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QLC SSD已推出多年,其大容量、高性价比及适中的性能具有一定的优势,历经这些年的发展和推广,已有一定规模的部署。但今天,用户对企业级QLC SSD是足够的理解还是误解,我想二者都有存在,是“珍爱生命,远离QLC”还是“QLC他好我也好”?深入透彻的了解企业级QLC SSD,咱们就对比一下HDD和TLC SSD,一探究竟。
比较HDD
显然,性能上QLC SSD较HDD具有碾压性的优势(性能数据对比这里略过),容量上目前已量产的Solidigm QLC SSD单盘高达61.44TB,单盘几乎是已量产最大容量24TB HDD容量的2.x倍。
大容量带来的好处是:更少的硬盘数(也意味服务器上占用更少的PCIe Lanes数),部署更少的服务器数、更小的占地空间、更小的能耗及更高的性能(PCIe Gen4 NVMe vs SATA),以下图为例,某对象存储服务,使用了QLC SSD,相较HDD总拥有成本降低47%。
较单盘而言,QLC SSD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每GB价格是HDD的6-10倍,这是目前取代HDD进度较慢的主要因素。HDD凭借成本上优势,依然占据数据中心数据总量的80%以上,主要应用于温存储对象存储S3和冷存储归档存储Glacier等业务中。
从NAND成本角度来看,其堆叠层数依然可以继续增加,带来成本的不断下降,其下降速度将大于HDD成本下降的速度,未来追上HDD每GB价格的3倍及以下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我们将答案留给时间,这一天到来之时,将是大容量QLC SSD大量部署之日。
比较TLC SSD
QLC 3K PE vs TLC 7K/10K PE,更低的寿命。折算成SSD的DWPD(每日数据写入量),典型配置下的QLC SSD一般在0.3-0.5之间,7% OP TLC SSD的DWPD为1。
更低的读写性能,更高的QoS Latency。
“似乎”更差的可靠性。
让我们从技术角度思考这些存在的“问题”,用户对于QLC SSD是理解还是误解?
1. 目前QLC SSD可以做到最高达0.5 DWPD,主流的TLC SSD的DWPD一般为1,根据现实世界统计数据,99%的系统里一块SSD仅仅被用到15%的寿命,无论从DWPD角度是PBW角度,远远未到0.5 DWPD的写入量,那么寿命够用吗?当然管够。关于寿命,亦可参考以下统计数据:
性能 | D5-P5430 | D7-P5520 | 比例 |
连续读 | Up to 7000MB/s | Up to 7100MB/s | 1:1 |
连续写 | Up to 3000MB/s | Up to 4200MB/s | 0.7:1 |
随机读4K | Up to 970K IOPS | Up to 1100K IOPS | 0.88:1 |
随机写4K | Up to 120K IOPS | Up to 220K IOPS | 0.54:1 |
3. 表达可靠性的一个指标是年失效率,以Solidigm的P4326和P5316已经上线的部署为例,年失效率分别在0.2x%和0.1x%,足以让用户用的安心和放心,是足够可靠和信赖的好伙伴。
以上三点,能让用户对QLC SSD有足够的理解,减少误解,可以发挥出QLC SSD应有的价值,物尽其用,为用户产生价值,做到“他好我也好”。同时毕竟采购成本的下降,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香吗?
大容量QLC应用 – 未完待续。
引用原文:
FMS 2023 – 20230809_FMAR-203-1_Sun_FINAL.pdf
FMS 2023 – 20230809_BMKT-203-1_Rahma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