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一份承载着亿万农民土地权益的“中央一号文件”震撼发布——《关于严格遵守“八不准”要求 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通知》。
这份文件,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保护耕地、维护宅基地权益的警钟,宣告着对乱占、破坏耕地行为“零容忍”的坚定立场。
一、耕地红线,不可逾越的法律边界
快速发展的时代,土地,尤其是耕地,成为了发展的基石,也是农村稳定的压舱石。
然而,乱占耕地、破坏耕地的现象却如暗流涌动,侵蚀着这片宝贵的资源。
文件开篇便明确指出:“乱占耕地?违法!破坏耕地?违法!兼并买卖土地?违法!大棚房死灰复燃?违法!侵占黑土地搞特色小镇?违法!”这五个“违法”,直指耕地保护的核心问题,彰显了国家对于耕地保护的坚决态度和法律底线。
二、永久农田,四大举措织密保护网
永久农田,是国家的饭碗,是民族的未来。为了确保这片土地的安全,文件提出了四大工作要落实:加大政策宣传,让每一寸土地都知晓其神圣不可侵犯;建立查询平台,让公众监督成为保护耕地的有力武器;
保障群众监督通道,让人民的声音成为守护耕地的最强音;对于涉及耕地的犯罪,要严抓典型,以儆效尤。
三、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彰显零容忍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是耕地保护中的顽疾。文件对此态度鲜明:“强占多占?整治!非法出售?整治!恶意占地建房?整治!新增问题,零容忍!”这四个“整治”,如同四记重拳,直击乱占耕地建房的要害。
文件发布后,对于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将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对于重大典型问题,更是要挂牌督办、直接立案,彰显了对耕地保护的铁腕决心。
四、多部门协同,严惩保护伞下的违法行为
耕地保护,不是单一部门的战斗,而是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文件强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形成管控合力,提升执法质量和效率;
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对涉嫌违规决策、失职渎职的,坚决打击,绝不姑息。
五、疏堵结合,满足农民合理住宅需求
保护耕地,并非一味堵截,更要疏导。文件提出,要补充耕地指标,统筹安排;对于违法占用耕地,在整改处置到位前,须先行冻结当地的补充耕地指标;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要单列农村村民住宅用地规划和计划指标;土地用途,允许重新认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六、再强调,农村用地红线不容触碰
文件最后,再次强调了农村用地的八条红线:“严禁违规买卖宅基地;严禁违规搞合作建房;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和农房;严禁为城镇居民发放住房登记证;严禁下乡利用宅基地起大别墅;不得以任何理由给离休干部分配宅基地;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村民退出宅基地;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村民‘上楼’。”
总结:
有人说,再严格有什么用?还是得看执行。的确,政策再好,如果执行不力,也会成为一纸空文。
中央文件强调执行重要性: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依规依纪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
总之,宅基地,是农民的根,是农村的魂。承载着农民的梦想与希望,也关乎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以最严格的态度、最严密的制度、最严厉的措施,来守护这片宝贵的土地。(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文章看到这里了,别忘右下点分享在看点赞👍👇点击关注 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到更新内容哦。如果觉得不错,请给我一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