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随处可见出售户撒刀的商店,久闻户撒刀为中国四大名刀之一,2006年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余三大名刀为西藏藏刀、甘肃保安腰刀和新疆英吉沙小刀,亲们见过吗?我们可都未曾见过哎。
户撒刀因产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为世居阿昌族传承数百年独具风格的民族民间的传统工艺刀具,所以又称为阿昌刀。古时从阿昌族定居户撒,就已掌握制铁技术;明朝洪武年间沐英率军征战云南,需要补充大量的兵器,于是明军中的工匠便将中原先进的制刀工艺传授给已有制铁技术的阿昌族,户撒成为了明军的军工厂。阿昌族人吸收了汉族的兵器制造技术,逐渐形成独特的户撒刀锻制工艺而闻名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曾在缅甸组建过一支景颇族军队,每个战士都配备了一把户撒的"戈勒卡"战刀,在战场上扬威天下。1990年,户撒名师制作的象征民族腾飞的"九龙"指挥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指挥刀。
这么鼎鼎大名的户撒刀,到了陇川怎么可以不去看看呢,而且还一定要去拜访一下“天下第一刀”锻造者刀王李德永先生。
从320国道转入户撒乡的分叉口,一座阿昌族特色的牌坊就矗立在路口,牌坊一侧就塑着一排标志性的户撒刀像。牌坊门柱上挂了一幅对联,上书:千锤百炼剁铁断巾寻常事,世代传承自古好刀出户撒。这里建了一尊沐英塑像,讲述了户撒刀的历史形成过程。
李德永老先生是阿昌族人,就出生在连地寨铁匠世家,原陇川县户撒阿昌刀具厂厂长,是户撒刀的传承人之一。他的家和他的私人户撒刀博物馆就在大街中段的一个侧巷里。
84岁高龄的老人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因为年事已高不再亲自打刀,他的儿子已经接过了他的班,也成为新一代户撒刀锻造名匠,德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刀王李德永在自己家建了一个户撒刀博物馆,他的成名作“天下第一刀”就陈列其中。2003年,刀王用了3个月580多个工时,将毛重2.3吨的钢铁,锻造了这把长6.06米、宽0.8米的巨型大刀。在这把刀身上,一面刻有德宏州傣族金塔、景颇族木开脑桩、阿昌族青龙白象、德昂族龙羊塔、傈僳族弩箭等5个少数民族的标志,另一面刻的是一条巨龙。2011年这把“天下第一刀”成功申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最重的钢制长刀。博物馆里还收藏了李老这一生收藏的与户撒刀相关很多珍贵藏品。
而今的户撒刀已可大致分成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性工艺品等三大类,在老人家的家里,我们看到各种刀具琳琅满目,尤其是装饰性工艺品,件件精美无比,令人爱不择手,都成了现代人家里的“镇宅之宝”了。这是刀王制作的一把经典的精品装饰性户撒背刀,刀鞘和刀柄都采用黄金樟手工包银工艺。
刀身为经典的阿昌平头平面刀型,线条优美,刀身两面镌刻有不同的花纹。
主花纹为飞龙追日图案,均为手工用凿子錾出,非常精美漂亮。日心则采用了镶铜工艺。
刀身上刻有李德永名字和专属自家刀具的徽标。
这是刀王手工打造的另外一把精品装饰性户撒背刀,刀鞘和刀柄依然都采用黄金樟手工包银工艺,平头平面刀型。
刀身是著名的花纹钢手工锻造,这是用来制作宝刀、宝剑一类名贵器物的带有花纹的钢,中国古代又称"花铁"、"文铁",锻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花纹精美绝伦。因为是手工锻造,每一把刀的花纹都不一样,就像人的指纹一般。
如镜般的刀身冷气森森,透着一股股寒意,真是好刀啊。
后记
刀剑是古代最重要的兵器,刀剑工艺水平曾经是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集中表现,一把优质刀剑,从材料、锻造工艺、装饰艺术等等方面就能够体现出综合国力的发展程度。中国传统刀剑工艺与世界级名刀比较曾经毫不逊色,比如唐代的唐刀,曾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成为了我国刀剑铸造史上的巅峰。但是在历史长河演变中,中国传统刀剑工艺和制造逐渐衰落直至失传,而西方和日本的刀剑制造业却在不断发展,以至于今天世人只知有大马士革刀和日本刀了。
户撒刀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险,保护和传承任重而道远。李德永先生曾经说过:“户撒刀,承载着阿昌族人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希望它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一直延续下去。”
第一集《芒市大金塔》2015
第二集《探访盈江万亩野生马缨杜鹃林》2024
第三集《快乐的芒市泼水节一天》2024
第四集《大盈江竹桥》2024
微信号:zhzjiwaterfront
公众号:章宗籍原创空间
真诚感谢您关注我的原创空间,喜欢或不喜欢,它就在这里了,愉悦自己也愉悦别人,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