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糖糖,一个正在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全职妈妈。
关注我,看带娃路上的酸甜苦辣和搞钱日常。
1.
小奶盖三岁了,马上可以送幼儿园,我到了被催生二胎的相当成熟的时机。
总看到好多人说,打死不生二胎,可后来,都悄咪咪地带起了老二。
那些催二胎大军也会说,「养一个也是养,两个一起出手你就省心了。」
「一个孩子多孤单呀,两个人一起有个伴儿,等你老了两个孩子围绕在身边,遇事也有个人一起分担、商量。」
道理看似是这样,但那是别人的人生,不是我的。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生二胎的打算。
很庆幸,家里也没人逼我。
因为婆婆开明,亲妈自己淋过雨,也不愿看我风吹雨打。
奇怪的是,一部分催生大军很喜欢把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与养老挂钩。
但其实,晚年生活幸不幸福,真的与养几个孩子无关。
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可这一传统观念历经时间变革走到今天,还能靠得住吗?
2.
在过去农耕社会,家庭是生产的基本单位。
儿子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确实能为整个家庭带来重要的劳动价值,能在父母年迈后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可现如今,不说远的,只说我们这一代九零后,十数年求学,工作后留在父母身边的都少之又少。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新一代的零零后甚至一零后们,远离家乡去大城市打拼的更是比比皆是。
养儿防老,如果为的是贪图孩子承欢膝下,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那么只有保证,自己老了以后仍旧有能力跟着孩子一起去到大城市,或者豪赌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留在老家。
不然分隔两地,哪怕孩子有心尽孝,恐怕也常常会力不从心。
3.
养育一个孩子,不得不考虑时间、以及经济的双重成本。
这些成本都要靠人力来完成。
三岁以前,至少有一个大人全天陪伴,幼儿园以后,也常常会因为接送、生病请假等原因消耗一个大人的大部分时间。
更不用谈进入小学后,越来越卷的学习环境,教育成本,以及特长开支。
生育的好处,我们不能轻易否认。
但诱人的好处背后,同样隐藏着巨大的沉没成本。
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是独生子女政策下的4-2-1家庭,夫妻两个不仅要面临养孩子,还要承担四位老人的养老压力。
人到中年,铁打不动的房贷、车贷,如果碰上裁员、降薪,经济负担被无限放大,别说养儿防老,不啃老就不错了。
4.
当然,如果抛开经济问题,相信每个家庭都愿意生孩子。
没有后顾之忧,养育人类幼崽的快乐,才是纯粹的快乐。
我不是不鼓励生育,只是依照自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实在不适合生二胎。
老一辈们总喜欢说,孩子生下来,怎么着都能养得活。
是啊,养得活是一回事,养得好又是另一回事。
当你在期许老了以后有两个孩子在身边照顾,共同分担养老压力时,也别忘了,无形之中,一个家庭的资源也正同时被两个孩子瓜分。
如果蛋糕足够大,瓜分也就瓜分了。
如果芝麻就那么小,还是别想着捡西瓜了。
5.
养儿防老在某个时代,肯定有独属于它的智慧。
但在现今,很可能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子女在养老中的作用。
只是想说,子女的数量在养老中不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需要转变这种传统思维,从「养儿防老」,转变为「自我规划养老」。
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在年轻时就应该加强锻炼,健康饮食。
试想,如果到老了身体不好,即便家财万贯,儿女出人头地,又如何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再者,我们可以通过储蓄,保险,投资等方式,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储备资金。
尽可能在经济方面减轻孩子的负担,同时确保自己有尊严,有保障的享受晚年生活。
相信有一个好身体,和充足的养老资金,无论孩子在不在身边,都不影响一个老年人,拥有体面安详的晚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可以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下次见!
-End-
作者简介:秦半糖,左手带娃,右手码字,用温暖的笔触,记录带娃路上的酸甜苦辣以及搞钱日常。欢迎你来,我们一起品人间烟火,爱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