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欢庆2025年农历新春佳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精心策划并推介了“锦绣荧屏 精彩视听”系列高品质电视节目,涵盖展现家国风采的文艺晚会、关注时代风貌的文艺节目、构筑中国精神的纪录片,以及聚焦青少年成长的动画片,打造了一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电视春节档宝藏片单,陪伴观众朋友们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视听中国将陆续推介部分节目,今日推荐《大河长歌中国年——2025黄河民歌春晚》。该节目于1月26日晚19:35在山西卫视首播,也可通过“黄河plus”客户端观看。
2025黄河民歌春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重打造一场具有“中国气质、黄河气势、文化气韵和时代气息”的九省版的“黄河旅发大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了一幅新时代“清明上河图”。
对话监制及视觉统筹
第一问:请您介绍一下《大河长歌中国年——2025黄河民歌春晚》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今年的“春晚”做了哪些创新尝试?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落地实现?
【春晚创新及落地实现】黄河民歌春晚的创新其实我们经过了很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做策划,黄河民歌春晚已经连续办了三年,创新是很困难的,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春晚我们打造的“春晚+”的概念,通过“+文旅”“+文创”“+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角度、多视觉、多层面地去解读黄河岸边的年俗文化和黄河文化,其中“+文旅”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年《黑神话:悟空》的热度,山西作为黑神话悟空的重要取景地,直接带火了山西的文旅,也折射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爆,过年期间年俗游是必不可少,也是北方文旅的最佳打开方式,那么春晚和文旅的结合自然就水到渠成。
第二问:“文旅+民歌”的特色是如何确定的?
答:我认为是相辅相成的,文旅的主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歌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黄河儿女对母亲河最动听的表白,我们将民歌融合民乐、民舞等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年俗、民俗等观赏性、艺术性的表演形式,打造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春节盛会,黄河民歌春晚以场景化、故事性的表达方式,开启黄河年文化的溯源之旅,以黄河九省(区)版的春节旅发大会的模式,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我们首创春晚小镇的概念,依托忻州古城各具特色的院落街道设置的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分别是沿黄八省(区)的特色表演区,还有一条黄河文化艺术街,以多场景、多空间的融合录制方式,营造了以沿黄九省(区)在古城共庆中国年的热闹场景,也是中国年俗文化旅游的最佳打卡地。
对话总导演
第一问:《大河长歌中国年——2025黄河民歌春晚》的策划设计思路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兰州工作时强调,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因此本场晚会以“黄河+民歌+文旅”为主线,以喜庆祥和的春节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充满年味的文艺表演,唱响“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幸福画卷是我们今年晚会的主要的设计思路。
第二问:艺人、歌手加盟情况如何?
答:今年的歌手加盟情况,第一是大众熟知的喜闻乐见的知名歌手和演员,第二年轻人非常欣赏的青年歌手、民谣歌手以及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来自沿黄九省(区)的非遗传唱人、民歌传唱人共同组成了这场晚会的主要演出阵容。
第三问:如何坚持“让百姓成为春晚的主角”?
答:主要在两个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提升,第一大量地采用百姓群体作为我们今年春晚的主力表演团体,增加了观众们直接的参与度;第二我们把舞台摆在了街区、街巷里,各个表演场馆当中不设置隔离区,让观众可以直接参与到民歌春晚的节目表演当中,这样游客就是我们的观众,观众也是我们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