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的县委书记:头天晚上做个梦,第二天就有人帮你实现!

文摘   2024-09-06 22:38   北京  


题记:县委书记是什么样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几乎一辈子都见不到。县委书记面临什么样的诱惑?存在哪些压力?有着什么样的无奈?大多数人也无法体会。本文来自记者一线见闻,并非为谁涂脂抹粉,而是力求描摹出大家所不知道的一些事实侧面。也欢迎各位有识之士参与讨论。推荐大家关注公众号有风来无声(微信号:F4616823)。


吏部左侍郎备用账号:吏部给事中↓↓


淳安知县海瑞


有个很老的笑话:土改时,新来的干部在群众大会上拉长声音讲话:“我是县委书记——”,下面掌声雷动;干部接着说:“派来的!”群众失望至极。


“当县委书记是什么感受?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一位县委书记意味意长地说。


以人口中等的县计,县委书记位居全县几十万人金字塔的塔尖,他们可能天天醒得早,但十有八九是被压力压醒的,是被放在火上烤醒的。


一位县委书记评价自己这个岗位时,连说了三个“特别”:责任特别大、任务特别重、风险特别高,其实还有一个“特别”他没说:诱惑特别多。


一旦走上这个岗位,就是戴着沉重的镣铐跳舞,“五加二”、“白加黑”,没日没夜地跳下去,直到调离这个岗位的那一天。


责任特别大 任务特别重


一个县的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人民福祉能否提升,自然环境是否做到青山绿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委书记。


新华社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䘵》


尽管县委书记只是中国成千上万个正处级官员中的一个,但上级在配备这个岗位的干部时,是慎重又慎重,权衡又权衡——


县委书记和县长两人年龄上最好要拉个档次;不能同时空降,否则情况都不熟悉;两人的作风不能都强势,否则很容易内耗;也不能弱弱联合,否则很难大刀阔斧带动当地的发展……


为什么落子如此慎重?就是因为这个岗位太重要了,与大机关三五个人里挑选提拔一个处长,不可同日而语——郡县治,天下安。


县委书记虽然只是“七品芝麻官”,但几乎是中国权力最实的官。与省委书记和市委书记相比,他们与基层矛盾更处于短兵相接的状态,面对矛盾回旋的余地更小,甚至没有余地。


每个县,几乎都有上百项法定任务、几十项考核指标。一项工作没做好,一项考核没达标,可能就一票否决,前功尽弃。


学生高考,是以分数为指挥棒,以做出题目为荣,并以此考取大学;县委书记,是以考核为指挥棒,以做出政绩为骄傲,并以此获取升迁。


但怎么做事怎么出政绩,是有讲究的:只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高调行事,肯定不行;不搭架子只扑下身子打地基,低调做事,也不行。



说个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故事:


大河两岸分属两个县。甲县的书记,平时对水利兴修抓得很紧,堤岸修得很牢固,对岸那个乙县,主官对水利建设没上心。


夏天洪水来了,甲县的堤坝固若金汤,当地人安居乐业,书记和县长工作比较轻松;对岸的乙县,平时“不烧香”,堤坝被大水冲垮了,农田和财产损失惨重。


可乙县的书记和县长奋不顾身、身先士卒,率队抢险,总算夺回了一些损失,事迹还被新闻媒体报道了,指挥抢险的上级领导也看在眼里。水灾退后,乙县的主要领导都因抢险有功升迁了,对岸防汛于未然的书记县长,都在原地踏步。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其名著《悲惨世界》里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一县主官抓地面上看不见的污水管网,对人民,是有良心的,但若只抓污水管网,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


因为还有更重要的、看得见的考核指标要完成。


别的工作做得再好,一票否决了,政绩受影响,升迁就随之受影响。计划生育不达标,要“进笼子”,信访不达标,要一票否决,环保不达标,要一票否决,安全生产出大事故,也要一票否决……书记县长疲于奔命。


前些年,计划生育引发的矛盾和纠纷特别突出,近年来逐渐让位于信访、环保等矛盾。对这类矛盾,县委书记断断不敢掉以轻心。


有些信访案,是上头制定的法规政策彼此冲突,导致基层政府无法执行,无力解决。老百姓只好赴省或进京上访。而按信访属地解决的原则,“谁家的孩子谁领回家”,信访纳入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政绩考核,问责地方党委和政府。


这迫使地方党委和政府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截访。


在三方的博弈中,要么地方党委和政府走关系找上级信访部门“销分”(国家信访局不止一名官员因受贿“销分”被处理),要么花钱买平安,迁就上访户并非合理的诉求,要么酿成恶性事件(抓人或上访户走极端)。



