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揭开尼泊尔社会的面纱:权力、文化与政治”讲座成功举办

教育   2024-11-13 22:56   北京  




2024年10月31日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东南亚南亚研究所承办“揭开尼泊尔社会的面纱:权力、文化与政治”讲座在区域国别研究院会议室成功举办






 讲座主要内容

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东亚副教授,国际事务处处长乌达布·皮亚库雷尔(Dr. Uddhab Pyakurel)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王召东老师主持讲座,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琳老师担任与谈人。此外,还有来自校内外多所高校的师生参与研讨,现场氛围热烈,座无虚席。


王召东主持


讲座伊始,皮亚库雷尔博士首先回顾了中尼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复杂交往历史。中尼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发展出不同社会和文明形态。深入了解两国政治和社会,有助于促进彼此的和平交往和文明互鉴。


皮亚库雷尔博士指出,尼泊尔面积较小,但民族构成复杂,语言和宗教也较为多元。18-19世纪尼泊尔通过一些列的扩张战争,奠定了如今的疆域。1990年至2015年间,尼泊尔政治和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要转型:从君主制到共和制,从单一制到联邦制,从高种姓男性主导到包容性政治,从印度教主义到世俗主义。《尼泊尔王国宪法》(Constitution of the Kingdom of Nepal, 1990)和《尼泊尔宪法》(Constitution of Nepal, 2015)这两部法律在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尼泊尔传统的社会结构以种姓制度为基础,印度教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该结构中,高种姓男性占据政治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性别不平等和种姓不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近年来,为解决这些社会不平等问题,尼泊尔出台了从宪法层面到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加强了尼泊尔立法和行政机构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推动了社会多元化,原本相对单一的民族认同,演化出如今148个种姓和族群(2021)。


皮亚库雷尔主讲


讲座后,吴琳副研究员和王召东老师先后就讲座内容进行点评和交流。吴琳副研究员就尼泊尔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稳定性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以及中印尼关系中的尼泊尔进行了讨论。王召东老师就印度教民族主义影响下的尼泊尔国家建构和民族政策问题同皮亚库雷尔博士进行了交流。


吴琳点评


在问答环节,师生们分别就尼共(毛)、一带一路、尼泊尔性少数群体和印度教民族主义对尼泊尔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School of Global and Area Studies

“人大风格、中国特色、世界水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