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引路
微光成炬
玉龙一中五位师生参加《民
族文学》创阅中心文学培训班
10月29日上午8:30,玉龙一中五位师生有幸参加了《民族文学》丽江创阅中心在丽江古城旅居中心举办的文学培训班。中国作协全委委员、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丽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曹文彬(鲁若迪基)主持,来自全市的67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培训。玉龙一中的文国丽老师带着高一(410)班的奚晓艳、李康源、和雨轩、和江涛四位同学参加了此次培训,同学们收获满满,受益终生!
培训会上,《民族文学》副主编杨玉梅、云南昭通学院的杨昭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神的盛宴。
上午,杨玉梅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生活、情感与时代——从部分“骏马奖”获奖作品谈起》这个专题。杨玉梅老师由前段时间参加的楚雄改稿会开始切入,讲到了少数民族作家马金莲和她的作品《赛麦的院子》,给我们分享了她的这部作品经过怎样的修改,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过程。
接着,杨玉梅老师给我们讲了少数民族骏马奖获得者和他们的作品。
她讲到了凡一平和他的短篇小说《上岭恋人》。通过这些小人物,表现了他们的大情怀,展示了人性之美、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讲到了光盘(盘文波)和他的长篇小说《烟雨漫漓江》。她讲到了黄芳老师和她的诗集《落下来》。说到写诗,她强调:“别去硬写,诗歌一定是情感的真实流淌。”她讲到了姚瑶和他的作品《“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她讲到了阿舍和他的《永远的阿娜河》。
杨老师说:“当时阿舍看了至少四、五百部作品的时候,她就会有很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写作如此,学习也如此!作为学生,我们在场的四位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也要很勤奋,很努力,才能出好成绩!一个作家,只有她的内心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他才能更好地去写作!”
杨老师讲到了尼玛潘多和他的作品《紫青稞》。讲到了柳客行(马骏)和他的作品《青白石阶》。她说道:“文学是一个人走出人生困境的坚实信仰,让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她讲到了《民族文学》原主编叶梅和她的生态散文,杨老师还特别讲了她的《公主海渡》这个作品。
杨老师也讲到了陶丽群的散文《深夜的火车》。她说,“创作需技法:真诚地表达、贴切,用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使情感成为可见可触的东西),语言自然朴素。”由此,她用曹文彬(鲁若迪基)的诗歌来举例,比如《扬场的母亲》、《一个彝家阿妈》、《当我们的目光悄然相遇》、《遥远的你》等。
杨老师建议:“如果写长篇,可以用几个中篇来组合!”
她还专门讲到了石舒清的长篇小说《地动》。石舒清写的是1920年的海源大地震,涉及灾民逾900万,死难者28.82万,震中海原县死难者占全县总人口的59%。整部小说的完成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13万多字,而且每篇作品叙述高度精炼、语言准确凝练。比如:《马海荣》描绘的画面,《狼脸老汉》中的牛得生承受的非凡苦难,《狐皮帽子》中对地震后的苦难描写,《田平》中描绘幸存者田文看到村子被吞没的景象,蔡测海的短篇小说《父亲简史》等。杨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在读他这个作品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做恶梦,因为写得太真实了!我们要从他的作品中学习他是如何虚构的。学习这种文学的虚构,发现他是用描写的手法。在他的作品中,你能看到画面感。而如果用叙述手法,那么生动性是不够的。所以,写小说一定要用描写的手法。诗歌也可以借助这个手法,一定能写好!”
