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讲史堂第二千六百七十五期】为什么清军不能依靠弓箭打败英军?1839年9月5日英国对满清宣战(历史系列第1416讲)

时事   2024-09-04 19:50   江苏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清军不能依靠弓箭打败英军?1839年9月5日: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宣战。



很多人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之所以会战败,是因为武器装备大大弱于英国人。

其实,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的武器装备才有较大优势。

即便如此,也有满清大将僧格林沁,在大沽口重创英法舰队的战例。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满清的武器确实较差,然而尚且没有代差,更没有到无法在战争中取胜的地步。



今天我们不提海战,就说说陆战。

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用八百个土匪为自己向满清朝廷纳投名状。对面的太平军有5000人,还装备200支洋枪和多门大炮,人员和武器装备都有很大优势。

庞青云的办法就是,在弓箭兵掩护下,通过近战打掉太平军的洋枪队,或许能够败中取胜。

那么,这种战术是否可行?

有一定可行性的。



庞青云自己说的很清楚,洋枪射程有200步,也就是大概200米,弓箭射程只有100步。

如果是庞青云的兵力多,对方兵力少,那么敌人有200支洋枪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太平军有5000人,庞青云除了自己的嫡系800名土匪以外,陈大人的1500名绿营兵只是撑场小弟,没有实质性帮助。

那么,用太平军将领的话来说:寡众悬殊,胜负已分。



如果双方按照传统战术对抗,庞青云的800名土匪自然死路一条。太平军肯定现在较远距离用火炮和洋枪大量杀伤土匪,然后依靠步兵数量优势肉搏碾压获胜。

庞青云没有火炮、没有洋枪,哪怕面对200米外太平军洋枪齐射,也是只能被动挨打。这种仗没法打!如果换成战斗力弱、士气不高的军队,可能刚一打就自行溃散了。

庞青云的战术虽然冒险,却是唯一可能获胜的办法。当然,前提是手下的土匪们要不怕死,敢打敢拼,还要有足够的战斗力。



不过,庞青云不是完全依靠步兵获胜。他的步兵充其量只是冲锋了100米左右,根据太平军前装老旧火枪的装弹速度,即便采用了两段射击方法,齐射不了几轮。

两军到了100米距离,庞青云的弓箭手立即快速射出大量弓箭,压制搅乱了太平军200名火枪手,让他们无法迅速开火。庞青云的步兵趁机快速冲到对方阵营中肉搏,付出巨大伤亡后才获得胜利。



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步兵战术比太平军要高明一些,武器装备也更好。

英军的步兵战术是,步兵排列成纵队在远距离行军,持枪向清军靠近。

在快要进入火枪射程后,英军步兵会迅速分散为多个横队,对清军不断进行线性射击。

具体射击时,通常分为两列,一列装弹一列射击,不断进行交替,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在这种射击中,步兵们只是进行概率瞄准,不会具体瞄准某个敌人士兵。

为啥?步枪的精度不够高,在100米外是否命中敌人完全要碰运气。

如果清军士兵冲锋进入英军前方数十米,英军则通常采用自由射击,也就是士兵自己选择单个目标射击,代替了齐射。

在这个距离,步兵火枪的射击则较为精确,可以射中单个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步兵很少使用火炮。

一来,英军是远征作战,难以携带大量火炮和弹药;二来,当时火炮的性能有限,主要还是依靠发射实心弹丸进行杀伤;三来,英军不需要深入满清腹地进行陆地作战,只需要攻占沿海城镇,依靠舰炮掩护和轻武器也就足够。

不过,英军的轻武器先进不到哪里去。



英军主要装备两种火枪,第一种是伯克式前装燧发滑膛枪。

该枪性能较为落后,最大射程不到200米,滑膛结构导致精度很烂,几十米外就射不中目标。

该枪是前装结构,装弹速度很慢,每分钟最快射速只有3发。



另外一种是,较为先进的布伦士威克前装燧发线膛枪。

该枪最大射程提高到200多米,由于是线膛结构使得可以在几十米内较为精确的射中敌人。

该枪仍然使用圆形弹药,必须分别装填火药和弹丸,射速仍然是每分钟2到3发。

换句话说,布伦士威克式除了提高射击精度以外,其他方面没有任何进步。



在战争中后期,由于燧发枪在中国南方阴雨环境中经常无法打响,尤其在三元里被中国乡民用大刀长矛包围的战例后,英军在1841年批量更换了一些击发枪。换装击发枪目的就是在雨天作战,这些击发枪也谈不上什么先进,同燧发枪差不多。

