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讲史堂第二千六百二十一期】中越战争的解放军霸主迫击炮:一线士兵保护神63式60毫米迫击炮(军事系列第788讲)

时事   2024-07-06 19:24   江苏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中越战争的解放军霸主迫击炮:一线士兵保护神63式60毫米迫击炮

今天的主角是63式60毫米迫击炮,它是中越战争里解放军制式迫击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炮也是少数我国自行设计的优秀火炮,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用于各种实战。听萨沙说一说吧。



解放军第一种60毫米迫击炮,叫作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

民31式曾是解放军的骨干前线支援火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重量只有19公斤,最大射程为1000米到1400米的迫击炮,最大的优点是轻便。只要步兵能够去的地方,民31式都可以到达,可以提供一线步兵最需要的直接炮火支援。

解放军手中的民31式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始终是一线炮兵的主力武器。

以朝鲜战争初期的38军为例,全军装备300多门迫击炮,其中60毫米迫击炮的数量为200多门,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在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解放军装备完全苏式化,就淘汰了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



为什么会这样?

还是完全苏化的结果。

在二战后期,老大哥苏联淘汰了轻型迫击炮。

苏联本来也非常重视50毫米轻型迫击炮,在二战期间制造了高达30多万门。

实战中,强调大炮兵战略的苏军逐渐认为,这种火炮可以取消。

苏德战场的地形总体平坦,很多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相对适合部队做大范围的机动。

在这个战场,德国装甲部队使用闪电战,在短短几个月内歼灭了数百万苏军,苏联差点就亡国灭种。

苏联的机械化、摩托化程度没有德军那么高,毕竟是世界上排行前三的工农业强国。苏联有着比较完善的铁路和公路网,还有大量的汽车、骡马作为军事运输工具。

在苏联人看来,这种地形作战的迫击炮,首先要重视射程和威力,轻便与否是次要的。



而苏联50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射程只有800多米,迫击炮弹威力同手榴弹差不多,只能杀伤敌人士兵,根本无法摧毁任何工事。

50毫米迫击炮的最大优势是轻便,作为运输能力强大的苏联来说,运输82毫米迫击炮尚且不在话下,何况50毫米迫击炮。

从1943年开始,苏军和德军几乎同步淘汰了50毫米轻型迫击炮,将81毫米和82毫米中型迫击炮从步兵营一级,下放到步兵连一级。

苏军的精锐步兵连一般下辖2个82毫米迫击炮班,装备2门82毫米迫击炮,似乎不需要50毫米轻型迫击炮了。



所以,战后苏军直接撤装了50毫米迫击炮。

1955年解放军全面苏式化时,也淘汰了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转而库存和装备民兵部队。

万幸的是,解放军高级将军们不是浪得虚名,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将。

其中一些老将军坚决反对彻底淘汰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认为不符合中国国情。

苏联是工农业强国,交通便利,运输工具很多,二战时就有22万辆卡车。这一点,中国根本就无法相比。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志愿军6个军共凑了1300多辆汽车,这是倾全军之力了。结果开战三十多天,这些汽车就被炸毁600多辆。中国自己没有生产卡车的能力,苏联在战争中卖给志愿军近2万辆卡车,这也是极限了。

而美军则财大气粗,仅在第二次战役西线战场,志愿军缴获的美军汽车就有2300余辆,两军运输能力巨大。

另外,苏军主要作战地域是西线平坦地形,比较适合较为沉重的火炮发挥威力。



我国则完全不同。

中国的北方地形相对平坦,中部和南部地形非常复杂,山地、丘陵、水网、沼泽甚至雪域高原,不适合使用比较沉重的火炮。

这也是日寇花费14年时间,尚且不能征服中国的原因。

中国的交通状况较差,全国只有区区几条铁路,公路非常少,卡车等汽车更是奇缺,骡马数量严重不足。

显然,以苏联的标准来套用中国,是相当愚蠢的行为。



以刚刚结束的朝鲜战争为例,志愿军使用部分日式掷弹筒。

掷弹筒是一种超轻型迫击炮,各方面性能大大不如60毫米迫击炮,更别说82毫米迫击炮了。

即便最优秀的掷弹筒,有效射程只有不超过400米,射程还不如枪械。

那么,为什么性能如此垃圾的掷弹筒,可以用于朝鲜战争?