杨老师还讲到了次仁罗布的中篇小说《神授》,长篇小说《祭语风中》。这些作品给我们的经验就是:“没有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千万不要急着写长篇小说。要经过多年的中短篇写作的经验积累,再过渡到长篇小说创作才是最佳的一条道路。再有,就是用心去写,倾注感情地去塑造人物,只有这样的投入,你的文字才有生命力、才是鲜活的。读者会从字里行间嗅出你的真情和你的虚情假意。文学创作是在创造精神食粮,是引导别人,塑造灵魂,作家下笔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她还讲到《中国式现代化在草原的光辉实践——〈中国牧民〉作者布人巴雅尔、杨楣访谈》,瑶鹰的《双福》。还讲到李娟及其作品。
杨玉梅老师用高尔基的话来提醒大家:“不要把你的全部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仅仅描述你的生活和你的思想——要记住,成千上万的人是在类似你的情况中生活的,他们的处境甚至比你的还要困难。要力求发现一切个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最后,她用2024年5月11日在龚滩镇吴冠中纪念馆读到吴冠中先生的几句话来做结:
“1949年,30岁的时候,在巴黎学习,致信老师吴大羽,顿悟:
踏破铁鞋无觅处,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
下午,云南昭通学院的杨昭教授给大家带来的是《写作的质感》这个专题。杨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鲁若、刘宁现象;二是给在座的几位高中生孩子们讲讲如何写作。
杨教授从“三支烟的叠加”的游戏引出文学人生的“三个世界”。他说,“就好比是丽江,不管如何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糟蹋,一定有一个‘丽江性’存在。”他讲到文学的“万花筒”,他认为万花筒就像是多重宇宙。他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一个经典的美丽的作品,可以是诗,也可以是长篇小说!”
杨教授强调:“一个好的文学文本至少应当包含三个层面:一、世界、现实→形象的层面;二、精神、情感→文化的层面;三、审美→信念、信仰的层面。”
接着,杨教授用丽江鲁若迪基和刘宁的作品来讲。
他分别举了鲁若迪基的《女山》、《小凉山很小》和刘宁的《纳若恒(选自〈奉科记〉)》、《契约(选自〈奉科记〉)》,并作了深入、精辟的分析。
然后,杨教授用他在上课时如何教中师生写作的过程来教孩子们如何写出好诗,并用他自己写的诗《月亮升起来了》给孩子们作例子来当场教学,非常难得!我们很感动!他强调:“只要写得具体,形象就生动了!再往前一步就感人了,这只是态度的问题。”
之后,杨教授用哥伦比亚的加布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平常的一天》来给大家分析什么是“写作的质感”,告诉大家怎样在写作中写出“质感”。
他说:“文学不仅要接“地气”,更要接“天气”。原来一切存在都是一种有生命意味的存在;原来我可以是你;原来你是我的“替身”;原来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大生命”;原来爱文学,就是在跟世界、生活、人、自我谈一场恋爱……
而爱一个人,其实就是在爱我们自己。”
他指出:“接天气”的文学,是生命——宇宙间最珍贵的事物;人的生命——造物主的代表作;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高度(或深度)。”
他讲到“谦卑”。在文学中,事、物跟人的地位是平起平坐的,有时甚至是高于人的,人常常需要凭着虔诚的敬畏和真实的性情才能向它们看齐。
他认为:一个充分觉醒了的生命,不敢把现象仅仅看作是现象本身;优秀的诗人、作家都是“泛神论者”,他/她们都懂得将一切事物和现象看成是生命。
他还讲到“疼”→“惜”。
他说:世界的形象,何尝不是自我的一种心灵镜像?“风景”即大地的自传,世界的言语即世界的本相、生命。
最后,杨教授用他写的诗歌《安魂曲》来做结。
培训会的时间虽不长,却让我们写作者受用终身。
此次培训会,两位杨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写作课,他们都强调从细节来写,非常难得!讲得非常好!两位老师都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相当真切、相当中肯、相当有高度、相当有指导作用的经验、财富一一传授给我们,为我们将来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努力向前走好文学路的信心!
同时,让这些孩子们,在高中学业辛苦的历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让他们看到文学给生命带来的光,让他们通过文字,可以更好地去感受人性的美、人情的美、人世的美!希望将来有一天,他们也可以把这些美呈现给、传递给、奉献给我们这个可爱的人世间!
本次培训,对孩子们而言,真是灯塔引路!希望不远的将来,他们可以微光成炬!
感谢这样的盛会!
感恩两位杨老师!
感恩金秋这场美丽的相遇!
品淳学渊丨德厚识博
为成长做准备,为幸福做准备,为人民做准备。
图文丨文国丽 编辑丨段剑波
初审丨舒巨辉 终审丨舒维伟 张 志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