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和思政工作的重大使命。然而,现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顶层设计不顺畅、学制和教学衔接不合理、核心内容不明确且碎片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专职人才队伍等。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合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渐进式的教学设计,使其与孩子的生活和情感相联结。其次,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方面,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效果评估思路。最后,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建议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一体化工作的体制机制。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和思政工作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开发更完善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效果评价模型,2024年9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召开研讨会,深入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效与挑战。会议核心要点如下: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础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邓传淮表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在深刻理解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推进,这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指明中国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跟西方的教育强国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其主要特质就在于总书记概括的六个“力”: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其中,第一位的思政引领力正是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原因。同时,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人才培养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这五个重大关系都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密切相关。此外,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要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这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方法论。要打造新的理念、体系,构建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的制度,持续优化内容、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同时,构建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还需要将思政教育的主体扩展至家庭和社会。第二,目前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不彻底、不充分,这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一直未能落地的重要原因。教育方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文简称《教育法》)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服务、一个结合、五育并举”。尽管教育工作者常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实际上很多大中小学的书记、校长对教育方针的认识不充分、不准确。当下中国教育过分关注考试升学和排名,表现为“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导致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往往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很难落地、落细、落实,这是研究思政一体化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教授也认为《教育法》第五条准确地回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周教授深入解读了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充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实际上回答了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第一,培养什么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怎样培养人?需要两个结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第三,为谁培养人?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怎样培养人所需要的两个结合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现实中某些学生善于“表演”,表面上空谈大道理,实际上品德败坏、言行脱节,可见立德树人的确需要深入落实,要将知识转化成德行必须要跟劳动、实践相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要解决的便是学生“知道”和“体道”两个问题。“知道”尚处于知识学习层面,而“体道”则是把知识内化为人力资本,身体力行,通过与实践、劳动结合而将知识转化成品德。其中,劳动是我党的立党根基,我党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党,建党的根基就是工农群众。因此,劳动教育需要突出其政治属性,强调其目的是培养党的接班人,但很多人并未深刻理解这点,这就导致现实中的劳动教育往往出现形式化等问题。
二、新时代教育最关注的两个问题是建好两个“一体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教授进一步指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和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是目前国家最关注的两个问题,与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密切相关。周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三大属性:第一是政治属性,也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即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尤其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第二是人民属性,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公平且有质量的,即优质均衡的教育;第三是战略属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民族复兴之基。这三个属性决定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化发展战略聚焦支撑全面创新。全面创新要重视“从0到1”的创新和面向产业的“从1到100”的创新。全面创新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机制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和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尤其擅长“从1到100”的创新,却不擅长“从0到1”这类从无到有的创新。因此,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于功利,头部高校过早地到中小学“掐尖”,违背了教育规律。为此,建立合理的创新拔尖人才的评价机制非常重要,只有先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后才能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系统。
