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这节课 and 课件 及 手写稿

教育   2024-11-27 07:59   湖北  



01

啰嗦ing


      一氧化碳这节课,在古老的 16年的样子,是准备第二次提交 那个“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 ,实录已经做好了 ,但是学校里 报名人数超出了,领导说我头一年拿到部优了,这一次就不报了吧 。。。
     想想,我也就同意了,没有拿出去是对的
     这个课,我有一点儿一意孤行,我就是就觉得,教和学应该是这样的,排除困难的教,克服困难的学,没有什么事能随便成功。
     这节课,算不上成功,每年上这个内容的时候,都还是能反思出一些问题的。

02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空间记录文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空间记录文



以上6图 是 今年的,2024 11 25。
是从1121 开始准备的。 
新窝没有甲酸, 特地写申请去老巢 那边拿的。 拿甲酸 是 1114。围绕去拿甲酸 还引发了一些 嘟嚷。。。🥹🥹哎。。。

02

教学课件 10.0 版



       教学背景:第六单元这一块儿,虽然新版教材先讲性质,后讲制备了,但我还是 先讲了制备,后讲的性质,再安排学生分组实验。
       因为 学生实验 其实用不了一节课,余下大约 一刻钟的时间富裕显得很尴尬,所以,我每年都是在这个分组实验课上 提前 完成CO 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并且提前两分钟 让学生在离开实验室之前,到主实验台近距离观察 现象,思考各个装置的用途。
       所以,在讲CO性质的时候,学生已经提前观看了相关实验。



      简单的课前提问,主要是找最后进教室的学生回答。也算是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这里还补充了 CO在自然界的存在,主要是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闲扯一下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问题

    对于CO的制取,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下,

    1 她是液体受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2 甲酸和浓硫酸怎么加,这里为后续算的学习 略作铺垫 

       浓硫酸才有脱水性,那么一定要保障浓硫酸的浓度,所以是分液漏斗中是甲酸,锥形瓶中是浓硫酸。 

       混合稍微摇晃一下,就有小气泡用上来,但是产生的速率 有点儿慢,所以我做了加热,并且 控制为微微加热。

      结合CO的物理性质,分析了收集方法,展示用排水法收集的两瓶CO气体,备用。




   这里就是一个简单的视频,有学生说,用小白老鼠可刺激了,所以又嚷嚷了一下科学伦理问题,珍视生命。



     演示实验: 向CO的集气瓶中 倒入一点儿澄清石灰水,说明CO不与石灰水反应,然后 用打火机点燃CO。
      作为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用太担心 不纯,会爆的问题。
      瓶口迅速窜出蓝色火焰,火焰逐渐进入瓶中,然后塞上橡皮塞,让前排同学触摸瓶壁。体会放热,然后就让这位学生使劲震荡,石灰水明显浑浊。  
      提醒学生写笔记,记录现象


     对于北方煤炉中的反应,虽然教材把这个图给删了,但是我觉得还是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下的,仅仅是了解一下。
     这里还说明了煤气的主要成分问题,以及煤气中毒的防范。
     以前,我总觉得和初中生说 还原剂亲氧,学生不太好理解,但事实是学生很喜欢“亲近”的“亲”,是很容易接受的。


     这张照片是 23年 实验教学中的。相比昨天发的公号文,再次优化了酒精灯 和 防回火的装置 
    那个铜丝卷 放在最末的导气管中了,有一半 藏在乳胶管里了。
     重点1 具支试管类同多功能瓶,进和出的安排 
     重点2  防倒吸的具支试管 进气出塞子就可以了 
     重点3 先除杂后干燥,气体加热前必须干燥 
     重点4 如此庞大的装置 怎么查气密性?



     重点5 先通入气体,最末段的洗洁精溶液中的泡泡们可以被点燃,说明CO已经充满整个装置了,再对氧化铜加热 
    重点6 实验现象的表述
    重点7 实验结束时的顺序
    重点8 尾气的处理
 






     由于头一天实验已经做过了,所以 前面的8个重点问题 都是 提问 氢学生回答,评价补充的形式进行的。

      学生在离开实验室之前,亲自看过装置,并做了一番就留,所以这里的提问回答 是一种深度理解的 巩固。

      在书写方程式的时候,提醒整理笔记,使思维条理性。 


      第一个问题是实验的定量问题,利用方程式可以推理 CO与CuO质量比为28:80, 但实际需要的CO承担了 实验前预排空气、实验中的反应物以及实验后的防倒吸任务 ,即便是加热中的CO,也并非全部参与反应,毕竟还有一个气固反应效率的问题。

     这里 更加的强调了 实验的尾气处理问题、

    当然,也让学生理解了 教材删掉这个经典实验的原因,但经典必然有它的价值,

    当然,还嘟囔了 那些糖葫芦串形的实验考题,定性考题分析还算是靠谱,但是绝大多数都不会像老师这样真实的做出来,定量的测出来,再拿来计算,毕竟装置越庞大,可能产生的细节问题就越多

   

    第二个问题,经过分析后,实验具有改进的必要,借用的方案是某年武汉市实验创新比赛的获奖项目。

     这里还将 本区 某校 某群及其牛掰的老师 大大表扬了一下,嘚瑟了一下本区的化学教学研究实力。不要认为你们的老师我很厉害,相比各位同学,学得多一点儿,所以看起来蛮厉害的,但是比我厉害的老师多了去了。。。。。一个区里就有这么多厉害的老师,再放眼市里,省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算是思政教育吧】


      这个氧化还原的问题,虽然教材删减到只说它是还原反应,连 还原性都不提了,但是 我这人是话到嘴边不说憋得慌,考虑到完整的展现给学生  其实有利于学生的全盘掌握,其实是降低了难度的 。
     对氧化还原,这是第二次分析了,实际教学中已经谈到了 化合价能上升就有还原性,化合价能下降就有氧化性,有没有是性质,是否表现出来是变化,这是是两件事情,毕竟化学反应是可以被调控的。

      保老师说,学习本身就是克服困难的学习,不能因为难 就不去做呀,不能因为难 就降低标准呀。。。。
     所以 我还是决定 讲清楚。
     只有讲清楚了,才是在降低学习难度,才是我理想中的为学生“减负”。



 
      这一屏是一个总结,到这里基本应该下课了,布置的作业是 教材143-144 习题。



     以下内容是第二节课 




04

教案 是 应付检查的


      因为教案这玩意儿 是 应付检查的, 平时 懒得理她,所以,基本常年不变, 倘若有了新的想法,需要重建整个教学思路的时候,才会大动一下。 

      这个教案中 是有些问题的,比如 甲酸分解 到底加不加热的问题。 其实 不加热也能生成CO,就是慢点儿。。。甲酸反应率 低点儿。 早几年甲酸足够的时候,也没啥问题, 但是这几年甲酸紧缺, 那,加热提高反应率肯定要好点儿。毕竟 没发土豪了。 

      甲酸脱水反应后的残留液,通常是稀释后 当作 稀硫酸用。

      当然,这个教案中还有一些其他细节问题,且看且小心

04

手写稿 才是 教学用的




05

低调的凡尔赛


   不提供课件下载,只是一种教学思路的展示


06

那些碎碎念


【我就想这么上课】水的组成
我的常态课7-1《燃烧与灭火》

教化学的闲杂人
不定期、想法、题目、视频、图片以及曲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