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焦虑型父母的一句话,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听哭了!

文摘   2024-08-03 22:20   黑龙江  


哈喽,大家好。


时间一晃居然就到八月了,太不抗晃了!


今天跟大家说说小奶盖牙齿的事。


前些天,我发现小奶盖有几颗牙齿脱矿了,几个牙面有轻微的牙釉质脱落。


后槽牙上还有一颗小洞。


毫不夸张,得知这个事实的当天。


我的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因为我本身的牙齿非常不好,经历过「惨绝人寰」的几次治牙经历。


「牙」这个字在我的人生里,已经变成了一块听起来就疼的伤疤。


每每想到小奶盖,小小年纪就要经历治牙的罪。


我的内心就像在烈火上反复烹炸。


去网上搜索脱矿龋齿的应对方法,一个个经历看下来,人变得更焦虑了。


以小奶盖的状态,肯定无法做到配合治疗,又不到放心使用麻药的年纪。


目前的重中之重,就落在了刷牙身上。


可单单刷牙这一件事,就已经困难重重。


我按照网上的建议,强行绑着刷了几天。


几天以后,放弃了。


只能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如果绑起来刷,可以刷的很干净,那么长期绑着是有意义的。


但小奶盖不行。


我跟队友两个人按着都按不住他,他会用尽全身的力气挣脱束缚。


期间伴随着情绪激动,全力反抗,放声暴哭。


如果趁着他大哭的时候,把牙刷塞进嘴里,他还会死死地咬住牙刷,让你根本动弹不了一点。


如果这样耗半小时,一小时。


牙能否刷到八九分,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牙龈和口腔一定会因为剧烈的挣扎而被牙刷戳破。


最最重要的是,一场拉锯战下来,小奶盖的情绪就如同经历了一场酷刑,一次虐待一般。


漫长的难过和不安,甚至会延续到第二天的一整天。


后续又尝试了360度环绕牙刷,牙线,儿童冲牙器。


纷纷出师不利后,我跟队友几经纠结妥协,最终商定:


慢慢来吧!


因娃制宜!


既然他能接受自己刷,那就先培养他刷牙的乐趣,再锻炼他刷牙的技术。


只是小孩子的天性,毕竟是爱玩。


放任他自己刷以后,情绪虽然没有太大问题了,但常常刷一两下就糊弄过去,根本刷不干净。


老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每天刷牙的时间,都成了我的心魔时刻。


因为刷不好牙,我发过好几次脾气。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偷偷关起门来无声痛哭过好几次。


队友说,小奶盖的蛀牙没有长在他身上,而是长在了我心上。


一语中的。



网上看到一个妈妈发帖,说自己不配当妈。


因为娃不配合刷牙时,她气得把牙刷狠狠摔在地上,牙杯扔垃圾桶,椅子砸了,孩子吓得嗷嗷直哭,她束手无策。


每每有人这样发,底下都会有人评论:


「现在当父母都不需要考核的吗?怎么什么样的人都能当妈?」


我不知道这样评论的人,是自己没有孩子,还是孩子真的很听话。


总之,我看到的那一刻只有心疼,根本不忍心再说她半句。


发脾气固然对孩子不好,但妈妈首先是个人。


是人,就有自己的七情六欲。


只要她不是天天都这样,一次两次压力大没有忍住发了脾气,完全情有可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何况我们只是妈妈,不是圣人。



在意识到,不能因为这个尚未爆发的麻烦,而日日消沉下去以后。


我开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刚好买的《次第花开》到了,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情绪一点点得到开解。


书里面有句话,「人生就是要面对。」


我觉得很有道理。


困难就像山,你不面对,它永远横亘在那里,不倒不塌。


但你面对了,至少有希望某一天能把它越过去。


于是,我开始面对。


从一开始的坚定信心刷牙,到害怕逃避刷牙,到最终又重新刷牙。


这其中,经历过的种种情绪,只有我自己知道。


后续我也反思过。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牙齿焦虑,无非是因为我自己对牙齿坏了的后果无法接受。