第二个“一体化”即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现今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学制冗长和教学内容重复。我们国家中小学学制太长,学生很长时间都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不同年级的思政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乃至逆反心理。因此,思政一体化首先要解决学制和内容衔接的问题,针对每一个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明确思政教育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内容和课程。二是德育评价的问题。德育评价不同于智育评价,目前的教育实践仍缺乏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部分教育工作者甚至试图采取应试教育的手段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国际上,过程评价是评价道德教育的主流方式,但这一评价方式如何在中国应用还有待研究。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的现实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暨联合学校总校党委副书记钟兰芳基于自身的工作实践表示,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仍存在一定问题。第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仍处于探索期,主要通过活动、项目来组织统筹,尚未明晰一体化的核心内涵,教师们难以把握教学内容,也未能科学合理地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进行分层次、渐进式的教学设计。尤其在中高考升学导向下,很多人对思政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问题,甚至片面地以为思政教育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课成绩。第二,思政教育呈现碎片化。目前,大中小学的一体化贯通培养只是简单地通过活动、项目引领,并没有用系统观念去规划设计。中小学绝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缺乏关于如何真正做好思政教育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力。第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未健全,尤其缺乏具备多种组合性、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当前,中小学老师要完成基础的教学工作以及其他的日常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仔细思考和设计如何推动思政课一体化,且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相关政策难以被中小学老师理解及有效贯彻。
中国人民大学附小副校长宋超提出,师资团队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思政教师政治性比较强、对年龄的要求较高,很多小学的思政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专职教师队伍仍较缺乏。人大附小专职的思政教师队伍仅有11人,但这一团队规模已经在全北京市处于领先水平。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
实践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附小副校长宋超结合自身长期深耕思政教育的实践感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了人大附小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一是教材汇编。2017—2023年期间,附小参加了全国统编版教材的试教活动,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合作,寻找教材上的突破。二是课程建设。目前,附小积极与高校和中学联结,例如,在科技领域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科学家课程,在思政领域与人民大学、人大附中共同打造大运河课程思政金课。附小基于习总书记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以通州校区的大运河为联结,用课程的方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时,附小在低、中、高年级不同阶段都设置了相应的思政课程,希望思政课从整体上助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好学生的精神底色,为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未来人大附小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某一主题或领域中整合党课、团课、队课等课程。三是活动拓展。附小积极同附中、人民大学一起举办各类教育活动。今年6月,附小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广场上举办入党入团入队仪式一体化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上,人大附小积极参与大学团委组织的“重走初心路”,同时也开展自己的研学活动,在基础教育领域努力夯实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思政金课建设。人大附小既有全国的课程体系,也有在人大校团委带领下与附中共同开展的“如何将‘共同富裕’四个字在孩子们心中落地”项目。宋超建议思政课程也需要跟学生们的生活进行联结,提高学生们的角色体验,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宏观理解。
五、为一体化建设构建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人才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颖教授系统地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效果评价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明确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概念的理解,即在新时代思政理论的指导下,大中小学思政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统一规划设计各个学段相应的学习内容,形成有机的教育教学体系,有序实现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目标。第二,确定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评估体系的研究问题,包括:如何判断大中小学按照不同学段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所设的思政课程、教材、师资等是否合理?当前的思政课建设能否既能体现本学段的特点,又确保三个学段形成有机整体、协同推进,实现学段之间的顺序性、连贯性、衔接性?一体化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第三,梳理研究对象和总体思路。若要研究清楚如何评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对象可以确定为“立德树人”与“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制度”之间的联系,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政策、举措、实施和管理。研究的总体思路是研究“为何评”“评什么”“怎样评”。“为何评”是思政课效果评价的目标与内容研究,“评什么”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怎样评”就是用什么评价方案。第四,根据总体思路确定研究内容。一是“为何评”,主要包括习总书记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本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关于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内涵分析、政策实践分析和制约因素及情境要素分析。二是“评什么”,旨在开发思政课计划建设评价指标,衡量各个学段德育一体化协同推进的程度和效果,开发评价的理论模型。三是“怎么评”,即如何评价和评价结果如何应用的问题。具体而言,首先,要设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评价方案,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周期以及科学的评价方式,应采用多主体、多元化、短期和长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次,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试评价,以修正评价指标和方案;最后,据此提出思政一体化建设评价的实施建议,包括总体设计、数据库和数据平台的建立、数据分析的评价过程管理以及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反馈。
六、优化顶层设计,设计管理机制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邓传淮表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教育部长期关注但一直未能很好落实的议题。首要原因是目前思政一体化在顶层设计和体制上不顺畅,中央层面分属不同部委,各部委内部也分属不同司局。思政一体化需要整个思政工作系统的一体化,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思政教育,而目前的体制保障仍较缺乏。
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教授提出,在国家部委层面应当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班,统筹中宣部、教育部相关司局的职能。因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一个宏大叙事和系统工程,目前,各个部委的司局各管一块,工作碎片化,缺乏体系化的顶层设计,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合力,缺乏制度和组织保障,使得思政一体化多年未见成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下一步的改革仍要遵循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一体化工作的体制机制。
人大国发院“双周政策分析会”简介
“双周政策分析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打造的一个高端政策交流平台,旨在从公共政策分析和交流角度,推进人大国发院的“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高端智库平台建设,紧密围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法律、安全、统一、外交、党建等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汇聚校内外优质学科资源,通过多学科视野,围绕中国面临的各类重大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研讨交流,开展公共政策和制度创新研究并提供“人大方案”。
文章来源:人大国发院
微信编辑:张菁菁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