那么,明眼人能发现英军步兵战术的弱点,就是火力投射量不足。

采用两列横队交替射击,由于燧发枪的射速只有每分钟2到3发,使得全军每分钟能够进行最多6次齐射,平均10秒齐射一次。

由于采用两列横队,导致每次射击的火枪只有总数的二分之一。打个比方,如果英军有200人,每次射击的火枪就只有100支,大大减弱了火力强度。



相比起来,满清步兵战术和武器自然落后的多。

清军是冷热兵器混合的部队,大概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士兵装备火绳枪,其余则装备弓箭、大刀、长矛在内各种冷兵器。



战斗中,清军通常排列为古代方阵那种三叠阵。以百人为一组,通常20名抬枪手在最前一叠,30名火绳枪手在第二叠,剩余50名士兵使用冷兵器排在后方第三叠。

双方距离较远的时候,清军先用射程较远的抬枪(大号火绳枪)轰击,等到敌人距离较近则用火绳枪轰击。

满清火枪的射程近,射速慢,通常连射三四轮后,敌人就冲到近距离。

此时第一叠和第二叠的火枪兵向后撤退,第三叠的士兵拿着冷兵器接战。满清弓箭手会大量射箭进行压制,随后长矛手、大刀手和藤牌手进行贴身肉搏。



三叠阵是传统阵法,特点是往往需要排列十几行,而不像英军那样只有二三行。

显然,三叠阵很不灵活,进退的速度都较慢,指挥起来困难,英军的阵型则简单灵活。

不过,清军的三叠阵也是实战经验的总结,只是对手为装备更差的冷热兵器混合部队,比如蒙古准噶尔、缅甸军队等等。由于敌我双方装备的火枪数量严重不足,最终仍然会依靠冷兵器肉搏决定胜负,才会使用这种步兵战术。

然而,遇到英军的全火器战术,三叠阵就非常不适应,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清军的火绳枪射速同样很慢,火绳最大问题在于击发成功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五十。燧发枪的击发成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

如果敌我各有100人用火绳枪和燧发枪对射,因击发成功率不同,火力上的差距就大了。

另外,清军的滑膛火绳枪通常粗制滥造,加上火药很垃圾,导致威力和射程都不如英军火枪。

清军采用三叠阵同英军对抗,立即让自己陷入很不利的地步。

假设双方都出动1000人,清军火枪手只有500人,加上击发问题和火药问题,射击效率大体相当于英军200名步兵。如果大家始终保持一段距离对射,清军就会承受数倍的伤亡数字,直到伤亡殆尽。



那么,清军就是无法获胜吗?

当然不是。

要知道,清军三叠阵中还有百分之五十是拿着冷兵器,可以进行肉搏的。

如果清军的战斗力很强,以数倍兵力围攻英军,还是有一定胜机的。

只要清军火枪手不断开火,一定程度上削弱英军步兵的实力,掩护冷兵器士兵不断靠近,最终在弓箭快速射击下进行冲锋。

在那个时代,训练有素的弓箭手可以一分钟射出至少七到八支箭,在较近距离具有较强的压制能力。

大量清军使用冷兵器同英军肉搏,即便不能占到上风,也可以造成英军一定伤亡。



要知道,满清可是在主场作战,本应该掌握使用兵力的绝对优势。当时满清有八旗、绿营等军队大约80万规模,而英军最初派遣的远征军仅有7000多人,后来陆续增加到2万规模。

就全国兵力来说,满清有40倍的优势,40个清军拼死1个英国佬应该问题不大。

就算清军没有火器,40个人拿着大刀冲锋,杀死1个英国火枪兵也没有任何问题。

可惜,这种情况绝对没有出现过。



一来,满清的军事观念和制度极为落后。

表面上满清有80万大军,然而主要用于内部镇压民众反抗,导致分散在全国各地,无法快速集结。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前后投入战争的只有10万人,虽然也有4到5倍兵力优势,毕竟实力上就不占优势了。

比如1841年4月16日, 满清浙东反攻失败后, 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 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 该部第一批550人到达浙江省,然而第二批450名还在行军中。英军早已放弃宁波, 攻陷乍浦、吴淞, 浩浩荡荡驶进长江! 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 一直到战争结束, 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



二来,满清的政府和军队极端腐败,官兵战斗力极低。

萨沙早就说过,腐败的政权即便拥有顶级武器,也是毫无战斗力的。

满清各领域都腐败入骨髓,聪明点的政府官员和军人都明白国家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自己只是一个打工人。以绿营兵为例,他们基本是世袭制度,世代都要当兵。然而,绿营兵的骑兵每月薪水只有1两半银子和3斗米,步兵为1两和3斗米。对于职业军人来说,这点钱不足以养家。

满清大臣也多次告知皇帝关于绿营兵的困境:“一气人之身仅能存活;若有父母妻子,则艰难甚矣……贫乏之兵,何以自支?”

