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潜水、溯溪、登山、攀岩、学术会议,都是好玩的事情|桃记 Vol.2
文摘
2024-07-24 17:15
四川
从菲律宾回来好几天了。被临行前夜的自助火锅搞得胀气头晕,回来之后爬了两天山,今天找到一家咖啡馆,一杯拿铁下肚,总算灵台清明。(一起吃火锅的伙伴更是上吐下泻、细菌感染,我的一星差评已经发送,请店家收好)
这次出行太忙碌,身心俱疲时就意志薄弱,平时记录得很少,闲暇时间都给了屏幕。偶尔在心里用力地想“哦这个要写下来”,遣词造句几遭,现在只好努力回忆。
一路与人同行同住,深感“我由我的朋友们构成”,每个人都影响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我形状改变,如海绵吸水。但也试图为自己创造独处时刻,在会议间隙拿着reMarkable去操场旁坐下,看菲律宾大学学生玩飞盘,随便写点什么,可以不和任何人说话,把思绪变慢,感官打开。
这篇也算游记,就多放点图片,让它们speak for me(昨天问飞飞,你还记得“多图杀猫”这个表述吗?互联网的远古时代已如洪流远去❤️)
我会坐飞机了
在值机柜台打印登机牌时,一个高中男生跑回柜台,一半急一半呆,说他的身份证落在了柜台,一指,是隔壁已经关闭的柜台。一个工作人员陪他去找,临走他又险些把机票落下,我也不禁“哎”了一声,想必露出了班主任一般的表情。
一想,发现自己已经「很会坐飞机」。
提前线上选座,飞常准关注航班号、提前收到值机柜台和延误信息,留充足时间到机场,在门外找到行李推车,打印登机牌,倒掉水杯里的水,液体已装好袋,安检时从书包固定位置拿出电子产品,记住自己放了几个筐,过安检后把筐抬到整理台,慢条斯理重新打包,再找到小推车放行李。
第一次坐飞机时我连应该先过安检再等登机都不晓得,拿到登机牌就心安理得坐在大厅看书,后来惊觉来不及,狂奔过了安检,到登机口已经没有人影。除了哭想不到办法,还好有工作人员主动问我,才知道我的飞机不仅延误而且换了登机口。
又一次坐飞机,东西既多且乱,背上背着、手里提着,袋子还是敞口手提袋,安检完我一看包慌作一团,不知道身份证落在哪里,穿越闸口回去一路寻,最后从裤兜里摸了出来。一起的朋友有爸爸同行,一路行李清爽,她讲她爸爸说,一定要数清楚自己有几件行李,时刻点数。我对这种严阵以待的有条不紊心生敬意。
现在再也不会紧张坐飞机。
去年想到学术会议四个字还心生恐慌,也不敢昭告“我要去开会”。此刻坐在去菲律宾的飞机上,快乐和期待的心情远多于紧张。故而“恐惧”和“担心”在长期决策中不必有太多分量,因为任何新而daunting的事情,总会渐渐习惯和适应。
潜水
“太过异质的经验很难马上消化”。
潜水就是这样的事情。从来没在水下呼吸过,没有看过海底的石头、珊瑚、鱼、海星。看见海底,大脑只会直接串联到过去在图片和视频中所见的二手景象,没有亲身经历的实感。
在宿务(Cebu)做了一次水肺潜水体验。其实两天就可以完整上课考出潜水证,但还要再留一天因为潜水第二天不能坐飞机。我的时间太少。
很难像徒步一样对周围的环境保持敏锐观察和欣赏。一大半的注意力都在呼吸上:保持用嘴呼吸,身体尽量放松(panic的话会死的哦,我告诫自己);如果眼镜进水就要在下一个呼气调整(轻按潜水镜上端,由嘴呼气改为鼻子呼气),耳朵痛也一样(捏住鼻子,同样改为鼻子呼气,让气从两只耳朵排出,我的耳压一直没调整好,因为当天凌晨三点才下飞机)。还要努力保持镇定和放松,虽然不用自己往前游(潜导差不多全程拎着我),还是相当忙。
另外的注意力都在憋尿……五到八米的水压让膀胱憋爆。海里当然可以尿,但如上所述,我的精力都用在保持均衡呼吸(aka在海底活着),实在很难放松如厕,更何况潜导就在旁边。下次还要潜的话希望我能学会下水迅速尿尿、全程随性尿尿、海底任性大小尿。
