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骑车回家路上发现一张奇怪长椅,椅面上刻有河流、树、鸟。后来发现椅子背后还有个故事:某个社区为了纪念当地一条河流而组织木工和小孩们一起做的。
于是今年开年和桃子在那里拍了一张合照。转发到朋友圈。收获一好友评论:
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一时间不知道是在夸奖还是讽刺。
不过的确,来英国之后我分享的事情是:在社区花园种蔬菜,在农场收获,种地,参加在地食物的会议,徒步,攀岩,做饭,做饭,做饭。
唯独没有工作。
不经意间营造了一种辞职之后远行度假的美好假象。
之所以之前没怎么分享过工作,我想了一下,一是,因为我的生活不再只有工作了(在北京时,工作便占据了我生活的主体),还有许多其它值得投入和期待的事情,分享上有偏心;二是,哪怕我在来之前便做好了充足的打工预期,不觉得工作有贵贱之分,但潜意识中还是会觉得这跟之前的我,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下坠,于是羞于与大家分享。
直到我找到一份做饭的工作,我才偶尔分享厨房工作的点滴。
今天这一篇文章便全都是工作,简单记录了我到英国之后的找工经历。不过,找工、打工的时候我不觉得我是在体验生活,“体验生活”这个词有一种轻飘飘的傲慢,像《变形记》中从城里去到村里的富家娃娃,好像那些苦和累是一种人生中可选择性去体验的支线任务而已。当然不是。那些枯燥、烦闷、高压、紧张、羞耻是真的,生活压力也是真的,我也的确需要钱。
欢迎阅读与评论。
到英国的第一天,便盘算着给自己找份工作。主要原因是算了第一顿饭的价格:一份奶酪沙拉,一盘鸡排,一杯软饮,平平无奇,34英镑,折合人民币300块出头。切身体会到英国物价之高。
于是心中暗暗将打工提上日程。但显然,初来乍到的我想凭蹩脚的英语,并不相干的异国履历,正儿八经的工作是找不到的——也仅仅是满足最低工资,能签合同的那种。各种平台上投递了几十份出去,大部分杳无音讯。有一些餐厅的工作,在投递阶段便需要线上限时回答各式各样情景题,包括跟同事交接工作时、顾客不满意时、工作出事故时你要怎么处理。答完几份后也相同结局。第一份工作是在微信群里看到的,一对香港夫妇开的日料店,招厨房帮手。这家店卖日料,但也做牛排。我加了微信询问,很快就得到回复,约时间面试。面试当天,我提前五分钟到达店门,推开门便看到一位中年女士,扎着丸子头、微胖身材、一身黑色制服。她示意我坐着等一下,老板还在面试另一位候选人。我在一旁的小方桌坐下,看桌子上摆的立式菜单,有各式日料,寿司、生鱼片、拉面、沙拉,搭配格格不入的煎牛排。隔壁桌传来对话:“9点就关厨房,然后要开始做清洁打扫,大概10点吧。”一男子带略微低沉、浓浓港语音调的普通话答。“厨房关闭后收拾就要利落,拖拖拉拉晚半小时的话,我们可不会给多钱的啊!”另一女声在旁搭腔,语调高很多。是刚刚招呼我的那位,看来应该是老板娘。原来面试是夫妇齐上阵。“试工呢,我们就给你8镑吧,如果试工后我们都觉得还可以,就提到10镑咯。”老板答。轮到我刚落座时,老板就接起电话,大概是在聊进货的事情。老板梳着大油头,谈吐间像上个世纪港片里的生意人士,《赌神》里面的那种。电话打完,老板忙道不好意思,问我是哪里人,什么名字,然后亲切地称呼我为“小林”。接着就是与上面大差不差的对话——老板输出,老板娘补刀。面试回去后,次日就收到老板热烈的试工邀约。考虑几下后还是决定再找找别的机会,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厨房工作经验,怕做不来。再来是嗅到些老板和老板娘的管理态度。第二份工作也是在微信群里找到的,这次是一家中餐厅。