说白了,这只是我自己内心的恐惧。


而并非娃的恐惧。


我对牙齿坏了的后果接受不了,不代表娃接受不了。


世界上小孩子那么多,十个里有五个牙齿都不好,可他们都会长大,顺利换牙。


这么看来,我需要战胜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心魔。


心态改变以后,我的焦躁感明显少了很多。


逐渐接受了,让娃接受刷牙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但只要我不放弃,就会是胜利者。


只有我直面了困难,直面了痛苦。


心魔哪怕高耸如山,也早晚有一天,会成为我脚下不足为惧的一道坎。



然而惊喜,就出现在一个星期后。


我让小奶盖随缘刷了一个星期的牙,刷不到位的地方就尽量多漱口。


多方查阅资料后,我给他换了一款更小巧的牙刷,还有一款含氟量更高的牙膏。


没想到,换牙刷当晚,小奶盖竟然破天荒地同意了我给他刷牙!


我竟然给他刷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全面的牙!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


看着牙刷在他嘴里毫无阻碍地进出,我的世界简直都绚烂了!


因为牙刷快速摩擦牙齿,牙膏起了一点泡沫。


小奶盖看见后,更加新奇了。


我告诉他,我在他的牙齿里种棉花糖,刷完牙他就可以吃掉。


小奶盖非常兴奋,刷到最后竟然还意犹未尽。


并且答应我,明天还让我继续给他刷。


真的,那一刻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从发现他牙齿坏了那一刻起,我已经很久都没这么快乐过了。


你能想象吗?


一个三十岁的女人,因为给娃刷了一次完整的牙,而激动地快要落泪了。


从前的我一定不敢想,现在的自己会这么好哄。



刷牙这个事,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


是要少上网,多看看现实里的妈妈。


(当然这只是针对我个人情况哈,狗头保命。)


有一天,我带小奶盖在小区里玩滑梯。


碰到一个一起带娃的妈妈,她娃的鞋子磨脚,发现时脚后跟的位置已经流血并结痂。


但那个妈妈只是很从容地说了一句:


「这个鞋磨脚,我们以后不穿了。」


娃看看自己结痂的后脚跟,本来还咧着的嘴角瞬间憋了回去。


在她妈妈的注意力彻底放在别处后,她也彻底忘记了脚疼,转头就投入了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


看完全程的我,简直惊呆了。


原来一件在我看来很严重的事,可能对于别人来讲,如此简单。


假如是我发现小奶盖的脚磨破流血了。


我肯定会陷入强烈的怀疑与疯狂的自责。


首先,质疑自己为什么买磨脚的鞋?其次,责怪自己为什么娃的脚磨破到流血了还没发现?再然后,对着娃受伤的脚后跟陷入无法自拔的心疼,和永无止尽的愧疚。


这实在太内耗了。


更可怕的是,这么一圈内耗下来,娃磨破的脚依旧是磨破的。


可见,它对已经发生的事实毫无助益。


而我能做的,仅仅只是把鞋扔掉,再也不穿了。


就像那个妈妈说的那句话,一模一样。


所以,人究竟为什么要内耗呢?


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了的事。


想通这些时,我真的有一种被拯救了的感觉。


这和小奶盖牙坏了的事,同理。


我想,如果换作那位妈妈,她可能会说:「没事,牙坏了治好就不疼了。」


你看,多简单啊。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型父母,总是习惯提前替孩子去预支痛苦,甚至过度感受孩子的痛苦。


但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你是你,TA是TA。


我们无法感受孩童般纯粹的快乐,更没必要去想象放大TA们可能经历的常规挫折。


脚流血了,早晚会愈合长出新皮肤。


牙坏了,也早晚会换掉萌出新恒牙。


所以,过程并不可怕,只要结果是好的。


《次第花开》里有一段话:


「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送给焦虑型的你我,刚刚好。


晚安,


下次见!



-End-




作者简介:秦半糖,左手带娃,右手码字,用温暖的笔触,记录带娃路上的酸甜苦辣以及搞钱日常。欢迎你来,我们一起品人间烟火,爱岁月漫长。

秦半糖
90后全职妈妈,记录带娃路上的酸甜苦辣和搞钱日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