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的传家宝。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与研究,是一个行动中的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融合贯通的两个步骤。调查研究就要真调实研,调查透,研究透,琢磨透,既不能不深入,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场。
调而不研,往往局限于事实、数据和案例的积累,缺乏必要的论据分析和结构论证,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决策随意性、差异性问题突出。我们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基层情况,汇总形成报告,进而通过分析形势和现实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做出工作安排。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且在他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后来整理成《寻乌调查》。《寻乌调查》不仅数据详实,而且通过数据得出了科学结论,是我们党开展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如果我们也是沉到基层了,也了解到实际情况了,但是没有综合分析,或者看到的和分析出来的不致,甚至把调查报告束之高阁,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败坏党的作风,损害党的形象。我们调研的目的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加上一些数学模型和大数据分析,对未来和当前做出有理有据的政策建议和工作调整。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进而以此类推,对症下药,解决局部或者面上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也看了,听也听了,而最终只是陈述事实和数据,没有形成工作建议和工作办法,那必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所以,我们深入到基层的时候必须带着问题去,找案例来证明来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有问题就有答案,不能好大喜功。
不调而研,往往误判于事实、数据和案例的虚假,缺乏的清晰的建模分析和可行论证,容易导致听风是雨,人云亦云,决策片面性、自我性问题突出。我们下基层调研的目地是通过用眼看基层的真实情况,并不是仅仅是写一篇调查报告那么简单。有的即使调研了,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李强总理说过,“坐在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只有把我们自己的身子弯下去,走到田间地头,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群众才能打开心扉,和你说实话说真话,我们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材料,听到群众真正的呼声。这样写出来的报告才有血有肉,才货真价实,才有实用价值。1942年初,张闻天率领调查团赴陕北、晋西北农村进行调查。调查工作结束后,张闻天写成了一份向中央汇报的总结报告,即《出发归来记》。在《出发归来记》中,张闻天深刻论述了共产党人对于调查研究应当采取的基本态度——“一切必须从客观的实际出发,必须从认识这个客观的实际出发”。但是,我们有些同志调研就是让基层报材料,累积粘贴即成文章,这个办法更不可取,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比较分析,容易人云亦云,听风是雨,造成政策评估和决策实施失误,给人民群众造成损失,也影响了学员干部的形象,与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工作要求相背离。所以,我们到基层调研时候,必须深入到现场一线,才能真正不被现象蒙蔽,不被浮云遮住眼睛。
不调不研,往往局限于事实、数据和案例的积累,缺乏必要的事实考究和经验类比,容易导致空中楼阁,不接地气,决策官僚性、虚拟性问题突出。我们下基层的目的是了解实情,形成报告,指导面上工作。如果我们只是在前导车的引导下,不深入民间,不和群众接触,就会看不到我们想看的实情,那些擦肩而过的不一定是我们想看的。20世纪60年代,陈云同志关于养猪是公养好还是私养好问题的调查研究,堪称调查研究细致入微的典范。他在调查报告中说:“我自己还去农民家中跑了若干次,观察他们养猪、种自留地、住房和吃饭等情况。”。通过这次调查,很多地方坚持了养猪事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收集基层上报的材料,并没有投入精力去亲自观察分析,调研报告就会成为流水帐,最终连自己都不会再看一眼,这样的调研必定导致我们的工作成为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所以,我们不能当传令兵,不能弄虚作家,不能随波逐流丢掉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我们只有真调实研,躬身入局,实事求是,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才能“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