在目前这种信访机制下,一县主官无论怎么左支右绌,都会战战兢兢。一旦出事,县委书记首当其冲被问责。


筑巢不易   引凤更难


一县的经济发展,也是县委书记肩头最重的责任,可以说是日思夜想。


对一县主官而言,搞经济建设,既要按市场规律来办,也要按政绩规律来办。高大上的实绩多多益善,负面事故和舆情越少越好。


考核机制驱动着一县主官要尽快出政绩。他们在当地的长久发展和快速出政绩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国家有五年规划,县委书记私下里可能也会有个自己的三五年计划:既要力争当地面貌大变样,又要尽快出政绩,获得上面的认可。


一般说来,主政三四年时的政绩和声望最隆,日夜的辛苦付出已有收获,成果已经显现,此时主官获提拔重用的机率最高,弹跳机会最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哪里着手最佳?中央年年都下发聚焦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但三农的摊子太大,历史欠帐太多,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出成绩见成效的。


最佳入手点,是城市建设和基础项目建设,比如旧城改造、拆迁、修路、建新区。一拆一建,不但城市面貌焕然一样,当地百姓和上级都看得见,提振精气神,GDP又能立竿见影大幅拉升,也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


综观全国所有的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几乎无不大搞城市建设:厂房、道路、开发区、新城……观念开放的地方,很多年前就大举发行地方债搞建设,思想相对保守的县,不敢多借债,等回过神来已晚了一步,痛定思痛紧跟上。


老百姓现在醒悟了:买房不按揭,是不会算经济账,地方政府也一样,搞开发不负债,也是不会算经济账。


县财政实力一般都比较薄弱,可搞城市建设,需要巨额资金,资金从何而来?


三个来源:上级的项目资金、政府融资(包括地方债和世行贷款等)和招商引资。有项目、有土地、有资金,整个县域经济就活起来了。正所谓:有钱开发如撑伞,无钱开发空呐喊。


原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当县委书记收钱容易,不收钱才真的不容易。”


上级的配套项目资金和政府融资是筑巢性质的铺路,招商引资才是有实质性意义的引凤。


但对于一个县而言,要想招来高新企业、打造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谈何容易!一家企业落户,可能需要一百个理由,一家企业不落户,可能只需要一个理由。


各地都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这就形成“剧院效应”(剧院里大家都从座位上站起来看电影,等于大家都还在坐着看电影),如何让心仪的客商们肯接自己的“绣球”,这是县委书记夙兴夜寐在考虑的问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以,如果一个原本温文尔雅的人突然就像就变了个人:暴躁,易怒,爱骂人,要么是到了更年期,要么是当了县委书记,请你尽量体谅他。


在承认一县主官有追求短期政绩飙红冲动的同时,也必须指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有长远造福一方土地的真情实意的。日夜辛苦换在一座座高楼挺拔而起,一条条大道笔直伸向远方,那种欣慰和成就感,非亲历者难以体会。


手头一根针,接起上头千条线


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一等一的县委书记和县长。而这与学历什么的,并无太大关系,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高瞻远瞩的眼光、解决问题的能力。


县城公务员只服有水平、接地气的主官,至于学历,不是特别重要。


县委书记若没两把刷子,中层干部们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发牢骚议论:“让这样的人当书记,是对我们科局长的侮辱!”


学历高、理论水平高,若没有基层实战经验,空降当县党政主官,别的且不说,开会时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该坐哪个位置(核心会议往往并不摆姓名牌);开会研究事项,谁第一个发言?谁第二个定调发言?谁收尾发言?可能也摸不清。


这些行事规则,找遍所有文件法规,都不会有白纸黑字告诉你,全靠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和领悟。


合格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既要有智慧、有魄力,有担当,彼此之间还要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


“当县长时,羡慕书记管人、权力大;当书记时,认为县长管事、权力实。”如果有这种心态,心理就会失衡,两人的关系就会很别扭,很难劲往一处使。


有魄力,是能用手头一根针,巧妙接起上头千条线。


上面的政策出台时,有时并未做充分调研,与基层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在县级层面,如何既正确执行上面的政策、又兼顾基层的实际?这就需要县委书记的政治智慧,因地制宜创造性执行。


有担当,是肯为下属承担责任、对干部能容错。


基层公务员,只要做事,就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如果稍有疏忽就被上纲上线问责,那么谁还愿做事呢?过度追责导致基层公务员不敢担责,这就看一县主官是否有担当。


而县委书记和县长自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自己头上的紧箍咒,不亚于孙悟空头上那个。


异地为官如何应对当地政治生态


按党政干部任用管理相关条例,一个地方的党政一把手、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公检法一把手这些重要岗位,都必须由外地官员来担任。


下基层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基层政权家族化的门阀政治就一直存在,正如博士论文《中县干部》中所描述:每个县里,都有几大政治经济家族,力量盘根错节,甚至给主政一方的官员造成很大的束缚和困扰。