很简单,它有个一白遮三丑的优点,就是轻便。这种重量只有二三公斤的武器,完全可以跟随一线志愿军官兵急行军甚至冲锋,提供急需的直接炮火支援。

在朝鲜北部多山地形下,公路交通和卡车运输被美军战机基本切断,仅仅依靠步兵携带和骡马背负在山间小路行军,根本就无法比较沉重的火炮,更无法携带大量炮弹。

以第二次战役为例,作为志愿军前线炮火最主要的82毫米迫击炮,一共只发射了9000多发。要知道,这可是志愿军出动三四十万人的重大战役,发射90万炮弹尚且不算什么,更别说区区9000多发,根本就是不够用的。



为什么会这样?可不是中国没有迫击炮弹。

早在1947年,解放军处于国军巨大军事压力的被动时期,各解放区弹药的月产量已达子弹500万发、60迫击炮弹41万发、82迫击炮弹33万发、120迫击炮弹3.3万发、山野榴炮弹14万发、手榴弹150万枚。

到了1950年,中国每月至少可以生产百万发82毫米迫击炮弹。

可惜,后方炮弹再多,运不到最前线还是等于零。

相比重达3公斤多的82毫米迫击炮弹,日式掷弹筒榴弹仅有0.8公斤。

可以这么说,即便去爬珠穆朗玛峰,士兵肯定背的动掷弹筒榴弹,轻松将弹药带到最前线。

所以,老旧落后的掷弹筒还能在朝鲜战争发挥一定威力。



同样道理,老旧的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重量只有19公斤,炮弹为1.3公斤,完全跟得上一线步兵前进。

所以,明明民31式的各方面性能平平,却莫名其妙成为志愿军前线火力支柱。在第二次战役中,60毫米迫击炮共发射了1万8000多发炮弹,数量是82毫米迫击炮的两倍,也是导致美军伤亡的主要火炮。

有趣的是,美军同样很依赖60毫米迫击炮,两军交火中经常出现用同类迫击炮猛烈炮战的情况。

上面扯了这么多,最终解放军高层决定,不能完全撤编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

于是,驻扎在山地、高原和丛林地带的解放军部队,仍然以各种形式保留了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



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里,轻便的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果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雪域高原作战,解放军士兵负重能力下降到一半,出现了严重的运输问题。

解放军营一级的支援迫击炮,苏制53式82毫米迫击炮全重为36公斤,炮弹重量为3公斤多。相比长身管火炮,82毫米迫击炮非常轻。然而,高原作战的解放军炮排只能携带3门53式和区区64发炮弹。

尤其重要的是,53式82毫米迫击炮虽可以拆卸为3块,最重的炮管也只有20公斤。可惜在高原地带,这20公斤相当于平原的80斤,更别说还要连续爬山。在山地急行军中,解放军炮兵不堪重负,不少人累垮了身体,甚至直接累吐了血。

即便炮兵用了最大努力,53式82毫米迫击炮也难以快速跟上步兵前进步伐。

相反,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再次是一招鲜吃遍天。依靠非常轻的重量,民31式完全可以跟随一线步兵排连行动,甚至参加前线部队的冲锋。

在中印边界的作战中,印军总体处于防御中,修建有简易野战工事,比如哨所、战壕之类,部署大量机枪。印军躲藏工事战壕中,向外疯狂开枪,进行防御作战。

在这种战斗中,解放军枪械的威力被大为降低,往往会被印军压制。民31式则可以进行曲射发射炮弹,进行面杀伤,作战效果比枪械好得多。

尤其重要的是,印军重机枪射击的有效距离不超过800米,轻机枪一般只有400到500米。民31式炮弹威力小,射程可以达到1000到1400米,可以在敌人射程外进行炮击,大大减少己方伤亡,还能造成敌人的严重心理压力。

战争爆发时,印军准备严重不足,基层官兵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人会发动进攻。

战争打响以后,很多印军惊慌失措,只能昏头昏脑的就地抵抗。

相比解放军枪弹的射击,民31式的炮击威力有限,却很容易动摇印军的士气。

解放军用轻重机枪射击时,印军还能蹲在战壕里面顽抗。

只要中国人抬出民31式猛击几炮,很多印军就被吓破了胆,跳出战壕蜂拥逃走。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炮弹的供应情况。

