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利用金融工具解决老龄化问题,也是发展银发经济、满足人民多元化养老需求的必经之路
作者|杜广哲 朱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1期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银发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做好养老金融,推动金融服务与银发经济深度融合,是支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养老金融是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银发经济引发需求变革亟须新型养老金融供给。金融能够跨时空进行资金融通,与养老领域的生命周期理论相匹配,因此养老金融是发展银发经济、满足人民多元化养老需求的重要一环。一是养老金规模尚需提升,截至2023年末,三大支柱养老金规模合计近1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0%,与荷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比100%以上)相比,我国养老金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结构方面,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保障作用,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第二支柱)以及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尚未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补充与协同效能。截至2023年末,第一、第二、第三支柱规模分别为7.82万亿元、5.75万亿元、0.03万亿元。二是银发经济产业变革需要金融创新供给。在老年人和备老群体精神生活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银发经济产业发展也将从“以养老服务为主体”的养老产业,转向“养老、为老、享老、备老”的多业态发展新格局,康养、文化、旅游、体育、娱乐等方面金融需求持续增长。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快速发展,但其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偏高的特征需要资本市场、股权市场加大支持力度。三是迫切需要差异化的养老金融财富管理工具和产品供给。目前,居民的观念正在经历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转变,更加倾向于选择灵活性强的产品,但当前养老金融产品较为同质化、风格偏保守,难以满足居民养老金融服务的差异性需求。四是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制度尚需健全。由于监管机制还在逐步完善,居民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度不够,缺乏较为大众化的科普方式,市场上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行为,部分老年客群存在金融需求却不敢放心消费。不同地区、金融机构之间适老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差异,农村地区金融适老化服务设施改造步伐较慢,基层养老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国际上养老金融体系发展经验
银发经济融资与风险管理。发达经济体通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养老产业体系以及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并采取政策措施激励资本投入相关产业。美国的银发经济产业已形成一套多元化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涵盖联邦政府资助、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租赁、私募基金、保险公司等多渠道的募资方式。日本政府对银发经济领域投资项目的上市公司给予税收优惠以及优惠利率贷款,吸引了超过33%的上市企业进入银发经济产业。
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发达经济体的养老金融产品设置较为灵活,并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和需求开发了丰富的新型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多数OECD国家利用税收递延、减免税等措施来鼓励个人投资养老理财产品,同时放宽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范围限制,以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来吸引购买者。美国面向私人企业及部分非营利组织推出401(k)养老金计划,鼓励企业雇员增加长期养老金储蓄资金,并给予税收优惠;在运作中,受托人通过对投资工具、雇员风险偏好等因素进行分析,挑选出证券投资组合供雇员选择,包括共同基金、集合投资基金、可变年金、保证收入合同、雇主股票和自选经纪账户等。401(k)计划与美国资本市场互为支撑、相互强化,为居民积累起巨额的退休储蓄资金。日本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同样种类丰富,鉴于年金在老年人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相关部门开发了一系列与年金有关的金融服务,如年金顾问咨询、年金资产管理等。此外,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结合具体群体设置了差异化的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失智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保障以及费用补偿。
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针对老年金融消费者判断力弱的特点,美国根据《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设立了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并对安装设备或雇佣员工以保护老年群体免受金融诈骗的州提供补助。加拿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制定了《老年人银行服务行为准则》,要求家庭成员帮助老年人作出合理的财务决策,建议用人单位于员工退休前3~5年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帮助员工提前掌握养老金融知识。
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构建支持银发经济产业的养老金融生态圈。一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增信等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将中小型银发经济企业作为支持重点,为银发经济产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二是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在依法合规、风险隔离可控的前提下强化与创投、保险、证券、基金、融资担保等机构合作,为银发经济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三是在符合投向要求、有效分散风险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为养老产业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四是发挥好政府专项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吸引私募基金、IPO、REITs等市场化金融资本的参与。
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水平。一是推进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创新,丰富养老目标产品矩阵,为老年群体、备老群体提供多资产配置方案,提升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实现资产多元化和配置全球化,覆盖不同年龄、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引导更多储蓄转化为养老资本。二是引导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开发长期护理保险、健康保险等产品,助推养老、康复、医疗、护理、体育、旅游等服务有机结合。三是针对县域和边远地区,提升养老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加大资源倾斜。四是发挥数字金融作用,将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于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根据用户年龄、风险偏好和收益要求等特征为用户推荐产品,规范养老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预警,进一步提升养老金融的数字化服务水平。
加强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一是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二是各部门形成合力,建立完备的养老金融培训体系,提升居民的养老金融素养。三是加强对老年人防诈骗的宣传普及,通过编制养老理财手册、举办养老金融论坛、开展养老金融科普、养老金融专业人士进社区等形式加大养老金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强居民参与养老金融的积极性,培养健康的投资理念。■
(责任编辑 张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