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发表)
摘要参考翻译: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鉴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然碳汇,各国政府正大力推动包括种植外来树种在内的广泛森林项目。然而,外来树种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包括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可能与本地树种有很大不同。此外,碳在地上和地下部分之间的分配可能在本地与外来森林之间有所不同,进而影响碳储量对干扰的脆弱性。我们开展了一项全球meta分析,比较了本地树种和外来树种主导的共存森林中的碳储量与通量,同时考虑了气候、树木生命周期和林分类型的影响。我们从250篇论文中汇编了1678项案例研究,包含来自本地与外来树种主导森林的碳循环相关变量的定量数据。研究涉及42个科的170种外来树种,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55个国家。结果表明,外来森林的总体碳储量较高,主要得益于地上树木生物量的增加。然而,地下碳储量(尤其是土壤有机碳)在本地树种主导的森林中更高。在碳通量方面,外来森林的碳吸收速率更高,但碳损失速率和碳易解性在本地与外来森林之间无显著差异。两者之间的碳储量和通量差异在树木早期生长期(如幼苗和幼树)更为显著。总体来看,当本地与外来森林均为自然/归化或人工林时,外来森林的碳储量和通量更高;但本地天然森林在碳循环相关变量上的表现优于外来树种人工林。我们的研究表明,促进外来森林可能会增加地上碳储量,但以地下碳储量为代价。这可能对碳储存的持久性和对干扰的脆弱性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为了提高长期碳封存和储存能力,林业政策应优先保护和推广本地森林。
本地森林(NT)和外来森林(NNT)对碳循环的影响,包括碳通量(碳吸收速率和碳损失速率)及碳储量(地上、林下和地下碳储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全文。
声明:本内容未向其他微信公众号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