82毫米迫击炮弹重达3公斤多,在高原行军中的单个普通解放军步兵,最多为炮兵额外携带2枚82毫米炮弹。

相比起来,60毫米迫击炮弹才1公斤多,每个步兵可以帮助炮兵携带5枚到6枚。

没有炮弹的火炮,无论性能多优秀也是废物,民31式则有相对充足的炮弹。

由此,民31式则打满了中印战争全场。



丁盛将军回忆当年写到:从炮兵来讲,这次最大的炮只是120迫击炮,最小的炮是40火箭筒,还有60炮、57和75无后坐力炮,因为那路没法走。我们抬两门120炮就用了两个步兵连,一个步兵连抬一门炮,那个路不好走。炮兵群是按学术上讲伪,其实没有资格叫炮兵群。炮兵群就支援曲子扎公了。当时的兵力兵器使用就是这样,这个大家意见是一致的。整个来讲当时的决心是定下来了。战术思想也是一致的,以后我再讲这个问题。

协同动作没有,因为炮兵(长身管火炮)没有到,没法协同。这样开了一夜,第二天开了一个上午,这样决心就下啦,向上报告,总参批准了这个决心。我们这个是简单的,不是大规模的,没有炮兵,没有航空兵,没有装甲兵,没有坦克,有什么就用什么,没有就不说了。我们就是这么个决心。

可以看到,丁盛将军指挥几个团的进攻部队,根本没有长身管火炮的支援,只有一些迫击炮。

120毫米迫击炮太重,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82毫米迫击炮跟不上一线部队穿插,最终还是60毫米迫击炮挑大梁。

这就是战争。战前一切纸面数据、书本上的高超性能,都是扯淡的。

开战以后,所有武器的好坏,都要实际战斗来检验。武器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做不了一点假。

事实证明,60毫米迫击炮非常适合复杂地形的作战。

不过,一线作战部队对民31式还是有些不满。



其一,民31式的原尊是法国30年代制造的“布兰德”1935年式60毫米迫击炮。

到了60年代,民31式毕竟是30年前的东西,不可避免的有些过时了;

其二,民31式的重量还是偏重。

全炮只重19公斤,拆卸后的三部分中最重不过9公斤,仍然还有减重的余地;

其三,民31式炮弹的威力有限。

表面上60毫米炮弹杀伤半径为15米,这是对站立敌人而言。战场的老兵一旦遭遇炮击,肯定第一时间卧倒隐蔽,这样一来炮弹杀伤半径会减小一半,大约是七到八米。这种杀伤威力,同二战的大型手榴弹差不多。炮弹威力太小,民31式基本没有破坏敌人工事的能力,只能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作战性能单一;

其四,民31式的射程还太小。

正常使用60毫米炮弹,火炮最大射程为1000米,使用特殊炮弹同时加满药包,射程才会提升到1400米。实战中,如果敌人使用大口径机枪进行覆盖性压制,或者占据较好地形居高临下射击,就可能覆盖民31式的1000米最大射程。看来,民31式的射程还应该继续提高。



针对这些要求,解放军军工部门早在50年代后期就开始研究。苏联没有类似的武器,所以中国的研发工作进展较慢,主要立足于引入英美法的先进技术改进民31式。

整个50年代,该炮都在进行技术上的储备。

到了1960年,火炮正式立项设计。

前后花费3年时间,在1963年解放军成功研发1963式60毫米迫击炮,简称为63式60炮,从1964年开始量产。

相比老一代的民31式迫击炮,63式性能上有很多改进。



首先,63式的重量有很大降低。

民31式有19公斤重量,最重的炮架不过9公斤。

63式全炮仅有12.5公斤,最重的炮架不过4.6公斤,最轻的炮座只有3.4公斤。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63式全重只有25斤,对于一个强壮男人来说,可以直接举起来快速长距离行走。如果是两个炮兵一同抬起火炮,就可以在战场上快速奔跑。