还好潜导全程把有趣的、美丽的、奇特的海底生物指给我看,现在只记得蓝莹莹的小鱼和胖壮的海星。潜导还提示我抚摸珊瑚,我伸手抚过,活的珊瑚竟然是软的。还有一种“海底反向含羞草”,敛合的针叶一触摸就会缓缓炸开。
在海底一边瞪大眼睛,一边努力放松,满耳朵都是呼吸的声音。
潜导拍到了海兔,我没看到。但收到照片就算我也看到了,它成为我的经验和回忆的一部分。谢谢潜导。
一小时的体验太浅尝辄止。潜导说,没关系,海会在这里等着你。
溯溪
第二天去墨宝(Moalboal,发音是莫阿博阿)溯溪(也叫“穿越峡谷”,canyoneering)。从宿务市区到墨宝要坐三到四小时(返程多一小时因为高峰时段走走停停不断上下客)的公交,为了确保司机八点半能在墨宝接到我,要三点半起床打车去公交站。去程以为可以补觉,结果司机大放音乐,乘客也都精神抖擞,度过了痛苦的三小时。为了任何事情都不会这样为难自己,但为了在Kawasan峡谷中一路溯溪、游泳、跳水、漂浮,可以的,再早起两个小时也可以。
向导倾情拍摄的三万张照片中的一张。里面穿了泳衣,鞋是意大利海岛浮潜时买的便宜礁石鞋,拿来溯溪正好,头盔和救生衣是机构提供。好喜欢救生衣,让我和水的关系变得很友好。
本来要在Klook上订tour,司机能到宿务酒店来接,可惜一直犹豫,错过可订日期,只好赶紧在Google Map上搜所有Kawasan Canyoneering的机构,挨个WhatsApp加联系方式问。最后定的是一对一的private tour,不比group tour贵,算下来比Klook怒省三百元。
一开始担心向导一对一带我会无聊和尴尬,结果所有人都走同一条路线,并不是独自在山中。我正好又带了手机防水袋,于是向导主动担任我的摄影专员,非常nice地帮我拍了三万张照片,把手机精准拍到2%电。
在峡谷中溯溪并不危险,我们避开太高的崖,大部分时候可以在水中直立行走,但湍急之处要避免摔倒,也要注意不被水中岩石碰伤。后来越走越快,向导想快些带我穿过人群,为了体验宁静,也为了拍出背景只有山和水的照片,我们几乎跑起来。但比潜水好的是,我不用全神贯注呼吸来让自己活着,因此有意识提醒自己「要慢」,「要看」。
看水,辨识水的颜色(一开始的河流因连日下雨绿中带黄,后来瀑布下的深潭终于是美丽的turquoise松石绿),看见身旁偶有鱼苗成群。看见蜻蜓和蝴蝶,认出樱桃树(尝了一颗,和中国英国樱桃都不相同,外皮韧如葡萄,果肉有牛奶味)。
尝试捧起鱼苗。非摆拍的照片总是更好看些。
最奇妙的体验是,在水位较高的几段峡谷河流,向导让我仰面漂浮水上,拎着我向前缓缓游。我全身放松地漂着,仰面所见是两侧峭壁,葱绿树木,身下和耳边是清澈河水,正巧还下着小雨,淅淅沥沥落在脸上和水上。心中只有“一叶扁舟”四个字,但没有舟,我就是这叶舟。想一直这样漂下去。
向导拎着我腾不出手拍照,图片供想象和参考。
视频是最喜欢的一跳,荡秋千到湖心然后松手。视频看起来真简单,但也做了好一会儿心理准备,并且知道不能做太久心理准备否则更会打退堂鼓。趁着肾上腺素烧得正高,一鼓作气一跳接一跳。
中间向导说,我发现你很擅长在石头上走,很会保持平衡,所以才带着你在河边浅滩的石头上走,这样可以快一些,避开人群。我说,恐怕都是因为攀岩。我尤其意识到自己如何撑着岩石借力,如何抠着岩壁上的缺口获得平衡。向导也说,你没有在跳水前犹豫太久,这很好,因为越久越不敢跳。我说,恐怕也是因为攀岩。我过去以为自己恐水又恐高,到现在也不敢在深水区游泳,但攀岩让我知道在一定高度跳下去是什么体验,也知道向上爬的时候不要去思考下面有多高。跳水也一样,只要捏住鼻子,等待浮上水面的那几秒,就好了,「只要水够深,不用想别的」(向导语)。感觉自己既变强壮,也变勇敢。
喜欢攀岩,感谢攀岩(马尼拉开会的一周抽空攀了两次!)
