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丰富消费业态 做大做强夜经济的提案
徐红梅 三门峡市城市管理局
联名提案者:
主办单位:
提案理由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消费潜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夜经济作为一种更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增量经济”,是推动消费加快恢复的前沿阵地,对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等具有独特作用。
我市有虢国车马坑、白天鹅、仰韶遗址等众多可观赏游玩的景区,游客纷至沓来。但主城区目前尚无成规模、有影响力,黏合各种业态,满足消费者看美景、品美食、乐购物、享休闲等各种需求的夜间消费片区。现有的义乌商贸城、梦之城、万达广场周边虽有一定的夜间消费市场,却布局分散、规模小,且场地有限,人员、车辆拥堵严重。夜生活内容主要以餐饮为主,有市场、有创意的夜消费项目相对匮乏,夜消费项目和产品内容趋同、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对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未有效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潜在的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1.合理规划,精心布局。建议学习运城“运城印象”、西安“永兴坊”、开封鼓楼夜市、洛阳十字街和洛邑古城等城市的成功经验,以万达广场、梦之城、义乌商贸城等商业综合体为中心点,在夜间人员集聚、对群众生活影响较小的区域,充分挖掘、利用空厂、空地、空院等闲置场地,把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间经济集聚片区和夜经济消费业态,吸引创业者和消费者,培育夜经济发展环境。
2.创新模式,丰富供给。建议夜经济要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以仰韶、虢国、豫西文化为出发点,充分放大“名城、名人、名故事”效应,竭力彰显“美景、美食、美文章”特色,建设夜生活网红打卡地,形成我市夜经济集聚片区独有的特色和内涵,打造夜间消费地标。
建议将夜经济从小吃街、夜排档、购物逛店、原始的灯光夜市、“啤酒烤串加唱歌”,进一步延伸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通过不定期组织深夜食堂美食节、灯光节、露天电影、无人机演出等夜间主题活动,把人气“拢”起来,将场景“秀”出来,帮业态“拓”开来,使夜间消费持续保温、升温。
3.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建议夜间经济集聚片区要在提升市民及游客的体验感上下功夫,大力改善软硬件设施环境,完善水电气供给、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通夜间公交专线,带动本地人“走出来”,周边人“聚过来”。倡导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延时营业,社区便利店24小时营业等,安排夜间摊点保洁人员增加保洁频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的防控方案,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投诉和执法等,提升夜经济的和谐度、安全度和活力度。
提案办理进行时
近年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宏观政策研究部门,按照国家、省相关部门工作部署,认真研究夜经济工作,积极推动夜经济发展。2020年9月,经三门峡市政府同意,印发了《三门峡市关于促进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夜经济发展进行整体安排布局,依托各地特色资源优势,以社区、城镇为重点,通过完善服务设施、优化夜间营商环境,培育一批以观光休闲、文化体验、体育健身、特色餐饮、时尚购物为主题,夜食、夜购、夜游、夜健、夜娱等多业态并举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夜经济对全市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我市夜经济繁荣健康发展。并积极与商务、文旅、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行业部门沟通协调,督促其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各项任务,积极推动我市夜间经济发展壮大。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市财政局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开展首批河南省省级夜经济集聚区申报工作。经初步审核后,筛选出陕州地坑院景区、三门峡中流砥柱景区(角古东特色小镇)、灵宝市函谷关历史文化遗产区、灵宝市桃林夜经济美食商业街、“活力夜卢氏”商业街、卢敖美食夜市街等六个符合申报条件的夜经济集聚区申报省级夜经济集聚区。目前申报资料已经报至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相关处室,等待评审。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增加消费模式,拉长消费时间,充分发挥夜经济激发城市活力、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一是围绕城市发展核心板块,持续改造提升和平路、黄河路、虢国路等城市核心商圈及特色商业街区,围绕发展潮流夜市、文创集市、微演艺、沉浸式夜游等多种夜间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营造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场景。
二是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围绕夜购物、夜餐饮、夜休闲、夜旅游、夜健身等多种夜经济业态,高水平打造沿黄夜游、古渡夜游、大坝夜游、地坑院夜游等夜消费场景和线路。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夜经济,提升其文化内涵,推出“购物+休闲”“社交+健康”“餐饮+文化”等不同业态融合的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沉浸式消费场景,突出特色化、多样性,充分展现夜经济的独特魅力,给城市带来新的消费空间。
(本报记者 师宝华 整理)
▲美丽天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