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文萃( 八十一)】创新工作不能“只是朱颜改”
文摘
2024-11-04 14:54
山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对各地发展而言,创新正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在守正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创新工作,让创新最大程度发挥正面效应,真正凭借好的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然而,个别地区在创新路上却有所走偏,有的过度追求创新的“新”字,最终创造出了效果不明或者过度复杂化的“四不像”;有的认为创新必须有派头才能够格,产出了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次等品”;还有的将工作的名字改一下,把之前的文件翻新一下就当做创新,原来的局面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这些不顾实际效果的创新不但无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还会消耗大量精力、资源,引起干部群众方案,可谓“只是朱颜改”的“无用创新”。正确的创新观是有效创新的基础。各地在做创新时,不要停留在事物、问题的表面,不能止步于“标新立异”,要充分意识到创新重在内核而非包装,真正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将解决实际问题、做出有效成绩作为创新的目标,以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创新的导向。要清楚“无用创新”只是自我欺骗,最终难免在政绩上露出马脚,在对比中显出差距,在追责时现出原形,各地区应当将创新当做“补短板”“强优势”的手段,真正拿出时间、拿出人手、拿出资金,走出封闭的体系,跳出思想的禁锢,摆脱安逸求稳的思想,去做有突破、有导向、有意义的真创新,为创新贴上“高质量”“有真货”的标签,让创新成为工作的带动者、政绩的缔造者。创新取得实效的关键是要做好调查研究。评价创新效果如何要看产生的实际效果,而要想最终取得成效且推进顺利,就必须针对性地做好调查研究,在深入一线的细致调研中对创新项目的可行性、适配性、实用性、必要性深入讨论,明确到底什么地方需要创新、什么地方能够创新,让创新举措有的放矢。要充分了解基层干部、人民群众、相关领域专家对于创新措施的接受度以及相关意见,让创新有实际支撑、科学支撑、民意支撑,真正适配当地的土壤,确保创新聚焦在“痛点”,疏浚在“堵点”,落脚在“重点”。作者昌乐县委组织部冯小虎,原文刊发于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