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身边真的有不少朋友经常内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状态。
一聊发现,貌似确实都是难解的题,左选右选都不合适,聊一聊只能排解一下心中苦闷,然后继续生活。
在我离职前我也曾一度陷入内耗出不来,内耗是一种耗费心神的状态,即便我们什么都没做,却还是感觉身体被掏空…
但其实我们每一次做选择的挣扎、纠结,产生的焦虑情绪会大量分散我们的精力,损耗我们的心理能量。
也就是说,在内耗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我们的大脑在不停的跟自己打架,消耗众多脑细胞自然会觉得身体被掏空。
内耗是痛苦却离不开放不下
内耗最常出现在以下两个生活情境中:
感情上,爱不爱的已经不知道了,但痛苦的感觉却是真实存在的。内耗的点可能在于:我们已经在一起这么久了,我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离开他/她不知道还能不能遇到更好的了…
工作中,活多活少已经不重要了,痛苦的感觉弥漫在每个工作日。内耗的点可能在于:想离职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考虑到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也不敢裸辞,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放弃了可惜…
我们对已有真切存在的,我们了解的人、事、物是熟悉的,会下意识认为这些似乎是可以掌控的;而未知的一切是我们无法衡量,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掌控的。
我们的想法通常是:现在的生活虽然让我痛苦,但是我已经熟悉了这种痛苦,一旦我选择了离开、放下,我不知道这个选择会不会带来比现在更糟糕的结果,可能会让我更加痛苦。
于是我们陷入了痛苦➡️想离开/放下➡️害怕更痛苦➡️焦虑这样的无限循环中。
打破内耗是行动先于动机
一说到改变行为,可能很多人就又绕回去了,因为他们的动机被恐惧给“镇压”了,没有了动机,人就很难做出改变的行为。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行动先于动机!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别想那么多,干就完了!
第一步:列清单
把所有让自己内耗的事情写下来。
这是我离职前列出的清单:
第二步:分析利弊
写下这个清单后我发现,利弊各占一半,“弊”全部是从长远来看的,而“利”全部是我当下拥有的。
第三步:下定决心,立即执行
这一步就是要逼自己一把,行动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开始行动之前,只要动起来一切就都好办了。
内耗只是对未知结果的恐惧
不论是改变行为还是改变想法,我们都需要直面恐惧。
改变行为的恐惧是对离开/放下的恐惧,除了让行动先于动机,我们也可以在思想上把“镇压”我们的恐惧“干掉”。
而当我们因为现实因素无法在行为上做出改变时,我们面对的是接受现状的恐惧,改变想法就是最好的选择。
离开/放下/接纳现有生活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最坏的结果真的发生了我要如何承受,怎么面对?
我们得到的答案可能是:
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得到的答案可能是:
最现实的结果是什么?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哪个选项都有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而它们发生的概率都不会很高,往往最现实的结果才是我们选择的最终结果。
那么,有什么好怕的呢?最差不过是重新来过,而我们也有能力面对不是么?
做出了选择就要提醒自己:人生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你选哪个选项都有可能会后悔,但你当下做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不要做生活的预言家,尝试去当个行动派吧!当你打破了内耗,战胜了恐惧,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