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峰在浙大活得很快乐,谨慎提醒:非应试机器混得更惨

教育   生活   2024-09-01 05:00   河北  


戳左上方蓝字「星标」胡说
我们一起做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胡子宏生命日记(2764

张锡峰在浙大活得很快乐,谨慎提醒:非应试机器混得更惨

(一)

几个小时前,我在微信上跟张锡峰聊了几句,建议他还是要提高学历。我希望他熬下去,好好锻炼才干,甚至,我告诉他,其实他也可以投奔东方甄选——请自己的老师,向俞敏洪推介一下他,机会肯定有。

张锡峰说,他在浙大挺快乐的,至于未来的谋职,他有自己的打算,要冲一冲某些岗位,然后见机行事。其实,他从不像个别自媒体中渲染的那样迷茫,他有自己的计划,正做着喜欢的事情。

我联系张锡峰,是读到搜狐新闻首页上某自媒体的一篇文章:《“土猪拱白菜”少年是个失败样本?别过早定义张锡峰 》。

文章提到——对未来表示迷茫的张锡峰,很容易就被视为一个应试教育下的失败样本——衡中作为当今中国应试教育最严格的地方,提供了一种极限挖掘应试潜能的模式,但是却屡屡被批评熄灭了一些孩子(比如张锡峰)探索未来的热情。

文章提到——以衡中为代表的,这种极度追求成绩的教育方式,培养的不是多样多彩的“人”,而是能融入社会分工的一颗棋子、一块砖头。

文章还提到——张锡峰所以选择并不中意的计算机专业,是因为他非常认可的大爷告诉他要选择一门手艺——而正是这种选择,造成了他目前进退两难的困境。

读了这样的文章,我就呵呵地笑了。如果一个农村孩子,通过高考,进入了浙江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还被视为失败标本,试问,什么才是成功标本呢?

张锡峰怎么会是应试教育下的失败标本呢?如果没有应试教育,没有高考这道龙门,张锡峰身为乡下的“鲤鱼”,哪有“跳龙门”的机会呢?

让我们转念一想,在广袤国土上,谁家孩子不是社会分工的一颗棋子、一块砖头呢?让孩子成为“多样多彩”的人,必须有一个前提——端上收入尚可的饭碗。

有自媒体提到,张锡峰选择了浙大的计算机专业,感到了迷茫,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其实。其实,人家活得很快乐,有自己的职业谋划。

退一步想,眼下每年上千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有几个在确定工作岗位之前,不感到迷茫呢?如果连浙江大学毕业生都感到迷茫,那毋庸置疑,本三大学的毕业生会更加迷茫。

北大毕业的学生不迷茫吗?两年前,就有朋友向我打问本地一中校长的联系方式——有个北大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想回本地中学读书。迷茫、焦灼、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个大学生在走上社会前的共同感受。

没有确定工作岗位的孩子感到迷茫,顺利上岸的孩子也会心神不定。今天一早,就有家长征求我的意见——他家孩子考上了本县的全额事业编,又考上了线城市的差额事业编。他也在迷茫,到底选全额,还是选差额。

我站在了孩子的立场上,建议孩子到大点的城市去,因为城市里发展的机会更多。至于将来怎么样,暂不忧虑,只管把控好眼前的选择就行。

(二)

我们必须纠正几个观念,免得被某些歪门邪道的舆论带歪了。

一是,张锡峰喊出“土猪拱白菜”,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阶层的逆袭。以我少年时的观念,“土猪”就是农业户口,“白菜”就是非农业户口。“拱白菜”的过程,就是从乡下到城市的跨越。

很多人对“土猪拱白菜”进行了狭隘的理解——好像自家闺女要被土匪头子掳走,成为压寨夫人。试想,眼下的大多数城市人,向上查三代,哪几个不是“拱白菜”的成功者呢?

二是,千万千万,不要拿张锡峰的某些迷茫心态,来抨击应试教育。坦率地讲,张锡峰置身于名校环境中,对未来的人生走向产生迷茫,纯属正常现象。试问,上至清华北大、下至民办大专,有几个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和生存竞争时,不感到迷茫呢?

请正在处于择业迷茫期的孩子们听好了——灾难就是花了妆的祝福,你得熬下去,一直熬到它卸妆的那一天。

如果没有应试教育,我们的孩子无奈地囿于父辈营造的生活环境中,父母是“大土猪”,孩子是“小土猪”,社会阶层难以实现跨越,试问,年轻人从哪里去获取奋斗的动力呢?

三是,千万不要埋汰衡水中学的毕业生是“应试机器”,不要以为他们只会考试,不懂生活。你不是衡中家长,真不知道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无论有些人如何埋汰张锡峰是“应试机器”,别忘了,他是浙大毕业生,即使产生过对未来人生的迷茫,也是大学生们的常见心态。

你以为那些“非应试机器“的学生,生活中就不迷茫吗?你以为,那些考上普通大学的学生,内心就不迷茫吗?

有些人喜欢散布一些论调,他们拿出一些个体创业成功的例子,借以抨击应试教育。实际上,应试教育就是我国对人才的选拔方式,它作为一种游戏规则,是最为公平公正的。如果你不能适应它,那就只能被它淘汰。

(三)

如果谁偏执地抨击衡中的“应试机器”,那我悄悄透露一个秘密——你在北京的大街里徜徉,遇到某个大单位,里面的某间办公室里,说不定就有衡中毕业的“应试机器”。

不管你怎么抨击衡中的“应试机器”,反正人家的孩子拿到了北京户口,说不定正悠闲地在长安街散步呢。有哪一个入籍北京的外地孩子,不是“应试机器”呢?

我们必须站稳一个立场——永远不要嘲笑那些奋斗中的落魄者。谁能否定浙大毕业的张锡峰,真的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就整体实力上,他比董宇辉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他在未来的成长中,需要一个俞敏洪。

我们还要站稳一个立场——即使很多孩子在应试教育中没有占得先机,我们也不能否定应试教育。试想,如果取消高考,我们的社会秩序立刻就乱套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失去了方向。

很多孩子在大学毕业后就陷入了失业困境,很多大学毕业生加入了送外卖的队伍,很多研究生还在考公的激流中竭力挣扎。生存竞争的本质就是优胜劣汰,再完善的教育制度也不会让每个孩子都前途似锦啊。

让我们记住,也许有些“应试机器”混得不那么光鲜亮丽,但那些“非应试机器”混得更惨。

对很多喜欢讲道理、喊口号的家长来说,他们家孩子连“应试机器”都不是,若非是矿主家庭,“快乐成长”只是他们的黄粱一梦。

让我们每个家长勤于陪伴孩子的成长,既要抬头看路,又要埋头拉车,竭尽全力之后,再保持随遇而安的心态。

我们明知道什么是最好,但我们竭尽全力之后依然无法达到“最好”,那就要心平气和地承受内心的遗憾。

最糟糕的态度是,自己不曾努力,自己又笨又懒,自己碌碌无为,却习惯于牢骚满腹,指手画脚地抱怨社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咎到游戏规则上。这种人,一辈子也混不出模样来。

——End——

点个“在看”,把我们“设为星标

每日清晨5点,准时推送!

胡说
俺的园地并不大,经常上来说废话。信口胡说任褒贬,权当心灵放个假。光阴似箭催人老,喜怒哀乐像八卦。由衷记述人生事,弄成啥样就算啥。欢迎大家来捧场,随便褒扬随便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