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维持药物进行治疗疾病,或长期通过药物来调理身体,势必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诱发肝脏损伤的药物,其占比最多的是各类保健品和中药。
那些没有根据医生指导去乱用药的人,风险很大,因此在出现疾病后需到医院进行检查,再根据医生指导掌握药物用法用量。
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中草药
正规医院所销售的中成药或者草药都是经过炮制或者现代科学工艺提取过的,其中的有毒和有害成分已经没有了。
如果自行采集或者购买一些,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中药来服用,那么就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所以生活中不要随便购买中草药来服用。
想要购买中药一定去正规的医院或者药店,不要轻信一些路边摊销售的中药,在服用中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者医嘱来服用,还要严格限制剂量和疗程。
这8类中药或已列入伤肝黑名单,尽量避免使用,提前知晓为好
1.银杏叶
银杏叶属于常见的中药材,它的功效主要包括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硬化和血液循环,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胸口疼痛等相关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不过银杏叶片虽好,但是对肠胃有一定刺激性,也含有某些过敏成分。所以心衰患者、孕妇及过敏人群最好还是慎用,青少年儿童也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个药物。
而且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通过水浸泡出,反而其中的银杏酚和银杏酸溶于水且毒性很强,可毒害免疫系统和细胞,从而损害身体健康。
2.白果
之所以把白果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白果大家最熟悉也最容易出现事故,大家一定经常听到新闻的报道,就是捡街上掉落的白果回家自行煮制食用。
其实大家都知道白果的营养程度十分高,是没错,中医认为白果具有润肺止咳的效果。
但是往往是我们缺少生活和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导致一个过食或者生食白果的现象出现,从而出现消化道的不适,以及诱发肝中毒。
3.土三七
土三七根跟三七是不一样的,土三七属景天科植物,而三七属五加科植物。同时两者从味道上也有差距。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导致肝损伤。三七入口虽苦,但会马上回,甜无辛辣酸麻等味道。
土三七跟三七的功效也是差不多的,但土三七含有的毒性也比较大,含有的生物碱使用不到的话,可能会造成肝损伤,引发肝功能衰竭。
4.苍耳子
苍耳子在北方地区的田间地头就能够看到,具有发散风寒,祛风祛湿,宣通鼻窍等作用。临床上会用苍耳子治疗鼻炎,风寒,感冒,风湿病痛等疾病。
但是苍耳子当中含有的毒蛋白和毒苷成分,有一定的毒性。这种成分进入肝脏会导致肝脏组织受损,过量服用还会导致肝肾功能衰竭。
5.何首乌
何首乌的根块可以入药,具有安神,养血、活络,解毒的功效,最近几年,因为吃何首乌或含有何首乌制剂的药物,导致肝衰竭的报道层出不穷。
所以服用何首乌可能会导致肝受损,何首乌的肝脏损伤,个体差异很大,研究发现跟少数人群存在易感基因有关系。
6.黄药子
黄药子有着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凉血生血的作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情况,其药用价值非常高。
虽然黄药子具有一定解药解毒效果,但过量服用也会导致患者中毒,出现咽喉肿痛,舌头口腔溃疡严重。
7.雷公藤
雷公藤是一味具有强烈药效的中药,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然而,雷公藤对肝脏的毒性较大,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肝硬化等疾病。因此,在使用雷公藤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8.麻黄
麻黄目前适用于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对于肺炎或者是感冒都会使用到麻黄,具有平喘止咳的效果。
但麻黄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具有导致高血压引起精神错乱,甚至是造成肝毒性的副作用。
在使用麻黄的时候,一般就需要加用其他的药物,不能单独使用,否则对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
中医科普:服用中药这四大误区,你都知道吗?
1.中药材越贵越好
2.中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很多中药都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在服药过程中通过中药的配伍原则,一般很少发生毒副作用,所以很多患者都认为中药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长期服用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3.认为药量越大、服药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患者为了尽快好起来,私下擅自加大药量,将两天的用量放在一起煎煮,并在一天喝完,其实反而会适得其反。
引起中药肝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或超剂量用药。有些中药本具有毒性,如朱砂、附子、雷公藤、关木通、雄黄、蟾酥等药物,长时间或超量服用则会造成中药肝损伤。
4.怀孕后服用中药易导致小孩皮肤黑
有些人认为,中药煎出来后都是黑色的,担心其中的黑色素多,怀孕期间服用中药,会使将来出生的小孩皮肤变黑。因此即使有身体不适,也不敢选择中药进行治疗。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胎儿皮肤的颜色受父母的遗传基因影响,在怀孕的那一刻已经由其基因决定了,与饮食和服药的关系不大。
相反,中医中药保胎的效果其实是比较好的,因此如果有需要,怀孕期间完全可以服用一些合理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