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楼三层的打印机发出哀鸣时,小李正蹲在地上找科长摔碎的U盘。这是本周第二次,张科长当着全局人的面把存储设备砸向他:"材料都存不好,怎么当办公室的人?"
半年前考进文体局时,张科长拍着他肩膀说的"多接触基础工作",如今变成了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泡茶、整理全科室的差旅报销单,甚至要给科长女儿做社会实践PPT。
上周五暴雨,小李抱着感冒发烧的身子送材料到局长办公室,听见张科长正说:"年轻人就该多跑腿锻炼。"
真正让他清醒的是上月的培训通知。局里组织公文写作集训,小李填好申请表却被科长拦下:"这种虚头巴脑的培训有什么好去?"转头却把名额给了自家外甥女。
那天小李在档案室整理十年陈账,听见门外科长打电话:"晚上带你去见陈处长,敬酒规矩得提前教......"
(2)
隔壁党建办的王姐完全是另种画风。她带的选调生小周报到第一天,就收到贴着便利贴的《机关工作避坑指南》:"第7页标红的是领导雷点""附件有近三年所有讲话稿模板"。
上周小周把党组会议记录写成流水账,王姐掏出自已五年前的"黑历史"笔记本:"看,我当时把刘局说'适当推进'记成'食堂推进',害得后勤科长找我拼命。"
最近创建文明城市迎检,王姐把督查联络员的胸牌挂在小周脖子上:"今天你坐主位,我们给你当后援。"检查团临时增加台账核查,小周急得满头汗,发现王姐早已在文件夹里备好补充材料。
(3)
体制内辨别领导的三个照妖镜:
看派活规律
压榨型领导专派"三无任务":无技术含量(跑腿打杂)、无成长空间(重复劳动)、无成果体现(匿名干活)
培养型领导会给你"三有工作":有核心业务(参与项目)、有试错机会(独立版块)、有展示舞台(汇报露脸)看资源分配
某科长常挂嘴边的"能者多劳",实际是只让马儿跑不给马吃草。真正的培养者会像王姐那样,把珍藏的《历年考核优秀材料汇编》直接拷贝给你,甚至告诉你:"第16份是我当年挨了三次骂才改出来的,重点看框架逻辑。"
看责任承担
凌晨两点改完第11版汇报稿,收到"还是用第一版"的通知——这是压榨的标准结局。而当你负责的会议签到表漏了重要领导,培养型领导会和你一起站在局长面前:"是我没把好关,小周已经做了补救方案。"
(4)
职场自救指南:
当发现被压榨时,立即启动"三缓策略":
缓效率:不再第一时间响应非工作指令
缓质量:次要工作保持及格线
缓表态:对画饼式承诺微笑说"我努力"
阳叔说:"要小心总把'锻炼'挂嘴边的前辈。真正的培养是教你钓鱼还送你鱼竿,假的培养是让你摸鱼还嫌你腥气。"
体制内最珍贵的不是窗明几净的工位,而是愿意为你打开抽屉的前辈。
记住:所有消耗你而不滋养你的关系,都是职场"鬼打墙"。(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文章看到这里了,别忘右下点分享在看点赞👍👇点击关注 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到更新内容哦。如果觉得不错,请给我一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