可以说,63式的重量方面基本做到了极致。

该炮平时可以由一个炮兵直接背着走,根本不需要骡马。只要步兵能去的地方,63式完全都可以达到,即便是翻山越岭甚至爬喜马拉雅山也没有问题。



其次,63式的威力有所增强,配备多种炮弹。

标准配备的炮弹为63式杀伤榴弹,重量还是1.3公斤。和民31式老式炮弹不同之处在于,63式杀伤榴弹的弹体材质为稀土铸铁,装药110克到130克炸药。

用包含稀土的可延展性球磨铸铁,去制造的迫击炮,炮弹杀伤力可大大提高。

该炮弹对于卧倒人员杀伤半径提高到10米,比民31式的7米半径有一定提高。

有意思的是,必要时63式也可以发射老一代的民31式炮弹,毕竟后者还有大量的库存。

63式的炮弹种类很多,有威力较大的长弹和超口径120毫米炮弹。



63式长弹重量为3.4公斤,长度则是普通炮弹3倍以上,装药更是5倍以上。

长弹射程只有750米,杀伤半径超过18米,是一种威力很强的炮弹,可以用于大量杀伤距离敌人士兵以及摧毁敌人土木防御工事。



至于超口径120毫米炮弹就更厉害了,由120炮榴弹弹头旋接在60毫米迫击炮长弹弹杆上组合而成。

炮弹的最大射程减少到400多米,杀伤半径高达22米,相当于一枚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

另外,63式射程有所提高。

民31使用普通炮弹,最大射程为1000米。63式则提高到1500米,整整提高了500米。

正常来说,任何一种枪械的有效射程,即便是覆盖性射击,也不可能达到1500米。所以,63式可以在敌人各种轻武器有效射程外从容炮击。

大体上,解放军对于民31式性能上的所有不满之处,在63式上都有所改进。

可以这么说,63式是中国自研武器中少见的,综合性能相当优秀的产品。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随着60年代文革运动开始,军队出现了混乱情况,政治挂帅,军事排行第二。

这种情况下,60毫米迫击炮无用论又出现了。此时中苏闹得很僵,还在1969年珍宝岛全面开战。面对苏联的装甲洪流以及重炮集团,63式60毫米迫击炮简直就是玩具一样的东西。它第一对付不了苏军的坦克装甲车,第二可以被苏军最弱的82毫米迫击炮碾压。

在珍宝岛战斗中,双方互相用大炮对轰,122毫米“冰雹”火箭炮、122毫米榴弹炮、152毫米加榴炮、160毫米迫击炮什么都用。

连解放军装备的56式85毫米加农炮,都算是小口径了,何谈区区60毫米迫击炮!



于是,63式虽然从1964年开始量产,却一直没有大量装备部队。

一直维持到70年代,这种情况才有所转变。

中国大力援助北越对抗南越和美国,派出大量军事专家和二三线人员支持,见识到了现代化战争。

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在越南战场中60毫米迫击炮有着重大的作用。

除了交通运输原因以外,山地丛林战中枪械的作用越来越小。在北越军队和美军的无数次战斗中,根本就看不清对方的位置。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所在的美国陆军一个步兵排,突然同北越军队发生遭遇战,被打的屁滚尿流。从开始到最后,包括阿甘在内的所有美国大兵,都没有清楚看到北越士兵究竟藏在哪里。他们只是听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以及感到无数从丛林、灌木等隐蔽地带飞出来的子弹、火箭弹和迫击炮弹。

这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真实的历史。

丛林战中,双方官兵距离即便很近,因为遮蔽物太多,也难以看清楚对方的位置。

大口径火炮因目标不清和唯恐误伤自己人,根本就用不上。

这种情况下,为了压制住对方火力获得战斗胜利,双方只能开枪乱打一通,美军平均每发射5万发子弹,才能击毙一个北越士兵。

战斗中,美越都发现枪械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各种曲射面杀伤武器非常有用。

美军不惜代价大量装备枪挂榴弹发射器、40毫米榴弹发射器,甚至单兵火箭筒。

而60毫米迫击炮绝对是丛林战之王。

它可以在近距离炮击(最小射程70米),还可以进行威力较大的面杀伤,根本不需要看清敌人的位置。

美军大量装备二战时期的老古董,M2型60毫米迫击炮。



在电影《我们曾经是战士》中,美军60毫米迫击炮的用处非常巨大:美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无疑是其强大的炮兵火力。美军着陆场中央是一个迫击炮阵地,这个阵地被四周的高地和丛林所掩护,越军在自己的阵地并不能看到它。但美军的这个迫击炮阵地所发出的火力却可以向四周轰击,有效地支援了美军步兵的防御作战。但这些迫击炮在作战中连续不断地发射,致使炮管过热而不能继续射击,否则就有炸膛的危险。

