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周紫芝的《竹坡诗话》中,记载了一则寓意深远的故事。夜幕降临,静谧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一位姓李的官吏正在官署中审阅公文,这时,随从递来一封家书。他随即吹熄了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借着这微弱却温暖的光亮阅读家书。在他眼中,公与私的界限如同明烛一般清晰,不容混淆。这个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一枚小小的蜡烛,虽然只能照亮方寸之室,但只要我们心怀高洁、目光如炬,就能清晰地辨别公与私的界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廉洁奉公的官吏层出不穷。晋代的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有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去一罐精心腌制的鱼。然而,母亲湛氏却原封不动地将鱼退回,并写信批评他说:“你身为县吏,却将公家的东西送给我,这是不孝之举,只会让我更加担忧你。”陶侃深受触动,从此谨遵母亲教诲,再也不敢占用公家一分一毫。最终,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陶母退鱼”的佳话也流传至今。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更是公私分明的楷模。周恩来同志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理发、招待客人、到老百姓家吃饭都是自费,他还专门制定了《十条家规》来严格要求家属。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领导干部,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虽然身居高位,却依然保持着两袖清风、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
一枚小小的蜡烛,虽然只能照亮斗筲之域,但只要我们心存戒惧,心如明镜,就能清晰地辨别廉与贪的鸿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员干部应该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宋代名臣包拯以铁面无私著称于世,他立下家训告诫子孙后代:“若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者,生不得入家门,死不得葬祖坟。”包拯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清廉的“包青天”形象,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楷模。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思想上的渐微变化。“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工作生活中的一丝一毫小节都不容忽视,一次以权谋私、一次妥协退让都可能引发不正之风的蔓延甚至腐败的滋生。我们要坚守信念的基石不动摇,在心中最坚实的地方摆放好这块基石,并时常反思警醒自己不为私欲所动摇,保持一颗纯洁正直的良心。
一枚小小的蜡烛,虽然只能照亮置锥之地,但只要我们崇尚高雅,善行远志,就能清晰地辩别清与浊的底线。公烛与私烛,两者间的区别一目了然,是选择视而不见、将错就错,还是明辨是非、保持清醒,这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与操守。清澈与浑浊,皆是个人的选择,这种逻辑思维既辩证又清晰。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自然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抉择。以诸葛亮为例,他一生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图私利,身后未留任何财物。他辅佐后主刘禅,使蜀汉日益繁荣,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诸葛亮在生前的一份奏章中如实申报了自己的财产与收入,他逝世后,家中情形与奏章所述相符,“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孔明选择了清正廉洁,他的精神与品格永载史册,成为永恒的人生之光。再看“四知先生”杨震,他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为由拒绝受贿,从而名扬四海。杨震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修炼内心,做到“暗室不欺心”,无愧于心,方能担当起“公”字之重任。
“贪图小利者,难以成就大业;心存私念者,无法胜任公事。”因此,我们应让心中的蜡烛持续燃烧,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时刻提醒我们恪守公私分明、廉洁从政、干净做事的心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