我在网上查这家餐厅名字,查到一个英国华人的论坛,在两千年出头便有人推荐这家餐厅,口碑不错,开到现在也真不容易。于是加上老板微信,打算问问。没聊两句,未料对方突然发来语音通话。接听,先是一些浑浊的呼吸声,然后听见在电话那头,中餐厅老板操着一口浓厚的天津口音混合鼻音问:“这样,咱们呢可以合伙做。你就出几道菜,粤菜也行,别的菜也行,想出几个算几个,我都给你进菜单。然后呢,给你算提成,卖出去一个刨除掉成本,给你20%。怎么样?”“嗯,你考虑考虑。要是想的话你也可以来店里看看。”也可以看看。挂断电话,约了过几日下午三点多在餐厅见。是日,我到达餐厅,餐厅位于这座城市主街中段岔路伸出去不远的地方,正对着当地一座颇有风味的老教堂。行人相比主街来说少很多,但位置不算差。我将单车锁在餐厅门口,走入店去,大厅面积比我想象的要大,粗略算能坐下二十多桌,不过其中小于一半的区域被围起来,没在使用的样子。没走几步,便听见一些类似手游打斗的声音传来,见一位男子正坐在大厅靠窗的位置打游戏。我打了声招呼,男子放下手机。“你是小林吧?”,男子说话间便是电话里熟悉的那股天津口音,顶上毛发稀疏,略有一些酒糟鼻,眼神好似刚睡醒不久。他放下手机后起身,“叫我老李就行,来吧,我带你看看厨房”,然后望柜台旁边门走去。我边跟着穿过,边看见旁边摆着两大箱泡沫箱,上面贴着白底黑字“空心菜/通菜”,心想果然是中餐厅才会专门进的食材。老李停下,介绍了一下区域,又让我随意看看。我开始仔细打量。这是我第一次见识中餐厅后厨。厨房不小,二十来平米,共有四个灶台,两个炸锅,厨具之外的空间都堆积着似乎摆放了很久的调料。其中两个灶台已没有使用,老李说现在用不到那么多,于是被当作台面,上面有打开了的鸡粉、老干妈,还有酱油、陈醋等各式调料。灶台上墙壁钉了一列窄立面,一个个容器挨着摆放,里头分别是花生粒、盐、干辣椒、辣椒面。灶台旁边的桌面也堆满了东西,塑料盒里是皱巴巴的彩椒,白色塑料袋里则装满尖椒。一旁,一个小塑料盒放着炒好的彩椒炒肉,两个圆盘各盛着牛肉片和切好的胡萝卜,看起来像是前一天昨晚剩下的。灶台旁边是两个冰箱。其中一个的立面是透明的,最上面摆着一层大肉丸子。“那是狮子头”,老李说,“老外最喜欢点,我是最烦做这个了。你说有时候就只点一个狮子头,怎么想的。我每次做这种单子就来气!”转了一圈,我们回到大厅坐下。老李开始道起这家餐厅的故事。老李早年在天津迎宾馆当厨师,后来通过厨师工签来到英国一家饭店,拿了身份之后,便在这里开了这家中餐厅,至今开了十几年。最火爆的时候,整个店的工作人员包括厨师和服务员多达十几个人。2008年到2014年这期间生意最好,特别是2013、14年,“那些中国留学生每天都来这吃饭、聚餐,还有外国人来得也多,人手完全不够用。”然而15、16年之后生意便逐步下滑。2019年,老李原计划跟朋友合伙回国内开餐厅,结果遭遇了疫情,计划只能破灭,待在英国。但餐厅的生意也受了不少影响。原本老李都想把店关掉不干,退休罢了,怀着疫情结束后生意可能会好转的念头,还是想再试一下。无奈结局却“甚至比疫情前还差!”老李摆了摆头,吐出一嘴天津味儿的懊恼。如今,员工也只剩下他一人,以及兼职的前台服务生和送餐司机。“有时候醒来实在不想开了,那天就不开了”,生意不好、人手不够后老李也丧失了认真经营餐厅的热情,“我知道这样也不好,这不,还打算最后再试一年看看吧”,然后抬头望向我,话锋一转:“你考虑得怎么样了?”“你直接写下来要做什么菜,要哪些食材我可以给你进货。”说完就带我去了那片待用的大厅区域。深处的一些桌子上随意堆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纸箱包裹,一旁的墙壁挂着几幅锦绣龙纹红色挂饰,再深处则直接用一整块好几米宽的大布挡住,不知背后是什么。