当摩尔少校责问为什么不继续发射并弄清楚原因后,他带头向迫击炮上撒尿来降温,一群人随即围着几门迫击炮采取了这种不得已的降温措施。冷却后的迫击炮重新开始了轰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距离这个着陆场不远的另一个着陆场内,美军机降了2个炮兵连,共12门105毫米榴弹炮。这2个炮兵连在53小时内打了1.8万发炮弹。迫击炮火力和榴弹炮火力共同构成了保护着陆场的火力屏障,不然美军早就惨败了。



眼见美国人大量使用60毫米迫击炮,北越军队自然也要装备同样武器进行反压制。

然而苏联不生产60毫米迫击炮,北越只能依靠中国进行援助。

在溪山战役在内的一系列作战中,北越军队灵活巧妙的使用60毫米迫击炮,发挥了巨大的战术作用。

尤其在南越地区转战的北越游击队,笨重的中型和重型迫击炮不适合水网山地的低吼作战,更重视60毫米迫击炮。

虽然整个60年代后期和70年前期,解放军自己没有大量装备63式迫击炮,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倒是装备了不少。

北越军队大量使用60毫米迫击炮,还创造了世界军事历史上一个奇迹。



你见过被60毫米迫击炮弹穿透的士兵吗?

还真有。

1966年10月1日,越南战争的一次遭遇战,就出现了这种怪事。

当天下午,一辆南越军队的装甲车在岘港附近巡逻,遭遇北越游击队的伏击。

游击队使用60毫米迫击炮,对准装甲车就是一顿猛烈炮击。

南越装甲车来不及做出反应,就有一枚炮弹准确的钻入打开的车窗。

炮弹首先擦碰到了南越士兵阮文良的钢盔,随后继续下坠,从锁骨和肩膀中间射进了他的身体。直到被胳肢窝下面的肌肉组织兜住,炮弹才停了下来,没有爆炸。

其他南越士兵搞不清阮文良受了什么伤,七手八脚的将他送到美国海军医院。



于是,外科医生哈利看到阮文良的X光片以后,第一反应是对护士破口大骂:你知不知道,我每天要做10多个手术,还TMD有心情同我开这种玩笑?炮弹能射入人体内还不爆炸?你以为是看卡通片?退一步说,就算炮弹没炸,这人也早就见上帝了,应该送到太平间去。

然后,哈利就看到了病床上的阮文良,顿时惊呆了:炮弹几乎没进了胸腔,就剩下个尾翼露在外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

哈利硬着头皮做完了手术,将炮弹取了出来。

阮文良受了这种百万分之一概率的伤,然而运气却不错,休养了2个月以后大体恢复了健康。




自我毁灭的文革在1976年就结束了,解放军迅速结束了混乱的局面。

北越统一全国以后,立即在苏联支持下试图做地区霸王,开始同中国武装对立。

此时解放军高层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重新恢复60毫米迫击炮的编制,准备对越作战。

在打越南的解放军主力步兵连中,增加1个10人编制的60毫米迫击炮班。

通常这个班有2门63式60毫米迫击炮,每门炮配属5个炮兵。

5个炮兵为2个炮手和3个弹药手,携带的炮弹可以维持一到两次激烈战斗。

事实证明,63式迫击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1979年深入越南境内作战的28天内作用最大。



战前就知道越南北部的山路难行,解放军主力杀入敌国以后才知道还是低估了行军难度。即便状况最好的越南大公路,只是一些崎岖的黄土路,曲折难行,平均宽度不到3米。越南北部多雨,黄土路在雨水中变成一滩烂泥,就像沼泽一样。解放军士兵一脚踩进去,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从烂泥中拔出脚。

以上还是最好的行军条件。

而大部分解放军官兵则需要避开越军布防严密,设置了大量地雷的公路,选择山间小路穿插,更是苦不堪言。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记录了艰苦行军的场面:越南北部山区,草深林密,路少坡陡。杯口粗的竹子紧紧挤在一块,砍不断,推不倒,硬是像道天然屏障。芭茅草、飞机草高达两米以上。草丛中夹着杂木,杂水中盘着带刺的长藤。节今刚过“雨水”,这里的气温竟高达三十四、五度。这一切,都给我们急速穿插的尖刀连带来不可想象的困难。我们心急火燎地沿无路可寻的山沟插进,只见尖刀排在前面停住了。跟上去一看,面前是三米多宽、两米多高的木薯林,钻过去无空隙,爬上去又经受不住人。靳开来手持傣家大刀,左右横飞,为全连砍通道路……营长的喊话停止了。从尖刀排位置折回身来的靳开来,牢骚开了“娘的!让他们执行战场纪律好了!枪毙,把我们全枪毙!他们就知道用尺子量地图,可我们走的是直线距离吗?让他们来瞧瞧,这山,是人爬的吗?问问他们,路,哪里有人走的路!……”

