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跟人打交道,就免不了会有愤怒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能将愤怒情绪当场宣泄出去,之后感觉会变好,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越想越气。
更多时候我们连宣泄出去的机会都没有,憋着又很难受,只能找身边的人抱怨吐槽一下,感觉似乎缓解了又好像没有。
我以前就是这样,总跟朋友、同事吐槽在工作中遇到的糟心事儿,后来发现自己越来越消沉了,而且老是给别人带去负能量。虽然大家共情我可以给我安慰,但其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慢慢的我发现别人其实也不乐意老听我讲这些。
学了心理学之后我才知道,不管是以破坏性的方式,还是以抱怨这种“温柔”的方式发泄情绪,我们都会沉浸在那种糟糕的感觉中。
当我们以破坏性的方式发泄时,如果对象是亲人,那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都是轻的;如果对象是其他人,有可能伤敌零自损一千还气不过。
当我们将消极的抱怨当作发泄时,每跟别人讲一遍让我们愤怒的经历,就会重复体验一遍当时的糟糕情绪,再被“气一遍”,负能量越积越多。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用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我们的愤怒情绪呢?
今天我就把这些方法分享给你们,我觉得每一个都很好用!希望大家都不再被愤怒情绪困扰,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正能量~
方法一:评估我的愤怒思维
我在之前讲“认知三角”的时候有说过:我们的想法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在特定的情境当中,我们如何解释当下的事件,决定了我们会有多愤怒。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标准,而我们恰恰习惯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或要求别人,这往往就是导致我们愤怒的原因。
那么试着在愤怒时问问自己“我的脑海里此刻在想什么”吧。
可能是:他不应该这样对待我!他们提的这个需求就是有毛病!他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他根本不会考虑我的感受!……
找到我们的愤怒思维后,就可以尝试去评估它了,看看是不是因为别人破坏了我们的规则,或者我们在用自己的标准衡量、要求他人。
寻找正反证据就事论事,或者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寻找不同的解释都是不错的办法。当我们能够跳出愤怒情绪看待事情时,往往就能看到事情的更多面。
这里需要跟大家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让我们愤怒的事情都有合理的解释。
如果别人的恶劣行径侵犯到我们了怎么办?记得保持冷静,收集证据,保护好自己,报警或投诉处理。解决问题往往好过因为愤怒正面硬刚。
方法二: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有时候我们可能做不到那么冷静的去思考,那么可以先尝试按下暂停键。
我们的愤怒在爆发前都会有一些预兆,比如发抖、肌肉紧张、胸闷、声音变高,或者会开始说一些比较夸张的话等等。
一旦我们发现了这些预兆,预示着我们的愤怒可能要开始朝着破坏性的方向发展了,这时候立刻离开这个情境,给自己争取一些缓冲时间是很好的办法。
在按下暂停键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争吵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么?这时候也是尝试使用方法一的最佳时机。
如果我们确实冷静不下来,利用这个时间先做几组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什么都不要想,也是很有用的。等生理反应消退后我们的思考能力也会恢复。
有时候当我们再次回忆起这个情境时,就会想要去跟他人抱怨。给自己按下暂停键,想一想是选择重复感受这种消极情绪,还是做点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
方法三:把对峙变成陈述事实
陈述性表达是:我们坚定地为自己发声,但并不攻击他人。
这个方法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期待和需求直接表达出来,讲事实而不是问责和忍耐。
以“我”开头做出陈述
愤怒性的陈述往往以“你”开头,通常表达的都是责备。责备必然会将对方推向一个防御的姿态,很难听进去你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若对方对你有任何抱怨,要承认这些抱怨的内容是真实的,同时坚守自己的权利
我理解这里的抱怨更像一种指责,也就是事情确实发生了,且对方有情绪。这时候要承认对方说的事情是真实的,同时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比如对方因为你拒绝提供帮助就说你自私,我们可以回应“我确实没有帮助你,但这并不代表我自私,我只是想照顾一下自己的感受”。
关注陈述的过程而非结果
陈述性表达并不意味着我们总能得到我们想要的。陈述性表达的目的是为了让沟通变得更清晰。当我们不再互相伤害,激起愤怒的机会就减少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得到改善。
方法四:为可能的愤怒做好准备
这个方法就是有备无患,如果你经常因为某些事情生气,或者经常在一些特定情境下生气,那么这个方法对你来说会很有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可能会引发我们愤怒情绪的场景,提前预判对方会说出哪些刺激我们的话或带有攻击性的话,然后在脑海里进行回应。
这里的脑补越详细越好,但我们要努力采取方法三的陈述性表达来回应。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具体说出来的话,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说出这些话。
这样当我们真正进入这个情境时就会更加自信,不但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对方的反应,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作出回应。
方法五:给自己写一封原谅信
注意这里的重点:给自己!
原谅伤害过我们的人可以有效排解愤怒和痛苦,把我们自己从愤怒的重压下解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忽略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我们只是让自己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些伤害。
对于那些年幼无知的伤害或我们无力做出反抗的伤害,写这封原谅信是给自己最好的慰藉。
当他人可以被原谅时,我们可以在信中做那个大度的人,写下我们的感受和我们想对当事人说却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我们可以在信中充分表达愤怒,让我们一直被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
当他人无法被原谅时,我们要原谅当时那个无法保护我们的自己。我们要承认对方的恶,时刻提醒自己受到伤害不是因为我们不好,我们无需自责,我们要找到更好的方式保护自己,以免再次受伤。
写原谅信的整个过程我们都要提醒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好,而不是做给其他任何人看的,这封信永远不用寄出,它只是我们放下的一个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