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书籍,分享阅读的心情,分享成长的收获
3月份的时候计划尝试读一本历史书,因为从小历史就是我的弱项(虽然我是文科生),所以我在选择的时候比较谨慎,生怕一旦读不下去对所有历史书都产生抗拒。因此,好读、有趣、有吸引力是我的首要选择标准,至于是哪个阶段的历史反而没那么重要。
在书友们的推荐下,我打开了《翦商》,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不是因为不好读,相反太好读了,以至于我的脑补小剧场实在太多,一会为周文王一家在殷商的遭遇痛心疾首,一会为孔子参透一切与跨时代的周公达成共识而感动。
想写这篇推文很久了,但因为最近正值社工考试报名,加我好友的人数激增,一直在忙着解答新晋考生的疑问、整理资料、运营备考群等等。这篇推文就被一推再推,直到我为数不多的粉丝催更,激励我赶紧来码字!有你们的喜欢真好~
说实话,刚开始书友是这样给我安利的:这本书千万别晚上一个人看,怪吓人的!
很好,完美的激起了我的挑战欲!我想一本历史书能有多吓人?!
上一本如此激起我挑战欲的还是《死亡万花筒》,但我承认我输了,吓到半夜喊我妈过来陪我睡......
于是这本书,我乖乖选择了在白天看~
《翦商》的恐怖不是无形的,正是因为它完全真实,会让你毛骨悚然,心如刀绞。想象力丰富一点,就会不自觉的还原人祭现场的场景,接受不了残忍血腥画面的人,完全有可能引起一定程度上的不适。
《翦商》之所以如此出名,大篇幅对人祭的细致描写自然功不可没。从开篇的一句“然后开始杀人了”,到周灭商,周武王的最后一次人祭活动,可谓杀人方式“花样百出”,你以为的最恐怖可能永远不是底线......
全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对于人祭的描写,居然是周文王的《易经》,我一直都以为《易经》是一本教人算卦的书......结果这次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周昌从一开始为殷商抓捕献祭的羌人,到在狱里亲眼目睹这些人被献祭的惨状,随时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献祭的对象。就在这种生存环境下,周昌通过卦象排列组合的变化推演出《易经》,探索到了世界运行的规律,发现殷商可翦。
周家这一支脉,多少有点过于人才辈出了。但是反观周家人的遭遇,也就可以理解了。儿子、大哥被献祭,还要食其肉糜......如果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可能就是赤裸裸的复仇吧。
周昌(周文王):在狱中推演出《易经》,在家中地下室开启翦商大业,广交友人,和姜太公结成亲家,为儿子后来的翦商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发(周武王):顶着巨大的压力,发表动员演说,赢得诸多西土部落加盟征战,敌众我寡,却顺利完成翦商事业。(看画像感觉文王武王是复制粘贴的...)
周公旦:文武双全!文可扭转历史进程,变革文化,改变世人认知;武可奉命出师,三年平叛,扩展势力至东海。不图权贵!上为哥哥解忧,下扶哥哥幼子上位。不为名利!为了彻底根除残忍血腥的宗教习俗,不惜抹杀自己为这一切做出的所有贡献,好的坏的一并让世人遗忘,还一个太平华夏。勇敢智慧!敢于反抗天帝鬼神,“给神下套”,逼神权退场。(看得出来我有多喜欢他了吧!)
姜太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位大家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作为一名军事谋略家,却是殷都屠宰场的贱民。“牧野之战”中,年过六旬须发花白,却怒发冲冠,作为冲锋部队首领直向敌阵。
孔子:这位就更不必我多说了,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因为他参破了《易经》的真相,了解了周公旦的良苦用心,最终选择按照周公精神编辑儒家经典“六经”,传递给后世。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上古文明本就为数不多的知识已经全部忘干净了,除了大脑里还残存的“夏商周”三个字,剩下的全是神话传说(毕竟更有趣)。
读了《翦商》之后,我感觉我脑海中的空白终于被填补起来了。从夏二里头初见雏形的文明,冶金技术的诞生;到商朝的阶级统治,甲骨文的诞生;再到周朝废除人祭,让神权退场,彻底进入华夏文明。
写在最后
我觉得总有一种力量在推着整个人类文明往前走,一切的一切仿佛命中注定,就像“牧野之战”,一切的偶然又都是必然。
我们每个时期的人类都不断推动着文明向前发展,我们的每一刻都活在人类文明诞生的奇迹中。
回看历史,是对过往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期待,毕竟我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短暂驻足。
想要《翦商》电子书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私发,但因为本书中有大量图片、甲骨文及古文字,电子书无法清晰展现,错误较多,还是推荐大家购买纸质书阅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