深入敌人境内作战,解放军官兵必须大量负重。以《高山下的花环》的九连步兵为例,平均负重60斤,无坐力炮的炮兵更是负重90斤。

要知道,82无坐力炮全重就是34公斤,同解放军的82毫米迫击炮差不多。

这种负重条件下,炮兵想要快速跟随步兵前进,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高山下的花环》中的九连是团里面的标兵连队,训练严格,兵员素质首屈一指,也在穿插中狼狈不堪,付出了号手小金活活累死的代价。

而这种情况下,63式迫击炮几乎是,唯一可以随时跟着步兵快速推进的火炮。



在28天的越南境内作战中,几乎每一场战斗都有63式的身影,共发射近10万发炮弹。

这一阶段的作战,以越军防御,解放军进攻为主。

越军部队虽大多不是一流主力,很多也是身经百战的军队,防御阵地设置巧妙,各种武器配属合理,士兵作战果断顽强,很不好对付。

尤其越军通过得到中苏援助和缴获美军南越军队,获得了数量惊人的武器弹药,防御火力非常强大。

在很多防御战中,越军一旦守不住一线阵地,就果断放弃撤退到二线阵地。牛逼的是,越军转移时往往将不便于携带的轻重机枪、无坐力炮等以及各种弹药直接丢弃。他们有的是枪炮,二线阵地上仍然有大量武器弹药,拿起来用就可以。

解放军歼灭了一些防御中的越军,发现他们平均每个士兵都有两三支枪,步兵排连大多高标准装备武器,弹药更是多如牛毛。



还是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例,越军防御部队不过是一个连,重武器很多。

战斗期间,越军使用高射机枪平射,导致年轻战士小北京牺牲。

而主峰阵地上,竟然还有大量120毫米迫击炮:我放眼望去,山顶上敌堑壕里一片狼藉,空无一人。位于山顶右侧的炮阵地上,有十几门横倒竖歪的120迫击炮,遍地是待发的炮弹,还有那一箱箱未开封的炮弹箱摆在周围……这时,我才更觉出梁三喜判断的准确,决策的正确!如果不攻占这炮阵地,我们坚守在无名高地上是会全连覆没的!

穿插和运输的原因,解放军进攻部队往往存在支援火力不足的问题。

那么,面对火力如此强大的越军,如果想要《高山下的花环》中9连一样依靠轻武器攻击获胜,是非常困难的,即便胜利也是惨胜。

好在,解放军步兵连一级还有63式迫击炮,最低程度可以对越军进行炮火压制。



1979年,云南军区独立师3团3营以7连为尖刀连,奉命夺取越军防御要点平顶山。

平顶山控制楠贡至巴丹的公路,是兵家必争之地。越军自然知道这里的重要性,依靠4个陡峭的高地花费数年修建了防御工事。

7连采用猛冲猛打的方式,好不容易依靠攀爬悬崖,攻占了越军二号阵地。

等到几十名解放军官兵上了二号阵地,才知道这里竟然是越军的一个陷阱。

二号阵地对着我军一面是悬崖,退无可退,同时阵地非常狭窄,一个步兵班都难以展开。

越军故意让我军官兵爬上二号阵地,目的就是将我们一举歼灭。

几十名解放军官兵还没站住脚,百米外的越军就射来猛烈炮火,并出动部队反攻。

短暂的战斗后,我军出现不小的伤亡,一排长中弹牺牲,处境非常不利。

就在这种危险的时候,7连63式迫击炮班爬了上来。

敌我相距不过只有几十米,63式还来不及部署。正常来说,63式是迫击炮,炮击将需要挖坑后将底座放进去,以保证炮击的稳定性。就算遇到紧急情况不能挖坑,也要尽量挖一块平地或者找到一块平地放好底座。



