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制墨工艺有这些几次关键性技术突破:
1. 松烟的使用:从天然到人工的飞跃
时间:商周至东汉
人物与事件:邢夷造墨的传说
最早的墨以天然颜料为主,而松烟的引入则标志着人工制墨进入新阶段。松木燃烧后生成的细腻烟炱,为墨提供了更纯粹的黑色,这一突破奠定了松烟墨工艺的基础。
据传,西周的邢夷发现松木燃烧产生的烟炱可用于制作墨,并创制了松烟墨。虽然此事存于传说,但考古发现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墨块(距今约2200年、它就是插图那个小黑丸子)显示,松烟墨确已成为当时的主流书写材料。这一突破使墨由天然原料向人工制造迈进。
2. 以胶为粘结剂:让墨锭成型的关键
时间:东汉时期
人物与作品:应劭和喻糜墨
到了东汉时期,动物胶被用于粘结烟炱,这是制墨工艺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应劭在《汉官仪》中记载了以松烟和鹿胶制成的喻糜墨,在当时喻糜墨成为官员日常使用的标准墨品,代表了这一技术突破受到了高度认可。时至今日,隅糜古墨、类似茅台镇酒一样,成为标榜自己品质的一个惯用说法。(这个yu字不统一,或许是古代的通假字)
3. 墨模的使用:从手工到标准化生产
时间:东汉至魏晋
代表作品:宁夏固原出土的松塔墨
上面的墨,尽管工艺相同,但是做出来的墨锭大小不一。墨模的发明标志着制墨工艺的标准化开始。考古发现如宁夏固原东汉墓出土的松塔形墨锭,表面雕刻有精美的纹饰,证明了墨模的使用。这种创新不仅使墨锭形状多样,还提升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墨文化的传播。
当然,更多的模具是利用中国榫卯结构做的方形条状的模子。
4. 中药材的加入:开启了书香世家的时代
时间:汉代开始
事件与作品:中药入墨、墨药真香
“肚子里有墨水”、这人可能在吃药。
汉代起,墨,开始有了“味道”~~~制墨家韦仲开创以中草药入墨的先例,他在墨中加入胶后,还加入中草药,捣上数万杵后,墨香四溢。
胶多取自动物皮,入墨用胶更要是上品,胶亦可入药,在医学上有止血凝血的功效。但是,动物胶容易受环境影响导致变质,从而失去粘性。韦仲在墨中加入的中草药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墨,也就成了药墨。韦仲做出来的墨就成了最早、最基础的“药墨”,也是最早的“香墨”。
从今往后,书香门第,那是真香。
药墨不仅能散发怡神香气,还能帮助墨防虫防霉、保持粘性,提高了在书写时墨的延展性和渗透性,用药墨书写的书画作品即使放上千年,墨迹依旧如新,被赞为“一点如漆”。~~~~字画保存上千年,功劳里有药材的一半。
药墨锭剂不断发展,制墨时把不同中药组方加入墨中,制成功效不同的墨块、墨锭、墨丸等。清代,甚至出现了专门用来治病的药墨复方制剂,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八宝五胆药墨”“八宝止血药墨”“麝月墨”等。
当时的制墨名家,有的被称为“墨药华佗”。你别说,这可是正经药,我去京东查了一下,现在还能买到呢。
5. 油烟的使用:从松烟到油烟的转变
时间:魏晋至宋代
事件与人物:韦诞配方与油烟墨的兴起
墨产多了,这烧烟的老松树可就慢慢稀缺。譬如徽墨匠人,特别喜欢用黄山老松的松烟。哪有那么多黄山松啊。不过好在还有另外一条技术路线:油烟制墨。