“现在没那么多人了,这块地方就没用了,”老李走到一张桌面拱起的一块灰色长布处,掀开来,里头是一个个酒精炉,“这种,我们做干锅用的,下面给点酒精灯就成了。啫啫鸡也可以用吧?”我暗暗滴汗,啫啫鸡煲跟干锅好像不是一个东西啊,“呃,可能不太一样。”“没事,这个能用。我之前就用这个做干锅肥肠什么的,挺好用。”我再问起待遇细节,以及如果没那么多人尝试新菜的话,日常的收入怎么保障。“既然咱们合伙,上次跟你说了,卖出去一个刨除掉成本,给你20%。当然啦,我可以再给你算底薪5镑,相当于呢有个基本工资。你就负责你自己的菜就行,你写需要什么食材,我进货,你来备菜,然后开店了你就卖。不管是外卖的、堂食的,卖出去的只要是你出的菜都给你算。当然,你要是有时间也可以帮别人准备准备点,搭把手……”然后又开始滔滔不绝重复以前在国内迎宾馆做厨师,后来被挖到英国,再到自己开店的经历,最后以每况愈下的光景配合叹气做收尾。找工屡屡不顺,主要原因在我:稍有不对劲便没往下蹚,止损得过于及时,分文没进。就这样过了一周,一天从攀岩馆回家路上,看到家附近一家中餐厅正营业,店面招牌是大片红色底,上面是“Golden Sun”的英文字样,右下角还有“Asian Foods Take Away”(亚洲菜打包)和电话,左右两边挂着大红灯笼,典型的海外中餐厅装修风格。心想着或许这里也兴许缺人?而且正好在家对面,看里面有人,便直接走进。前台是一位三十来岁左右女性,中等身材,以为我要点餐,满脸堆笑。“啊,招,招,”女性的笑意掉落一些,又果断回答,似乎对walk in找工已经见怪不怪。然后我询问工作内容和薪资标准。得到回复:工作内容是前台顾客点单(有到店也有电话两种途径)、大厅和厨房的清洁、帮忙厨房装餐等等,上班时间从五点到九点。试工薪资8.5镑,转正后9镑。我想了想,反正离家近,而且待遇再怎么样至少也比老李的底薪5镑+提成来得靠谱,虽然英国最低薪资是11镑多,但一时半会也需要收入缓解生活压力。便答应,约好试工的时间。老板让我称呼她为陈,温州人,开这家餐厅也快十年了。陈给我一张餐厅菜单,让我回家熟悉一下菜名,特别是英文,因为客人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我回到家一看菜单,发现这么小小一家店居然能有上百个菜,怎么记得来。仔细研究下,其实这一百多道菜里是各近十道的前菜、汤、小吃,各式炒饭、炒面,再加上鸡、鸭、猪、牛、虾、叉烧等主食种类与十种左右的调味类型搭配组合。比如排骨类就有广骨、京骨、蜜骨、干骨、椒盐骨,虾就有姜葱、豉椒、四川、腰果、杂菜、蚝油、蘑菇、菠萝、竹马、沙爹等调味。鸡就更多了,不同配料或酱料总共有14种做法,牛也类似。此外还有单独的咖喱、宫保、椒盐、仁当等味别……数下来,总共有整整194道菜!我晕头转向,看来上班前是很难记全了。第一天上班,我提前10分钟到餐厅,陈刚从后厨出来,让我把桌上一个印着店名的鸭舌帽戴上。帽子很小,我头又大,戴上去后有些滑稽,但顾不了那么多,随便套上后就往厨房走。陈拿来水盆、毛巾,带我到前台和厨房中间的洗碗槽,往盆里挤洗洁精,加热水,吩咐我:“待会先拿毛巾把前台和厅里的桌子都擦了,再拿拖把把地给拖了。”我把清洁的工作做完,再回去,陈指了指厨房备餐台上的碗具、塑料盒,让我再把这些给洗了。这时定下神看了看厨房,比老李餐厅要小一些,但更拥挤。两个灶台,一个炸锅,灶台两边是各种调料,厨房中间一长方台面整齐摆满了配料。厨房算上陈共三位工作人员,另一位厨师是一位青年男性,瞥了我一眼就又开始炒菜——灶台点上火,轰隆隆的炉灶声响起,左手边颠锅,一个看起来很厚实用了很久的小黑铁炒锅,右手掌勺,翻炒着锅中食材,又快速穿插着舀一勺蚝油、翻炒几下,再舀一大勺芡水,撒下继续翻炒。