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为庆祝新中国75岁华诞而举办的“故乡的旋律萦绕心头”音乐会在东京骏河台YWCA会馆圆满落幕。音乐会由日中东方音乐交流会主办,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处、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后援,并得到了松山芭蕾舞团、日本泉州商会、关东日中和平友好会、山梨县日中和平友好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秘岑松在致辞时肯定了日中东方音乐交流会代表董恒,自1992年起与芹泽文子共同举办音乐会,坚持借助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为推动中日友好、增进两国理解与互信,不畏困难,奉献力量,成为一座联结中日两国友好的桥梁。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永田哲二在致辞中表示,从事日中友好相关工作已有23年,见证了董恒及日中东方音乐交流会持续主办或参与各种类型的友好交流活动的积极意义,祝愿这场令人期盼已久的聆听故乡旋律的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
音乐会上,日中东方音乐交流会代表、歌唱家董恒先后演绎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十首中日名曲。董恒,日文名为吉崎恒子。董恒的父亲,是为新中国音乐发展奠定基础的著名教育家、音乐理论家董清才,母亲中文名为东方,出生于日本新潟。受家庭影响,董恒幼年即开始学习声乐,蒙师为元柏萱,此后师从张淑霞、姚勇。在吉林艺术学院就读期间,又破格得到中央音乐学院郭淑珍、沈湘等名师的指导。1982年,随母亲回到日本的董恒进入东京音乐大学攻读声乐研究生,成为日本著名文学家芹泽光治良女儿芹泽文子的弟子。原东方歌舞团团长、人民艺术家王昆赴日交流时为董恒面授声乐技法,回国后又长期通过书信进行指导;董清才弟子秦咏诚、张絃等人也一直对董恒的专业水平和公益之路给予支持。
日中东方音乐交流会创立三十余年来,坚持举办和平友好音乐会,董恒本人也连续十几余年参与日本遗孤探访中国养父母感恩之旅的公益活动。除参加义演募捐、开设免费课堂、举办反战音乐会、援助残留孤儿外,董恒先后翻译了70多首中日名曲,她翻译的歌词——“理想是和平”,也是对她信念和持守的高度概括。
董恒在用中日双语演唱董清才弟子秦咏诚作曲的《我和我的祖国》之前,深情追忆父亲波澜壮阔的一生。董清才生于中国台湾,后来留学日本,不仅在东京度过最美好的青春时代,还寻得相伴终生的爱人。学成之后,董清才携妻前往中国东北,与有志之士一同促成了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前身为音乐系)、吉林艺术学院(前身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等专业院系的建立,为新中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艺术大家。
一首《兰花与蝴蝶》歌唱“祖国的宝岛,我的家乡”后,董恒深情诠释名曲《昴》,追忆不久前去世的音乐家谷村新司,纪念五年间的聚散离合。董恒又演唱了由继承父亲衣钵的哥哥董真光在父亲初稿基础上创作的歌曲《乡愁》,拳拳赤诚,令人动容。“无论什么时候,音乐,都能疗愈心灵、催生希望。”父母的叮嘱,铭记在董家兄妹铭记心头。《朝日新闻》《东京新闻》《读卖新闻》以及NHK电视台等日本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董恒一家人的事迹,《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暨董恒赴日四十周年之际对董恒进行过专访。
著名在日黄梅戏演员、川剧变脸艺术家王文强,用出神入化的绝技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二胡演奏家甘建民高绝的技巧展现名曲《光明行》的刚健铿锵之美;王敏、渡边美姬母女联手,让观众在弦乐悠扬的古筝古曲《高山流水》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小提琴演奏家栗山广美与钢琴演奏家境田直美,展示西洋乐的和谐之美;刘子真用高亢醇厚的男高音,诠释李商隐名作《锦瑟》的缱绻深情;高薇清臻入化境的钢琴演奏,与董恒的歌声相得益彰。
暌违五年再次举办的董恒音乐会,吸引了热爱和平、关注友好的中日两国听众,现场座无虚席。年逾古稀的董恒坚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浑厚完美的声线完成了整场演出,观众席中,不时发出“真不简单!”“真是太不容易了!”的赞叹声,还有不少观众为董恒常年的坚持和持续的付出而湿了眼眶。
音乐会对日本遗孤免票,现场可以看到不少精心搭配衣饰的鹤发老人,他们俨然把这场暌违五年的音乐会当作一场盛大的节日;不少青年人、还有孩童,陪着父母一同观赏音乐会,在歌唱和平、赞颂家乡的乐声中,深铸推动中日世代友好的理念。
董恒向给予音乐会的顺利举办以大力支持的源清田商事社长王秀德致谢,向支持、鼓励并陪伴她一路走到今天的中日友人及观众致谢。音乐会圆满落幕,在全场合唱《故乡》的歌声中,台上台下同祝愿中日和平发展、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