魏晋时期,制墨工艺迎来又一次飞跃。韦诞在松烟墨基础上改进配方,首次尝试用植物油燃烧产生的油烟作为原料。到宋代,油烟墨逐渐取代松烟墨成为主流,因其颗粒细腻,书写效果更佳。清代的胡开文墨业将这一工艺推向巅峰,其制作的《御制铭园图》墨成为艺术品的典范。
沈括,还找到了另外一种烟,石油烧烟制墨。
6. 形质并重的宋代:制墨工艺的巅峰
时间:960年—1279年
人物与事件:苏易简与“集锦墨”
宋代文人有钱,文人们有钱了那文具供应商就要上档次。以前的好墨,都是追求量大管够、便宜耐用。
在以前,有的墨给一家子文化人天天写字、据说十年下来才用了半尺长的墨条,那这墨就是绝顶好墨。
然而到了宋代,是所谓“形质并重”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墨的外观、形状、雕刻等方面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据宋代的苏易简所著《文房四谱》记载,当时的文人开始玩一种叫做“集锦墨”的东西。这些墨锭不仅可以用于书写,两面还配上字画、大小不一十几块几十块成一套,卖相十足,是当时文人雅士喜欢的收藏品。墨,至此逐渐成为“文房四宝”之一。
苏易简这人,真值得说几句,22岁中状元名扬天下。但是非常喜欢喝酒:苏易简性好嗜酒,太宗多次劝诫,并草书《诫酒》、《劝酒》二诗,令其在母亲面前朗读,但收效甚微,至道元年(995),因嗜酒,被劾,罢为礼部侍郎,出知邓州,又移知陈州。至道二年(996年)十二月,因饮酒过度去世,赠礼部尚书。
一个繁华恣意的年代,笔墨纸砚这些工具,才有了文房四宝的地位。今天,我们搞个什么中考四件套、高考一袋装,用完就丢,没人当文具是宝。
7. 形胜于质的明代:艺术化的墨锭
时间:1368年—1644年
人物与事件:程君房与《程氏墨苑》
明代是传统制墨工艺的最后一个关键时期,也是制墨工艺艺术化的高峰。我们可以美其名曰“形胜于质”、也可以说它“喧宾夺主”。这一时期的墨工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艺不再仅仅注重墨的实用性,还开始追求墨锭的外观和雕刻的艺术性。原来的集锦墨,怎么说还是扁平的,还是要用的。
但到了明代,这些墨你感觉其实是摆件、是雕塑。但凡把这墨真要磨开了用,那真是一种罪过。明代的墨匠如程君房、方瑞生等人,你看他们的作品,是不是其实在搞雕刻?
程君房,精于制墨,其墨光洁细腻,款式花纹变化多端,著有《程氏墨苑》,列墨品六部,约500余式,其中所收的墨名,如《天老对庭》、《清辉照海月》、《归马牧牛》等今仍沿用。
给你下面这块墨,请问你怎么用?此墨藏于上海博物馆,圆形,正面纹样为云雾缭绕中的仙山楼阁,背面题“匀立帝城双凤阙”,旁有“君房”款。此墨原装漆盒,盒内有“古歙岩镇程君房墨聘衮监制”朱漆款及“玄玄室”、“程氏幼博”印。
8.返璞归真、回归本色的“一得阁”
时间:清代
人物与事件:谢松岱与“一得阁”
清代,一位名为谢松岱的书生进京赶考,然而不幸遭遇落榜。他深刻反思后得出条结论:原因都怪墨、自己完全是被拖累的!墨、携带使用太不方便了!真是考试失利的罪魁祸首!
于是这位谢先生经过无数个日夜和尝试……终于在1865年研制出一种利于携带、不用研磨、不减墨效的墨汁,取名为:“一得阁”!
第一批的一得阁墨水,好尊贵地被装在琉璃瓶子里。他的商铺就开在琉璃厂子(不知道为什么,按说得开在原材料供应商附近嘛~~~文末chatgtp告诉我了)。
虽然从墨锭变成了墨汁,但是里头的配方还是传统的、有药、真香:
制墨工艺从小规模使用发展到大批量制备,再到艺术化转型的过程,每一阶段都为中国墨文化的繁荣添了色彩和故事。
以上八个分段断代、并非学界共识,
咱自个捋出来的,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