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工作坊举办了第二十五期活动。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围绕“范式合成与理论创新”主题进行了深度研讨,校内外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期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主持第一节会议——“范式合成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丰老师讨论了超越和融合范式的两种路径,分别是分析折中主义与理论合成。分析折中主义以解释具体经验问题为导向,从主要理论中抽取出合理的解释要素构建分析框架,并阐明因果机制,但该路径不提供新的理论产出。理论合成不是机械地从既有理论中抽取变量,而是寻求范式间的兼容性,试图打通理论边界,对两个或多个理论进行有机整合以构建新理论。由于不同范式所依赖的世界观与基本假定存在差异,范式间合成的难度更大,相比之下范式内合成的可通约性更强,也更有可能实现有机融合。研究者可以关注同一范式内的竞争性理论,思考不同理论分支在回答同一问题时存在的矛盾与分歧,继而厘清竞争性理论的争论焦点并作出评估,最后提出更为合理的合成性命题,构建涵盖新经验现实的新理论。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曹玮老师探讨了中观理论创新的两种方法。一是分析折中主义,即以具体的经验困惑为导向,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范式的原理、思路、概念,提出针对某类具体问题的解释。该方法在探究区域国别问题时具有明显优势,因为诸多国际关系理论源自对西方世界经验现象的观察,对非西方世界的一些现象解释力不够。例如,东亚历史中“两面结盟”现象就不是现有的某一范式理论可以解释的,需要兼收并蓄多个范式理论的概念来构建因果关系。二是跨学科的知识迁移,研究者可以借鉴诸如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中的理论、概念、方法,深化对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例如可以借鉴社会学中的“关系”概念深化对国际关系中“权力”概念的认识,从多元关系而非仅从国家属性和双边互动层面来理解国家的行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发林老师提出了一种理论创新的新路径——理论回归(theoretical regression)。张老师首先指出了既有创新路径存在的空间局限、时间局限、学科局限与范式局限,紧接着说明了突破范式局限的三种方法,包括理论合成、理论折中与理论回归。理论合成是将不同理论的通约部分相结合,构建出新的理论;理论折中是从既有理论中抽取出关键要素,提出新的分析框架;理论回归是指从繁杂的相关理论中拟合出一个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共同研究路径。最后张老师从多个维度出发,对上述三种理论创新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比较。
在第一节会议的三位学者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方长平教授与宋伟教授进行了评论。
方长平教授高度肯定了诸位学者的观点,认为学者们提出的路径无论是范式内合成、跨学科的知识迁移还是理论回归,都对未来理论创新提供了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与方法。进而,他从六大议题出发,重新梳理了国际关系理论间的论争与融合及其对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启示,并在总结中国学者既有国际关系元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学者在中层理论创新时可以拓展的三个方向,分别是可以进行跨时间的理论研究、可以提出适用于不同地理空间的新理论、以及可以在融入技术因素后重新思考既有理论的解释力。
宋伟教授表示三位学者对理论创新的方向进行了有效把握。因为宏观理论的研究已经近乎终结,但中观理论与微观理论还存在诸多研究空白。宋老师认为由于各个范式所基于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不同范式难以合成为新范式。研究者可以在特定范式下对变量进行重新组合,以解释复杂的现实问题。
三位发言人对评论人的问题与建议做出回应,并和与会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第二节会议“合成的实证进展与理论反思”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夏敏副教授主持。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曲博老师分析了“范式辩论是否能推动理论创新”这一问题。曲老师指出范式争论存在三条出路:一是走向折衷主义或者固守范式;二是探索变量之间的因果机制;三是走向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理想类型”。他强调以各种“主义”形式存在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出现往往伴随着重大国际事件,且总是成对出现。曲老师进一步指出,以“主义”为载体的国际关系范式争论主要是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普遍现象。从本质上说,范式是一种组织知识的方式,能够将国际关系的不同领域组织起来。范式之争能够推动不同的关于国际关系性质的辩论和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任琳老师以制度现实主义与观念现实主义这两项已尝试的研究议程为例,分享了对借由理论合成(精准的讲分析折中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反思。制度现实主义认为,制度可以被用以塑造成员国的权力等级,即通过给予不同成员国不同授权使其在秩序框架下拥有获得与运用权力的不同权限。观念现实主义则将观念(他我对立程度)视为一个独立变量,认为他者观念强,则现实主义权力逻辑强;他者观念弱,则现实主义权力逻辑弱。反观两种理论创新的路径,并不是不同流派理论元素的简单拼接,更为重要的是对理性(行为驱动)这一理论底层逻辑的再反思。一则,前者继承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国家理性的假定:“国家面对国际制度的相关行为是在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精心算计后而做出的理性选择”;二则,后者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功能理性等三类理性驱动,并认为其中的功能理性能够有助于塑造“求同存异”的合作形态。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任老师进一步指出中层理论的创新应该根植于对原有理论底层逻辑的修正之中,必须避免因为采取分析折中主义而无法构建理论“保护地带”甚至攻击自己理论“核心地带”的现象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尹继武老师的发言题为“理论合成的内在困境与‘有机结合’路径”。尹老师指出,理论合成虽然是理论创新的核心路径之一,但其仍具有严重的局限与困境。问题主要包括:并未超越主导范式;存在以某种范式为主、而合成的另一种范式为辅的情况;理论合成成果具有细微化、碎片化与中间化的特点;范式间的不可调和性与范式合成之间存在矛盾和内在张力;以及折中主义存在“去理论”与“去范式”等现象。而理论合成的“有机路径”则试图解决或规避上述情况,主要途径包括增加时间或空间维度、以范式整合替代范式合成、以及增加理论假定的前端合成等。
在本节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漆海霞副教授对三位发言人的观点进行了评论。
田野教授指出,国际关系研究对宏观层面理论与范式的关注和国际关系的学科属性息息相关。国际关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对应的宏观现象需要得到关注。在理论合成的资源上,除了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建构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合成之外,国际关系理论与比较政治理论的合成也是理论合成中的重要范畴。
漆海霞副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论。一是进行理论合成除了探讨理论合成的路径与手段之外,还需要明确理论合成的目的;二是理论研究需要建立在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之上;三是需要意识到技术创新特别是大模型对理论研究可能产生的各类挑战。
三位发言人分别回应了评论人的问题与建议,并进一步同与会的其他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尹继武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尹老师指出,范式对于研究者确立自身的研究谱系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一项理论研究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以范式为标准,还需要结合理论逻辑与研究方法这两项评判标准。在未来研究中,对不同范式及范式内进行合成仍是新的理论生长点,在经历常规的“范式争辩、合成”后也许会涌现新的理论创新的路径和成果。
本期活动在热烈而活跃的研讨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文字 | 贾宇娴 彭昭男
图片 | 王芳舒
编辑 | 国关研会媒体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