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真有满族神调的味

文摘   2024-11-20 00:07   天津  

撰稿:比茄多耳

曲艺中的大鼓,种类繁多,主要流行于华北、东北地区,是近代以来汉族、满族人民发明创造并普及开来的艺术形式。在各种大鼓中,北京的梅花大鼓和沈阳的东北大鼓形成较早,早于京韵大鼓、京东大鼓。

东北大鼓形成于沈阳,现在普遍的说法是咸丰、同治年间已有东北大鼓的雏形存在,光绪、宣统年间逐渐成熟,民国年间兴盛至整个东北三省和京津两地。

据传说,东北大鼓的形成与黄辅臣有关。黄辅臣是京城的子弟八角鼓票友,曾为内廷演出,擅长硬书,也是双簧的创始人。当时,不少八旗子弟因工作等各种原因常常往返于北京、沈阳两地,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沈阳是子弟书艺术大本营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辅臣将京城流行的八角鼓、子弟书等艺术形式带到了沈阳,促使沈阳形成了东北大鼓。

不可否认的是,早期东北大鼓质量上乘的曲目均来自于子弟书,像现在一般东北大鼓演员都会演唱的《忆真妃》就是子弟书的原词。

子弟书不是牌子曲,而是一种板腔体的演唱,东北大鼓舒缓的旋律,也是受到了子弟书唱腔的影响。

东北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三弦、鼓板是过去八旗子弟之家的常备乐器,既可以用于弹唱满族小曲小调,又是萨满祭祀中的音乐载体。

有人说,东北大鼓第一番唱腔,悠悠荡荡、神神秘秘,颇有几分萨满祭祀音乐的感觉,这种说法全凭感觉,恐怕只有满族听众有这样的感觉。

在东北大鼓的历史上,有几位著名的满族艺术家,如霍树棠、那月邻、刘兰芳等。

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大鼓在东北三省可称家喻户晓,谁家有结婚、满月、庆寿,都少不了东北大鼓。到了特殊时期,东北大鼓迅速凋零,退出了演出市场。

改革开放后,受外来文化冲击,新一代观众更喜欢的士高,再有就是韩国、日本的热歌劲舞。东北本土的说唱艺术,除二人转之外,都没能占据演艺市场的主流位置。

相比于二人转,东北大鼓尤其是传统曲目,唱词文雅,节奏缓慢,没有什么舞蹈动作,更缺乏热闹的舞台背景与声光电组合,其表现力比如流行歌曲,也干不过二人转。不过,这并不是东北大鼓的过错,而是后来的观众整体上说越发浮躁了,他们更喜欢快节奏、超刺激,更喜欢皮薄大馅,加之东北三省主流媒体常年不设置曲艺专栏节目,专业院团的专业东北大鼓演员演出机会不多,东北大鼓的衰落就不足为奇了。

滨海满族
发布满族文化新闻资讯,发表满族历史评论文章,关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满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