之外还有一位年纪看着比我更小的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帮厨,在厨房边边炸锅处,斜着头羞涩地跟我打招呼,便转头继续炸东西。我把厨房的碗拿到洗碗台,洗完,接着又被陈叫去切口蘑。将大的口蘑切四瓣,小的切半放盆里备餐用,切了整整两大筐,切完的口蘑一盒放在备料区,另几盒放到冰箱里存放。切好的口蘑差不多快六点,前台就来人点餐了。第一位客人是一位本地中年男性,戴着墨镜,似是熟客,直奔一份新加坡炒面和炸薯条加咖喱酱,收好钱,我把菜品写下,便拿到厨房夹在出餐栏上,前面已经有几单是外卖平台上点的。然后又来了一对外国夫妇,仔细看了菜单,用极浓厚的口音说了要点的菜,我听不懂,直冒汗,他们看出我的窘迫,直接说了菜品前面的序号,我连忙感谢。菜做好,我要帮忙装餐,放到相应的袋子里,打上附带的酱料。如果是外卖,还需要放到外卖保温箱中,等外卖员司机回来后便可以送餐。与国内店家使用的几大外卖平台不同,英国餐厅的外卖服务,有的是类似于美团饿了么那样由骑手上门拿单送餐,有的是由平台推荐或店家自雇的固定的司机进行送餐。这家店便是后者。没单的时候,司机会在大厅唯一一张方桌上坐着闲聊,单子装好后会将小票钉在塑料袋上,上面有地址,再由司机自行分配、运送。第一天做完,顾客点单时还是听得很勉强。单子一多时来回装餐、点单、洗碗,非常紧张,好在还是度过了高峰期,快下班了。英国的冬天夜晚很长,晚上8点刚过,就没什么客人了。陈打开零钱箱给我算了算工钱,问我想吃什么,我要了一份蘑菇牛。她炒完便让我拿着先回家,周末再来。回家将自己削了的口蘑吃进肚,只感觉,太咸了。周日下午,我又来到餐厅,进行一样的步骤,比第一天熟练很多。直到将外卖单装餐进外卖箱,放到桌子旁边的冰箱时,被陈看到时,狠狠地给我训了一顿:“有餐的外卖箱不要放在冰箱上,要放在司机坐的餐桌上。你知道上次就是因为你放错,导致(外卖)司机在那里坐了一个小时就在聊天,客人打电话过来投诉了才知道,生意也没有,客人也没有!”我连道不是,心想第一天上班也没告诉过应该注意的事情。“都是你的错!”老板用略带温州口音、并不太凶悍的语气说,接着补了一嘴,“下次再犯错,就扣你工钱咯!”第二周原约定好的日期,我仍然提前了几分钟抵达,还在街对面,便看见陈和另外一个戴着红色鸭舌帽的人在店内柜台。陈正用手比划着让对方做清洁,让她拿盆,擦洗台面、拖地——没错,是我第一天上班时候被要求做的工作。才意识到原来我是不声不响地便被辞掉了。我不敢直接走进,怕发生尴尬的场面。于是在对面的公交站旁边的长椅坐下,再三观察,直到确认了我的判断并无误会。试工第二周,被中餐厅老板炒了鱿鱼,在英国的第一份工作便宣告终结。
干中餐厅的时候也在同时找别的工作,最后找到了中超——门槛最低的兼职工作种类之一。加了店里微信,对方说招聘需要有简历,我汗颜,那么正式的吗。转手把先前的简历发过去,对方再把我转给了老板。加上老板,说明来意,没一会,便发来一段复制粘贴的文字。里头包含了暖心的试工价,5镑。转正后8镑。其余则是工作内容的简介,包括收银、补货、做库存管理等。本着多一点收入渠道也不是坏事,及闲着也是闲着的自我安慰,更重要的原因是已经没得再挑挑拣拣了,便应下这份工作。接着我就被拉到一个中超新人群的微信群。老板在群里艾特所有人,要大家报自己可以工作的时间。第一天上班是试工2小时,到了后便被一位也像是学生的店员带着做培训。熟悉各个货架的商品及相应所在的库存点后,就要求我尝试补货。一圈补完,不少商品找不到库存,店员教我应该用手机把缺货的货架都拍下,在去库房对应着找,一次性用手推车补完。补完后他让我把库房里积压的纸板箱全都拆除,叠好,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做完这些,时间就到了。再下次去,上的便是5个小时的班。