一个外地来的县委书记,上任伊始可能就要面临如何处理与当地宗族势力的关系:是强力出手“削藩”,还是无形中被尾大不掉的本土宗族势力架着走?解决得好,可以化威胁为无形,解决得不好,自己甚至有“翻船”的风险。


“外来户”县委书记拍板查处一名副科官员,可能就会得罪半个县城,这并不夸张。


轰动全国的湖南省新晃城教师邓世平被害16年、埋尸于学校操场之案,涉及此案的黄姓校长的关系网就有:弟弟在怀化市经委工作,妻子是县政协办公室主任、堂兄弟是县政法委副书记,小舅子是县政法委科级干部 ......一张关系网,围得密不透风。


有的县委书记,采取的是利用大于打压的策略,利用家族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基础,推进工作顺畅开展,另一方也顺水推舟,将县委书记和县长当成潜力股来投资。


但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官与几大家族的关系千丝万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宗族势力就要攫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脆弱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县委常委会会议


如前些年中央环保督查组通报:南方某县某石材加工行业的污染问题一再违抗督查。违抗的背后,是该行业已被当地的一政经大家族垄断,县委也无法将中央督查组的要求执行下去。


归功于严格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这个千年来都没解决的难题,有了淡出的趋势。


计生政策下,官员是受约束最严的群体,不再像前辈们那样子女众多。在城市化背景下,他们并不希望子女承父业在县城做公务员,哪怕是那些有着宗族势力背景的官员。


他们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把子女往省城、往北上广深甚至国外送,希望他们有学历、有赖以谋生的技术,在大城市安居乐业,走中产阶级(白领)那条路。下一代的起跑线已转战到大城市,而不是县城。


风险特别高 诱惑特别多


有多大的诱惑?一位县委书记说:“如果头天晚上做了个梦,第二天讲出来,基本就会有人想方设法来帮你实现这个梦!”


但诱惑与风险成正比。梳理近年来“出事”的县长和书记的判决书,“出事”领域基本是两大块:人事和项目。


比如:“为他人在工作调动、企业收购、加快项目拆迁进度、解决土地权属争议、工程承建等事项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多少多少元”,另一个屡屡出现的表述是“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还是与城市建设有关。


你作为普通人,想快速发财吗?请看《刑法》,所有的发财路子《刑法》上都有;你作为一县主官,想快速发财吗?请看官员的判决书,所有的发财途径判决书上都有。


为了保护干部,上面也想出了种种办法,比如异地为官。但一名县委书记坦率地说:如果把握不住自己,异地为官几年下来,与本土为官“是一回事”,盯着监督的人甚至比在本土当官还要少些。


异地为官,大到省级干部,比如中部某省省长调任甘肃省委书记,中纪委后来通报说,原任省份的大开发商立马“跟过去”;小到县委书记,家乡村的村民委员会主任不惜赶几百里路去找他,想请他在主政的县里搞点销路卖他经营的苹果。


“跟过去”三个字,看似云淡风轻,可不少官员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有些县委书记和县长,为了干事,无奈之下有时会打政策和法规的擦边球,这就有“出事”的风险,极易为今后埋下不定时炸弹——


社会学有木桶理论,而县委书记的提拔,基本也符合这个理论:一名县委书记,九个方面都很优秀,很突出,有一块木板短了(不定时炸弹引爆),那么这只木桶就被淘汰了,另一只木桶,十个方面都平庸,但没有特别短的板,于是那个“木桶”就上了。


“雷区”很多:扶贫中出问题、安全生产出问题、信访出问题,甚至下面村镇干部胡来刷个白墙,第一责任人就要被问责,搭上个两三年的职业生涯,太正常,甚至就此黯然终结仕途。


但县委书记,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基层的“定海神针”。


古人千里做县官,为什么要一路跋涉拖家带口携家眷?因为要连根带泥融入本土;古代和民国时期为什么称一县主官为知县、知事?因为脚下有泥、心中有底才能知一县之事。




作者简介



操风琴,出生于安徽安庆,军人后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伊拉克战争期间曾任驻中东记者。


想看作者的更多文章吗?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有风来无声(微信号:F4616823)。


欢迎点赞+关注+星标!


湖北省潜江市委书记盛文军的官场沉浮记

江西周公子朋友圈、九江市委原书记谢来发的官场沉浮记

如何看待“不上路”的清华毕业生马翔宇

起底余琦秘书长,看高贵的余女士如何变成众人唾弃的余大妈

微信公众号 | kanshitu

内容来源丨吏部左侍郎

封面图丨百度

您的点赞/分享

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

感谢支持!

吏部左侍郎
专业视角剖析官场生态,适时解读选人用人热点,精准点评违纪违法案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