采用多模态资源开展社会生活、如何建构他们的社会规范。
编者按
参考文献略,欢迎查阅《现代外语》2025年第2期纸质原文。
本文编辑:金石
郑重声明: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能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推送的学术会议、博士招生不负责对接解释。有任何疑问请按照推送内容的官方联系方式对接!如果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有任何官方调整,责任不在我方。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
语言治理
欢迎关注
Language Governance Alliance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