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糖糖,一个把娃哄睡后努力码字的全职妈妈。
–
当妈快三年,经常听到一个词,「妈味儿」。
什么是妈味儿?
大概是不修边幅,不爱打扮,变差的身材,没光的眼睛,疲惫的身体。
亦或是,整天围着灶台转,眼里全都是孩子,三句话不离喂奶辅食尿不湿。
我对自己「妈味儿」的体察,来自于突然变壮的手臂,变粗的腰,不知何时冒出来的几根白发,和永远洗不掉的黑眼圈。
以上种种,都可以称之为「妈味儿」的外在表现形式。
但「妈味儿」真正的内核,是从这个词诞生开始,就带有的贬义性质。
相信当妈的人一定不陌生这句话:「这个人身上妈味儿好重啊!」
其实很不理解,妈妈明明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为什么「妈味儿」就带上了让人避之不及的情感色彩?
我认为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雌竞心理。
是一部分未婚未育或已婚未育女性,对另一部分已婚已育女性的深深的误解。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大部分「妈味儿」攻击,都来自于其他女性。
几乎很少听到一个男人用轻蔑的语气,一本正经评价一个女人「妈味儿重」。
之所以不喜欢「妈味儿」这个词,就是因为它背后暗藏的雌竞心理。
但我想为它正名,同样是因为不想那些被说「妈味儿重」的姐妹们,再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妈味儿自卑」或「妈味儿羞耻」。
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聚会,总能听到一些未婚未育女性表达不生孩子就不会有「妈味儿」的观点,而大部分已婚已育女性早已在严格要求自己「去妈味儿」的路上一去不返。
仿佛「妈味儿」,生来就是什么恐怖如斯的东西。
究其根本,不是「妈味儿」可怕。
而是,被人说「妈味儿重」可怕。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今社会对女性,对女性可能产生的另一重身份妈妈,以及女性对自己的要求都太高了。
爸爸们仿佛只需要完成挣钱养家的义务,不管挣多挣少,就能赢得全世界的喝彩。
而妈妈们,不仅要照顾好嗷嗷待哺的婴儿,确保TA健康成长,性格活泼。如果长大以后学习不好,或是性格偏激不听话,很可能会被扣上一顶「妈妈没教育好」的帽子。
除此之外,还被要求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身材不好就是不够自律,不花时间打扮就是不爱自己,灰头土脸参加聚会就是不给老公面子不会做人等等。
如果是双职工,还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艰难寻找平衡点。当全职妈妈,就要忍受劳动价值不被家人和社会认可的辛酸。
前有狼,后有虎。
个中滋味,真的是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既然女人已经很辛苦了,当妈妈的女人尤其辛苦,为什么还要被攻击「妈味儿重」?
有「妈味儿」怎么了?
它就不应该被拿来当做一个范范的贬义词,去形容一个女人最具母性光辉的时刻。
因为这真的很不礼貌。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们再谈论到「妈味儿」这个词,第一反应可以是,对女性的认可和对妈妈的尊重。
而不是隐藏的雌竞,内卷。
生育的确可能会带来身材和样貌的改变,但公平来讲,时光同样也会。
如果我们能把那些莫名其妙的身材焦虑,容貌焦虑都抛弃掉,至少不跟生育扯上关系。
那么「妈味儿」一词,可能就不会再构成今天这样的伤害性。
人人都能接受,当妈了就是会有「妈味儿」的。
它不再是一种嘲讽,更不必因此感到自卑羞耻。
一个女人对「妈味儿」最好的认同,应该是承认经过岁月沉淀,我们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因为当了妈妈,我们从稚嫩变得成熟,从执拗变得豁达,从纤薄变得宽广。
没有人可以永远做天真少女。
接受当妈以后变得内敛,亦是人生道场上最美好的修行。
–
某天中午,我在外面遛娃,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突然感觉,这大好时光我却在陪娃玩泥巴,会不会有些荒废?
这样大好的时光,如果我拿来多写一篇文,或是多完成一项工作,会不会更加有意义?
相信这是跟我一样的全职妈妈们,经常会陷入的怪圈。
总是会在陪娃宝贵,和不实现自我价值浪费之间反复横跳。
但其实,陪娃成长的经历,站在生命长河的角度上看,也具有很宝贵的人生价值。
无论出去工作还是回归家庭,能完成好一件事已是相当不易。
所以,全职妈妈们一定要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只有自己认可自己的付出,才能避免在情绪上焦虑内耗。
如果你是职场妈妈,那么你很棒。
如果你是全职妈妈,那么你也不差。
被人说妈味儿重,请一定记得回怼:
「你没有妈味儿,也未必有我漂亮啊!」
然后嗤笑一声,扭头就走。
一个眼神都别给。
因为,那些没有「妈味儿」的人,从来都是不把「妈味儿」当回事的人。
愿我们无论选择勇闯职场,还是回归家庭,乘长风便破万里浪,揽明月亦能心安宁。
喧嚣半生,终会觅得内心宁静。
拜拜,
下次见!
-End-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记得点赞,转发,在看哦~
点击名片关注,下期不见不散!
作者简介:秦半糖,左手带娃,右手码字,用温暖的笔触,记录带娃路上的酸甜苦辣以及搞钱日常。欢迎你来,我们一起品人间烟火,爱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