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邗江区西湖街道境内的台扬路一路往西,走到胡场村的拐弯口,就能看见一片杨树林,里面传来鸡叫,却闻不到臭味。路北边是瑞钰灵芝生态园,杨树林里的跑地鸡就是生态园负责人郑玉权养殖的。靠着养鸡,郑玉权养活了一家老小,还获得了“扬州农村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等多个荣誉。
郑玉权养殖的鸡因为食用灵芝被乡亲和客户称为“灵芝鸡”,无论是出栏鸡还是鸡蛋,都深受客户喜欢。而谈及“灵芝鸡”,郑玉权却有说不完的辛酸事。“要不是灵芝难销,我哪会想着拿去喂鸡。”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郑玉权读完初中就因为家庭困难没能走进高中校园。为了维系家庭生活,他开始四处学习,找机会挣钱。“我运气好,1990年在外地打工的时候,听说平菇的行情不错,于是买了10块钱的菌棒,让家人在家里照料菌菇生长。”郑玉权说,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才300块钱,没想到5个月后,第一批平菇长出来就卖了120块钱。“开心坏了,立马决定加大投资。”
尝到了平菇带来的甜头,郑玉权决定回家专心种平菇。他一边照料菌棒、一边学习各种农业知识。1995年,得知上海农科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食用菌大专班,他毫不犹豫拿出1505元报名学习。
“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回忆大专班的学习,郑玉权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升,忧的是学习之后他看上了灵芝种植,花了大几十块钱买了灵芝母种回家培育,长成之后却因为人工种植的灵芝接受度不高,长在家里几年卖不出去。
“大价钱买回来的,放弃又舍不得,只好能卖一点是一点。”郑玉权说,眼看灵芝难以出手,2007年,他经人指导,利用家里的杨树林搞起了生态鸡养殖。
虽然养鸡挣了点钱,但看着卖不出去的灵芝郑玉权始终高兴不起来。“古时候有用中草药喂鸡的,我这灵芝能不能喂鸡呢?”刚刚养鸡一个月的郑玉权又动起了心思。说干就干,他将灵芝打碎添加到鸡饲料中。
灵芝喂鸡效果如何,郑玉权也不知道。过了几个月,有客户反馈,“灵芝鸡”烧的汤清爽味鲜,而且肉不柴不腥,郑玉权一下子有了信心。
“让我坚定‘转型’搞灵芝鸡养殖的触发点是2008年的禽流感。”郑玉权告诉记者,当年8月,禽流感开始爆发,镇上安排专人负责各个养鸡场的监督,附近的几个养鸡场都感染了禽流感,只有他家的鸡没有出现任何状况。
从那以后,郑玉权一门心思扑在了“灵芝鸡”上,多次请教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不断调整灵芝和饲料的比例,进行科学养殖。他还和扬州大学生物科技与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将产学研基地设在了他的养殖场。
随着“灵芝鸡”的生意越来越好,郑玉权又琢磨着怎么把鸡蛋销售出去。“灵芝鸡”生的蛋肯定不差,为了找准市场地位,他特意找扬州大学测试中心对鸡蛋进行了检测。“经过检测,这些鸡蛋真是‘宝贝疙瘩’,里面的胆固醇含量比普通鸡蛋低了47.3%。”郑玉权告诉记者,有了专业的鉴定报告,他家的鸡蛋一个能卖3块钱。
如今,郑玉权的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他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无偿传授养殖经验。“卖不出去的灵芝‘孵出了金蛋蛋’,我走了太多坎坷路,现在能用自己的经验带动大家伙共同富起来,何乐不为?”
通讯员 袁林泽 杨永勤
邗江发布记者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