二号阵地上全部是高低不平的山地,压根就找不到一块平地。

眼见敌人相距不过五六十米,63式炮手哪里还能够挖坑找平地,甚至来不及组装火炮。

训练有素的炮手采用仅用手扶身管发射方式,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大量炮弹。

理论上,这种炮击方式距离不能超过200米,炮击精度与否完全靠炮手的个人能力。

如果是个技术不足或者临阵紧张的炮手,可能发射几十发炮弹,全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这几十发炮弹准确的落在进攻越军和他们盘踞的三号阵地上,一下就将他们打蒙了。

炮弹将进攻越军炸的七零八落,死伤十多人,余者只能仓皇撤退。

三号阵地上的越军也被炮弹轰击,2挺重机枪都被打掉了。越军一时间搞不清解放军从哪里炮击,机枪又没了,顿时士气低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来63式最小射程为70米,低于这个距离就很有可能因为发射仰角太大,误伤到自己。此时敌我相距不过四五十米,根本不到70米距离。

然而军情紧急,63式炮手只能咬牙冒险发射。

在63式迫击炮的掩护下,几十名解放军官兵迅速反攻。越军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三号阵地被我军迅速占领。至此,解放军进攻部队终于站住了脚,不至于全军覆没了。

随后官兵们猛攻,在63式掩护下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又牺牲了一名排长,最终占领了平顶山高地。

此战中,63式发挥了决定性的掩护作用。



相比进攻,63式在伏击战中的作用就更大了。

1979年3月4日,解放军148师444团5连2排,在332高地附近奉命伏击越军。

黄昏时刻,大约一个排的越军小心翼翼的分散走上一个小桥。

2排猛烈开火,63式迫击炮进行炮击。由于我军炮火猛烈,越军很快伤亡十多人。

越军不是菜鸡,他们迅速向后撤退,转移到附近一栋破旧的民居内,负隅顽抗。

民居墙壁可以挡住枪弹,解放军轻武器射击的用处不大。

因是伏击战,2排没有携带火箭筒,无法对民居攻坚。

这种情况下,63式迫击炮对准民居连续发射,终于1枚炮弹直接击破房顶进入屋内爆炸。一瞬间,民居内的越军非死即伤,战斗彻底结束。

此战,越军共有32人伤亡,伏击的2排则无一人伤亡。

即便是防御战,炮弹威力相对较弱的63式,仍然能发挥很大作用。



同登战役中,我军163师488团7连,2月17日奉命在探垄东北无名高地阻击越军3师2团增援。

此次越军兵力有数百人,发现7连只有百来人,立即全面猛攻。

虽然7连各种枪械配备合理,却缺少掩护炮火。

双方激烈交火,越军连续冲锋13次。7连虽然浴血奋战,又有一定的地形优势,毕竟敌人有兵力和火力优势,一度要守不住。

在这种关键时候,7连配属63式开始猛烈炮击。战斗前就经过测算,63式炮击的精度非常高,60毫米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飞向进攻的越军。

越军吃了大亏,也用82毫米迫击炮进行轰击,试图压制63式。

然而,63式非常轻便,一个炮兵就可以背着转移阵地,又有每分钟30发以上的惊人炮击速度!所以,63式往往快速炮击一二分钟,就可以发射大量炮弹,随后迅速转移阵地。

越军对于63式毫无办法,根本无法压制。只要63式还在持续炮击,越军进攻就难以成功。

双方激战整整24小时,越军伤亡300多人始终无法突破阵地,只能颓然撤退。

7连胜利完成了上级交代的阻击任务,63式功不可没。



虽然63式的表现很出色,前线官兵还是有些不满意,主要问题在于精度。

相比成熟的民31式迫击炮,63式一旦长时间高强度炮击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炮击精度下降。

本来63式距离公算偏差为1/70,方向公算偏差1/180,炮击精度是优于民31式的。

63式持续炮击后精度会下降,实战不允许出现这种问题。

针对以上的缺陷,解放军在80年代初装备了63-1式60毫米迫击炮。

63-1式采用了很多方法,提高了炮击精度:提高了身管材料强度,减轻了炮身质量,增强炮箍滑套长度,加大缓冲机工作行程,方向机和高低机增设间隙自动调整机构,增加了一个尼龙套管,减少了因磨损产生晃动的缺陷,座板面积增大,改进了火炮质心位置等。63-1式迫击炮在精度方面都较63式迫击炮有明显提高。



不过,解放军在1983年又开始研究更为先进的89式60毫米迫击炮,最终在1987年大规模服役。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萨沙1928
近代军事历史资深作家萨沙。坚持文章原创,每1篇都是精益求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