压力虽然没有在餐厅大,但还是要一直关注货架的消耗情况,及时补货,因为顾客来来往往,货架消耗是流动的,时间一久,人也有些疲惫。第三次上班碰上进货。满满三板的货物,点完箱数是一百多箱,然后便一一装到手推车里补货、入库存、拆箱子。渐渐的便习惯了中超的工作强度,对商品也愈发熟悉了起来,我也从新人正式升级为“正式”员工,被拉到另一个群里——倒是比中餐厅多了些管理手段。中超的工作时间灵活,一个班5个小时,中间包一顿饭,上周报下一周的班,每周领工资。也因为灵活性,店员大都是当地大学的学生。群里的正式员工有十几位,大部分是在读的四年本科生,小部分是硕士生,还有一些是硕士毕业了申请PSW签证留在英国准备找工作。中间吃饭时偶尔会和其它店员聊天,聊到为什么来这里工作,有人觉得当地太清闲,没什么可以玩的,还不如找点事干,攒钱去欧洲玩;也有人像我一样是想找份工作赚点收入,缓解压力。工作强度不高,时间灵活,又可以和年纪相仿、语言相通的人一起工作。与工资相比,这些也算不错优点了。一次和一位店员一同吃饭,问到对方之后的打算,他说想在这边读完书,之后去北京找工作,“现在阿里啊腾讯啊什么的,都挺难进的,但要是读个英国硕士,也可以试试”,我嚼着嘴里的饭,憋着“我就是刚从腾讯辞职出来”的话没说,闷闷点头。心想:好一个围城。中超的顾客主要是三类:留学生、外国人、亚洲移民。做饭的留学生常买各类调料和面食,不做饭的便买方便面、零食,周末及考试后会大批学生会组队上店买打火锅的食材。外国人有的是自己开店,一来就买七八桶生抽、芝麻油大份装,这类英国超市没有的;有的是家里另一半是亚洲人,饮食习惯中西混合,偶尔买点调味品,通常会带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满了商品名称,对照着搜寻;有的则只是定向地买方便面和零食,最喜欢的零食是签语饼,有时候店里来了四五个人,每个人就只买一个15便士签语饼。亚洲移民除了常用调味料和特定的亚洲商品外,会定期采购英超没有的新鲜蔬菜,像白萝卜、娃娃菜、韭菜、莲藕、山药等等。还有一些少见的需求,比如祭祀用的线香,纸钱,中超也有。除了这些,收入来源最大头的单品则是电子烟烟杆和烟弹,小小一盒烟弹便要10镑左右。买者多为学生,少则一两盒,多则五六盒,都是熟面孔,一两周便会来一次。最夸张的一次,一位听口音似东北地区的顾客,一口气便要了三十几盒烟弹,加上其它商品,那天我数了九十多张10镑的英镑纸币,数了两次,生怕数错算总账的时候被扣工资。店里没人的时候也跟老板闲聊,他常感叹自己开了十几年超市,见证了外国人和留学生消费力的下降。跟老李经历类似。在2013、14年以前,“外国人是瞧不上方便面的,从来就没买过”,留学生也是“很少买什么榨菜啊什么的”,但近两年越来越多外国人买方便面,“一买就是一两个五连包,也有一包一包买的”。收银时,也见过留学生来店里购物结账的时候一边跟同伴吐槽自己在国内从没吃过榨菜这种“垃圾玩意”,一边又往购物篮子里放了好几包涪陵榨菜和咪咪虾条。超市工作门槛虽然低,看似只要会说英文、搬货、收银,但要顾的地方却也不少:不像大型连锁超市有严格分区,在中超补货需要了解几乎所有商品相应的库存位置,效率最高的方法是凭熟悉度一次性将货架上缺的货都拿到手推车,一起补完;补完货,闲的时候要常关注各个货架的情况,比如所有商品是否都在正面,是否有相同品牌的不同商品混合摆放,保质期是否按照新后旧前的原则摆,摆货是否有考虑视觉美观和顾客消费的习惯;以及定期检查商品是否临期,提前设置优惠等等。这些需要对商品熟悉,有不错的记忆力,够细心,所以经验丰富的长工才能兼顾得好。如果都是兼职的短工,大部分也只是把表面上的工作做完,很难在短时间有更高的提升。不过,对不少中超来说,提升服务品质不是最重要的。补货,补货,补货,进货,调货……日复一日的超市工作间,店员有时会连上店里的蓝牙音响放歌解闷。