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昊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政府部门是唯一具有全局理性的部门
一般而言,债务规模和经济规模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债务规模也在扩张。可以说,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各个部门资产负债表扩张的过程,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的“债务-投资”增长模式驱动下,各个部门的负债规模显著上行。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房产等资产价格的下滑,居民部门的负债意愿在下降,资产负债表已经呈现出收缩的态势。在经济周期下行的阶段,企业和个人选择降低支出和负债是非常理性的个体选择。但从宏观变量来看,我们又需要通过加大消费、投资与支出,扭转各个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的现状,这就是全局理性和个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在这个阶段选择加杠杆不仅是非理性的,而且是危险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无法强行要求微观主体扩大支出。当前唯一可以从全局理性出发,提供逆周期力量的部门便是政府部门,离开了政府部门的逆周期扩张,经济调整的过程将会大大延长。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逆周期调节,而非降杠杆
去杠杆或者降杠杆的时机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和居民已经在主动降低杠杆,政府此时也选择降低杠杆,那么经济整体将严重缺乏扩张性的力量。当前地方政府的“化债”问题颇受关注,很多人理解化债就是消除债务,至少是减少债务,地方政府也倾向于减少新增支出和投资,谨慎地避免增加政府部门债务。今年上半年,化债重点省份的GDP增速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非重点省份。
当前我们要厘清这样一种思维:当经济中的三大部门有两大部门扩表意愿下降时,政府应该扩大负债规模。有人认为中国政府的负债规模已经过大,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我们的统计梳理显示,中国中央政府的杠杆率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没有之一,中央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仅为23.6%。
即便加上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以及隐性债务,我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为100%左右,低于G7集团大部分发达经济体,日本、意大利、美国、法国以及英国的政府部门杠杆率分别为227%、142%、112%、110%与102%。德国的政府部门杠杆率较低,仅为65%,这与德国政府近十几年来持续实施“债务刹车”有关。
珍惜并用好政府债务工具:量的稳定与质的提升
政府部门加大逆周期调节,就需要为政府收入寻找来源,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扩大税收是不明智的,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财政收入压力,转而寻求增加非税收入,甚至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征缴措施,这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市场氛围和营商环境,并有可能带来当地税源的长期流失。
我们要理解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政府债务,比如中央政府可以发行使用国债和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可以发行使用一般债和专项债,再比如通过置换债和再融资债进行地方债务的腾挪和接续等,需要珍惜并用好这些债务工具。当然,政府债务风险也值得关注,我们要吸取过去软预算约束下地方政府债务工具被滥用的教训,一些债务工具的使用并没有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形成了大量低效和无效的投资,最终带来了债务负担过重和不可持续的局面。
如何用好政府债务工具?简言之,就是要做到量的稳定和质的提升。量的稳定就是要认识到随着经济增长债务水平还是应当稳定提升。债务问题的应对与化解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需要避免化债措施持续形成紧缩效应,这反而会加大债务压力,而不会缓解债务压力。质的提升则更加重要,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整债务结构,一方面是调整债务用途。
从调整债务结构来看,我的建议是应该把大量准政府债务、隐性政府债务变成显性政府债务,由于中央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偏低,建议把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转换为中央政府债务。债务结构调整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有助于重新释放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使其免于陷入债务的泥潭。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应当深入优化央地财政关系、加强中央事权,首先是基本民生保障等纯公共物品的确需要中央加大统筹力度,其次是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根本无法偿还,应当作为一次性问题由中央政府来进行消化。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有效降低债务成本,现在有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以10%以上的利率在借款,转变为政府债务甚至中央政府债务之后,可以使得债务运行更加可持续。过去我们有些部门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为了粉饰部门报表而没有反映出真实的债务状况,当前是时候回归到本源了。
从调整债务用途来看,过去大量的政府债务被用于基建项目支出,但是随着存量项目的积累,新增项目需求日益饱和,基建投资的效率水平较低,当前政府债务的使用需要向居民部门倾斜。最近三四年,我一直呼吁需要降低政府在基建方面的投资,投资回报率比较好的项目已经变得稀缺,这也是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偏慢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当前居民部门却正处于“干涸”状态,需要帮助居民部门恢复生机,这也是我近年来持续呼吁减10万亿基建支出、增10万亿消费补贴的原因。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微观主体的支出意愿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支付能力的核心还是解决收入来源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引导与刺激就能激发消费,发放现金补贴是在短期内扩大劳动者收入最有效的方法,国际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一政策工具我们一直没有使用,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我认为还是可以进一步研究,晚实施也会比不实施好。
除了向居民部门倾斜之外,政府债务工具还需要用于维持政府的信用,特别是尽快解决政府对于企业的欠款问题,这里面既包括对于民营企业的欠款,也包括对于国有企业的欠款。正确地认识政府债务的作用,规范政府债务的使用,调整政府债务的结构,优化政府债务的投向与用途,这是目前政府部门进行逆周期调节,推动实现全局理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珍惜这一工具,用好这一工具,从而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为经济转型提供引导,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微信编辑:张菁菁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