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金融》编辑部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1期
“大金砖合作”之年开启
👉【点评】百年变局下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大金砖合作”对于增强金砖国家国际影响力及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至关重要。随着全球南方力量崛起,“大金砖合作”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全球治理参与度和话语权的关键平台。金砖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代表,深化财金合作,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维护高水平金融安全,做大做强新开发银行,有助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金砖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金融发展机遇和空间,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
日本中央银行解除负利率
👉【点评】日本通过输入性通胀告别长期通缩,货币政策正在回归正常道路,但日元汇率走势却持续走软,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日本加息幅度有限且市场已有预期,而美联储降息路径不确定,美日利差未显著收缩;二是国际套利交易平仓增大日元供给;三是日本内需不足使经济复苏面临较大压力,美日经济增长分化导致日元贬值;四是加息使日本政府偿债压力增大,收缩财政扩张力度,阻碍日本经济复苏,弱化日元基本面支撑。未来日本将通过推动企业加薪、实施减退税措施以及推出新一轮能源补贴政策,打造以工资增长驱动消费和投资扩张的增长型经济。为配合经济增长优先的施政方略,日本中央银行对通胀温和上升将采取循序渐进的谨慎加息策略。
全球主要中央银行降息
👉【点评】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高通胀态势得到显著缓解,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降温迹象,欧元区生产和消费疲弱,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问题凸显,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将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稳增长而非防通胀。与此同时,此前高利率的紧缩效应也在逐步凸显。考虑到通胀的走向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水平还将维系较高水平并持续一段时间,降息的节奏可能会受到影响,降息幅度和速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世界银行气候融资创历史新高
👉【点评】世界银行是国际多边发展组织,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反贫困政策目标。世界银行为国际社会设定了2030年要着力实现的两个目标:一是终结极度贫困,将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至3%以下;二是促进每个国家至少40%的低收入人口实现收入增长。当前,气候变化对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是世界银行2030年两大目标实现的重大威胁,特别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冲击是非常显著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与世界银行在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政策逻辑是内恰的。世界银行与中国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优化合作机制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国际黄金价格再创新高
👉【点评】2024年10月末国际金价刷新历史高点,避险情绪成为主导市场的关键因素。各国中央银行和多类投资者纷纷增持黄金,将其作为对冲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全球中央银行对黄金储备的增持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动态博弈特征。但是,由于多重因素走势存在不确定性,黄金价格可能高位震荡,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全球经济及金融形势、货币政策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合理评估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定位与作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稳慎实施资产多元化配置。
中东和中国的双向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
👉【点评】中国政府在沙特阿拉伯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高认购倍数。本次发行的美元主权债券受到国际投资者踊跃认购,总认购金额是发行金额的19.9倍,其中5年期认购倍数达27.1倍,是近年来全球主权债券发行的最高倍数。二是低利差。3年期、5年期美元主权债券发行利率较同期限美国国债利率分别低1个基点和3个基点,创下了美元债券市场最低利差纪录。此次在沙特阿拉伯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中国与中东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大突破,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不仅为中国政府在更多的国际市场发行主权债券积累了经验,也为国际投资者了解中国、投资中国筑牢基础,是中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一个重要尝试。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创新高
👉【点评】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的历史关口且不断增加,将威胁美国经济以及全球金融稳定。美国国债持续膨胀有多重因素:一是为应对新冠疫情实施的紧急救助计划、经济刺激方案以及公共卫生支出大幅增加财政赤字;二是随着利率上升,债务融资成本增加;三是国防开支规模依然庞大;四是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等社会福利项目支出刚性较大。美国债务高企可能会引发多重风险:一是高企债务利息支出挤占重要的公共投资;二是债务累积抑制商业投资,减缓经济扩张,并削弱对美元的信心;三是限制了政策制定者在应对经济衰退以及突发事件的灵活性;四是基本社会保障性项目支出受到较大压力。
欧洲多国财政前景仍具不确定性
👉【点评】欧洲多国债务高企、财政压力增加,不仅对本国经济构成沉重负担,也给全球经济增长蒙上阴影。高债务水平限制了政府在经济刺激和公共投资方面的财政空间,削弱了应对经济衰退的能力。债务持续攀升也增加了主权债务稳定性威胁,部分成员国基本面疲软、债务水平升高和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可能重新引发对债务可持续性担忧。高债务和财政赤字还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调,增加融资成本。此外,欧元区公共债务风险的上升可能导致欧洲主权债务融资和私人部门融资信用利差扩大,威胁金融稳定。
新兴经济体货币走弱
👉【点评】虽然2024年9月美国正式开启降息操作,但美国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好,而且欧洲、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的降息操作早于美国,因此美元指数在降息周期中仍保持在高位。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他所提出的对外加征关税、对内企业减税以及移民政策很可能会加大美国通胀反弹风险,从而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操作。强美元在短期内不会实质反转,给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带来较大的贬值压力,同时引发大规模的套利交易清盘,而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很有可能引发货币错配和债务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警惕美国通胀反弹以及美元相对强势可能导致的货币和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人工智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
👉【点评】对金融业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快速应用是一柄“双刃剑”。在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利用数据、处理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人们也开始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对金融稳定的冲击效应。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黑箱”使投资者和监管者难以充分了解智能决策的逻辑及影响。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类场景中需要使用大量隐私数据,使得用户数据信息泄露风险较高。三是人工智能可能强化市场羊群效应,加快风险传染速度。四是大型语言模型程序等的系统漏洞使得针对金融系统实施的网络攻击更加复杂,风险更高。未来要强化人工智能在金融系统使用的模式、机制、风险及应对研究与实践,有效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