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新春 | 川剧文武旦叶巧玲:43载逐梦川剧 热爱从未落幕

政务   2025-01-30 07:02   重庆  


非遗贺岁

喜迎新春

-HAPPY NEW YEAR-


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味儿浓郁。


在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这座充满古韵的 “川剧之乡”,川剧演员叶巧玲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排练场、校园和社区之间,为即将到来的新春川剧演出做着最后的准备。她用自己的半生时光,书写着对川剧艺术的热爱与坚守,在新春佳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为人们送上最具传统韵味的文化盛宴。


叶巧玲与川剧的缘分,要从1982年说起。17岁的她考入巴白青年川剧团(今白市驿川剧联合会),自此开启了长达43年的川剧艺术之旅。刚入团时,剧团成员平均年龄只有19岁,充满蓬勃朝气。叶巧玲主攻文武花旦,跟着剧团辗转泸州、垫江、江津等地演出。这段经历,成为叶巧玲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


▲演出时的叶巧玲。雷键 摄


说起当年,叶巧玲眼中依然满是光芒。《白蛇传》是她演艺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戏中有个桥段是说白蛇要去仙山盗取仙草回来,为了更好还原这一幕,剧团就想出了用一张大方桌和两张凳子叠起的形式代表仙山,而白蛇就要在这“仙山”上做一系列武旦的动作演绎故事,而这也就是她的 “战场”。


为了演好这出戏,排练时的艰辛超乎想象。单是一个从高处落下的动作,她和老搭档许良文就足足练了近一年。“我和他每天都在琢磨这个动作。有一次,青儿忍不住跟我说‘巧玲,这动作太难了,咱能行吗?’我看着他,坚定地说:‘一定行!咱们多练,肯定能成功。’” 就这样,他们互相鼓励,不断练习。


终于,他们练成了。


然而,一次去村里演出时却发生了意外。演出场地的地面不平,坑坑洼洼的,桌子和凳子叠起来摇摇晃晃。叶巧玲站到高处准备向下跳的动作,脚下的凳子突然晃动。“我心里‘咯噔’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后背就摔在了地上,但就在那一瞬间,我听到台下观众的惊呼声,下意识动了一下发现自己还能动,翻起来就返回高台继续演出。”叶巧玲声音有些颤抖地讲述着,“下台后,剧场里长时间的掌声让我感到特别欣慰。”


凭借着这份坚持和努力,《白蛇传》取得了巨大成功。后来,它代表重庆登上过全国舞台,还在长江流域巡回演出,并荣获最佳表演奖。这不仅是叶巧玲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剧团的骄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舞厅、卡拉OK逐渐兴起,川剧市场受到冲击。90年代初,政府为剧团修建百卉园,支持剧团以商养文。后来,叶巧玲结婚并调到其他单位上班。但她的心从未离开过川剧。她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演出,从未间断练功。但2006年百园的拆迁,让剧团发展陷入困境。叶巧玲没有放弃,依然坚定地守护着演好川剧的初心、传承川剧的愿望。


退休后,叶巧玲更是全身心投入川剧传承事业。她担任白市驿川剧联合会副会长,亲力亲为安排演出事务。为了专注传承,她毅然放弃了每月返聘高薪。“有人问我,放弃这么高的工资,值得吗?我告诉他们,川剧是我一生的热爱,为了传承它,一切都值得。” 叶巧玲坚定地说。


▲1月17日,白市驿镇川剧院内热闹非凡,叶巧玲受邀参加“大手牵小手·非遗永流传”新春非遗传承活动。雷键 摄


如今,作为川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叶巧玲虽演出没有固定工资,还需自掏腰包补贴车费,但她毫无怨言。她常说 “戏比天大”。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她的努力下,白市驿川剧得以持续发展,每月在剧院都有精彩演出。


新春佳节,本就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叶巧玲却比往常更加忙碌。“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咱川剧也要热热闹闹的,给大家添添喜气。” 叶巧玲笑着说。这几天,她忙着指导年轻演员排练新春特别演出的剧目,从唱腔到身段,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个动作幅度再大一点,眼神要更灵动些,注意跟观众的互动。” 她耐心地指导着。


▲1月17日,白市驿镇川剧院内热闹非凡,叶巧玲受邀参加“大手牵小手·非遗永流传”新春非遗传承活动。雷键 摄


这几年,除了在剧院排练,叶巧玲还走进校园和社区,开展川剧教学活动。在白市驿镇的学校里,孩子们围坐在叶巧玲身边,好奇地看着她展示川剧的手势和步法。“老师,川剧的手势好漂亮,我们也能学会吗?” 一个小女孩问道。叶巧玲笑着回答:“当然能啦!只要你们认真学,都能学会。” 在社区活动中心,叶巧玲为居民们讲解川剧的历史和文化,还现场表演经典唱段。


传承川剧,培养年轻力量至关重要。“现在的年轻人是川剧的未来,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川剧。” 叶巧玲说得平淡眼光中却泛着泪花,“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找到好苗子,收她做收官弟子,一手一脚地好好将川剧在她身上传承下去”。





叶巧玲

1965年出生,至今已经从艺43年。主攻川剧文武花旦,擅长川剧唱腔与身段表演,同时也参与川剧小品及舞蹈的演出。


主演及参演剧目获奖情况如下:


代表作《盗仙草》获第三届重庆市“梨园传奇”戏曲票友大赛二等奖、获2018年中国(张家港)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奖”。


代表作川剧《杀狗惊妻》获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峡口化工厂、重庆市川剧艺术协会及京剧爱好者协会举办的首届“峡口杯川京剧大赛”一等奖和优秀演员奖。


代表作川剧《思亲送柴》获重庆首届川剧声腔艺术大赛“振兴奖”、获重庆戏剧家协会举办的“梨园传奇”戏曲票友大赛二等奖。


代表作现代川剧《小萝卜头》获第五届重庆市戏剧曲艺大赛九龙坡区选拔赛优秀奖。





恭贺新春

灵蛇献瑞

巳巳如意



热点关注: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点击阅读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召开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工作会议<<<点击阅读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高新区多项成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点击阅读



科学城三甲医院,即将投用!<<<点击阅读



年度双语大片!见证科学会堂蝶变!<<<点击阅读




长按关注西部(重庆)科学城



总编:邓晓伟丨副总编:李昊阳

主编:李童彤丨责编:王倩

记者:王柯岚、雷键 | 编辑:范兴欣|校对:周翌



重庆高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西部重庆科学城
西部(重庆)科学城信息资讯官方发布平台。投稿 :362794432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