响山
回成都后当天就出发去青城山,和飞飞度过两天假期。第一天我们爬后山,近水楼台,这么多年我们居然都没来过青城后山。上山的路都在水旁,一路瀑布让我梦回Kawasan,但其势之汹是绝无可能开发溯溪的。
一路有许多叠起的石头,飞飞说这是佛教禅修一种。后山的确是佛教之所,道观都在前山。
路上帮一位美女拍照后,学习了山中摄影小撇步:把亮度调暗、调暗、调暗!请看幽深青山摄影大作。
晚上住在所谓私汤民宿,其实只是有温泉池造型大浴缸,青城山没有温泉。后山一带民宿装修都很日式,窗外种植红叶槭树,但老板员工都是青城老居民,大叔依然露着肚皮趿着拖鞋,早餐如日式定食般若干小碗木盘端上,内容则依然是稀饭鸡蛋和咸菜几种。某种象征着避世、舒适和高标准的度假stereotype和locality的奇妙糅合。
隔音不好,半夜被吵醒,什么东西声如洪钟又规律起伏,叫醒飞飞,以为是她定了奇怪的闹钟,飞飞在半梦半醒中说“是蝉”,又睡过去。我好一会儿睡不着,恐怕有一万只蝉就在头顶震鸣,且不同声部和节奏,绝不可当作白噪音屏蔽。大概这就是只在世间活几个星期的生命力。
两天定了不同的民宿,第二天是一间二楼的观景房,大落地窗对着山泉瀑布和远处山顶的雾。晚上明明关了空调,却还是有一种声音轰轰作响,后来才发现是留了一扇窗户没关,轰鸣声来自泉水和蝉鸣,连鸟叫也被衬托得细微和温柔。
想到山总觉得是静的,进得山去发现山是响的。
(推荐后山!第二天爬前山,上山路体验非常差,到了令人悲伤的程度,从山脚到山顶都是摊贩饭店和叫卖,山水被“西瓜西瓜包杀包甜”和“登顶金牌独一无二”完全盖过了。)
“只写你感兴趣的”
最后写会议,这样比较符合我此刻仍在顽强度假的心情。
体验当然是非常积极的,除了获得很多激励和启发之外,留在心里回响的词是“兴趣”。
最近一直在思考我“是否真正喜欢学术”(前提大概要定义“到底怎么算喜欢”)。几天工作小组和参会的经历下来,发现让我听完想提问题的就是我感兴趣的东西。听报告的时候神经突触密密麻麻地接起来,灯泡“叮”地亮起来,新的信息和旧的经验交织串成一条连贯的逻辑线,并指向一个缺口,这缺口就是我的提问。这个过程很难描述。这种体验如此愉悦。而我也记得许多次听讲座虽有欣赏却毫无提问或交流愿望的时刻,大概可以以此确证,这的确就是能够激发我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学科。
中间听了一场给博士生(aka“新学者” new scholar,喜欢这个称呼)的讲座,关于论文和专著发表。中间一位老师给完发表的建议,做了几句(对我来说)振聋发聩的讲话。她说,还想告诉大家,只写你感兴趣的东西,并且要有信心,一定会有和你同样感兴趣的人。
学术的世界太广阔了,哪怕在戏剧这个小学科内也一样,看看会议的节目册就觉得很宽心,做什么的都有,因此做什么都可能成立。这意味着对自己诚实,用学术的态度认真探索自己的兴趣,做出自本心的研究。这意味着一种可能,即不在(远非象牙塔的)学术生产系统和教职系统中失去最初的动力和热情。
(爱笑的学者精神状态不会太差)
**本则没有日期,因为百分之九十都是现(xuàn)写的,我要重新做人,从今天开始好好记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E1MjM2NQ==&mid=2247488167&idx=1&sn=dcc9e4252e89f705488bb455457e4cb4
不打草稿
人生没有草稿,生活无法誊抄,我们都在参与对这世界的共同书写
最新文章
打工记:“体验生活”这个词有一种轻飘飘的傲慢
潜水、溯溪、登山、攀岩、学术会议,都是好玩的事情|桃记 Vol.2
一些回忆与祝福
把分享的冲动沉淀一下|桃子的gibberish space Vol.1
你所撒下的种子 迟早会发芽
一场有关在地食物的会议记录
在英国社区花园寻找附近
草草做饭才是正经事
用非母语讲故事
桃子的曲苑杂谈(一):Sondheim、春晚小品和繁花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