一次轮我在前台, 便连上音响,随机放到库斯图里卡《地下》里的配乐时,一位顾客边结账,边说音乐非常好听,问我是什么。我说是一位导演电影里的音乐,来自南斯拉夫。因为不知道这个词怎么发音,就给她看网页搜索出来的结果,她望向我,说:知道,南斯拉夫,我是塞尔维亚人。然后拍下曲名,道了谢, 便走了。偶尔也会在超市内上演一些侦探悬疑剧:先是发现一整板30个的鸡蛋每天都少一个,然后开始少两个,最后推断应该是有人偷窃,每次走到这个区域,就顺走一两个,每天都来光顾。不过至今还没抓个正着。待得久的店员有时候神色紧张,让我多注意那些成群结队的英国小孩,他们要是进店了得跟在后面。一开始我不以为意。直到一次,几个英国小孩进店后故作聊天,一人在前台附近转悠,另外两三人则在深处有说有笑。一会儿他们走了之后,隔壁商店的店员跑来跟我说刚刚几个进来中超的小孩可能偷了东西,“他们离开你店里之后,边走边从手提袋里拿出‘战利品’”。我一看监控,才发现刚刚在深处聊天的那几位小孩,实则是互相打掩护,挡住摄像头,让其中一位顺走了冰箱里的商品。查了库存,才发现这几位英国小孩拿走的是一罐韩国泡菜——倒挺出乎我意料。因为平时喜欢做饭,所以偶尔也请朋友来家里吃饭。一次请一位朋友来吃,几个星期后她发来消息,说我很会做饭,问我对在餐厅做饭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有一家连锁酒店的后厨急缺人。我了解了一下条件,得知薪资各方面至少都达到英国法定标准——也算正儿八经的了,便说可以试试。然后在系统递交了申请。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我第一份有正式合同的工作。于是,我,一位只有家庭厨房经验及三天不到的中餐厅工作经验的中国人,摇身一变成为英国餐厅一位厨师,做着炸鱼薯条、汉堡、披萨——这些以前瞧都不会瞧的英国食物。结尾是明晃晃的钩子。下一篇会写写打工记的下篇,在英国厨房工作的经历。欢迎关注。乱七八糟想说的话:其实我对自己的表达一直都没有足够的自信。上大学之前,家里人说:你平常都不太会说话,嘴那么笨,在大学能行吗。
上大学后我就报了像辩论队、主持人这种兴趣社团。动力就是想要“不那么嘴笨”,“会说话一些”。后来实习的时候偶尔跟同事交流,也碍于表达能力,聊时内心偶尔会有“这句话说出去又要被嘲笑了”的想象。也是实习那一年,因为主编的命题作文作业,第一次写了应试作文之外的文章。进入工作后又没怎么写字,汇报提案和复盘文档倒是写了不少。所以常常羡慕同一个公司、媒体行业的记者和编辑们的工作内容和表达能力。疫情时候决定开始写每日书,没想着要写多好,只是想训练、保持书写这个创作习惯,以期有一天可以表达更复杂的东西。另外是想以另一种时间去回顾生活,而不是任由时间线性流逝,人埋没在日常中,没有思考,没有记录,当然也不会有创造。坚持了小一年吧,然后就自我中断了。到英国,生活不那么线性后,也开始了比之前每日书更长一点,短篇的记录和书写。这一篇算第四篇了。写完,心里还是同时存在着两股声音。一股声音说,我还是不太行,我没有经过训练,很多表达都很浅薄、直白。你看看,这么简单的句子都有语法错误,你怎么拿得出手的。另一股声音说,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有语法错误也不重要,真的有话想说更重要。前几天跟一位老师会后聊天,她也说到一句已经老生常谈的话:好稿子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一句真诚的废话送给大家:有话想说,先写出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