也就是说,绿营兵的薪水只能养活自己,如果家里还有父母老婆,就连生活也难以维持。这样贫困的士兵,怎么能够打仗?

夸张的是,就这点薪水,还会被军官各种克扣,连训练时候火药和子弹的费用都要扣除士兵薪水,其他克扣还有很多。

很多绿营兵为了维持生计,将当兵当作副业,平时需要做工或者做小生意为生。那么,绿营兵的训练自然不堪入目,官兵战斗力极低。



另外,满清的军事制度非常不合理。虽然战时绿营兵有作战补贴,薪水是平时的两倍,然而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尤其重要的是,绿营兵一旦受伤或者阵亡,得不到什么抚恤金。

满清规定受伤士兵给10到30两不等的“养伤银”。如果阵亡,一次性发放抚恤金60两。

这些都是官方数字,实际上绿营兵到手的银两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那么,一个士兵战死了仅能得到三四十两银子,而活着就算不打仗,年薪也有10多两,打仗时候更是有二三十两。

绿营兵本质上同湘军、淮军一样,只是一支雇佣军,当兵扛枪是为了吃饭和赚钱。

显然,只有傻瓜才会去随便拼掉自己的性命,士兵只有活着才能赚更多的钱。



相反,第一次鸦片战争每到关键时候,都是英军挺起刺刀冲锋,清军则一哄而散。

由于远距离火枪的火力不如清军,近距离又不敢肉搏,那么清军自然连战连败,而且只能造成英军轻微的伤亡。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经常出现敌我伤亡轻微的所谓大战。



比如1840年7月的第一次定海之战,守卫定海的1500多名清军迅速溃败,等到英军攻到定海县城下,清军早已全部逃走。

此战,1540名清军仅有13人战死,13人受伤,就跑的没有踪影。而进攻的3000英军只有1人受伤,几乎等于零伤亡。

这种战例还有很多。

比如第二次广州之战,清军驻守广州兵力高达2.5万人,然而面对数千英军的进攻,根本不敢正面迎战。英军四面进攻,步兵大举登陆占领广州城外高地后,清军就迅速溃散。

此战英军花费4天就击溃了广州的2万多清军,然而仅仅死亡9人,受伤68人。



至于满清政府期望很大的近战反击,也是不堪入目。

上面提到的1842年3月的浙东反击战,满清集中了清军1万多人,还有当地乡勇2万人,总兵力高达3万多人。驻守浙东定海、镇海和宁波城内的英军只有2000人,而且完全是步兵。

那么,如果清军趁着夜色攻入城内,以10多倍兵力果断进行肉搏战,还是有很大机会打赢的。

然而,实战中清军仍然一塌糊涂。以宁波作战为例,清军里应外合直接冲入城内,面对数百英军似乎胜券在握。

然而,英军迅速退守府署,在防御中打了几排枪。清军冲在最前面的百余名藏族士兵伤亡较大,无法靠近,后续的清军绿营兵更是直接向后溃逃。

英军见状竟然主动从府署冲出来反攻,开枪后又果断冲锋要拼刺刀。而清军的行为非常牛逼,直接全面溃逃,根本没有人敢于肉搏。



至于镇海反击战,情况也差不多,这次是清军在镇海城外遇到英军列队开枪,双方发生野战。

而此时明明是黑夜,清军完全可以从侧翼包抄进行肉搏战。然而,清军却只敢距离很远用火绳枪乱射,发现宁波英军增援后就一哄而散。

清军出动3万兵力进行两次大规模反击战,然而英军仅仅战死1人,受伤10多人,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场维持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战斗死亡仅有69人,受伤不过451人,伤亡总数少的可怜。

讽刺的是,英军在浙江驻扎期间,遭遇了当地爆发的瘟疫,结果病死了2000多人。

换句话说,疾病杀死的英军,是清军击毙英军数量的30多倍。

为什么清军明明有机会通过肉搏获胜,而却不敢同英军近战呢?

除了清军士气低落,不堪一击以外,想要冒着英军排枪冲锋可是非同小可。

除了要求士兵英勇无畏,士气高涨以外,更重要是战术使用纯熟,军官指挥得利。

这种打法绝对不是说,一群人一窝蜂的冲过去,就能够将英军打垮的,不然只能是送人头罢了。

而清军一则没有这种士气,二则没有这种训练,强行冲锋等于送死,更别说没人愿意去冲锋了。



腐败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即便武器再好人数再多,也只能被敌人刷战绩!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萨沙1928
近代军事历史资深作家萨沙。坚持文章原创,每1篇都是精益求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