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认知!“偷听”的家长更令人惊喜!

文摘   2025-01-16 06:15   山东  

武际金教育碎思(总第3185篇)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除了家长之外,尤其是那些被称为专家的人的话语,往往比家长的话更具权威性。这是因为很多孩子已经对家长的反复叮嘱产生了免疫力,难以产生有效的触动。

                                 ——武际金

前天晚上的课程,大家还在讨论中。


2025年1月15日(亲子日记第1127篇)星期三
昨晚武校在龙都小学做了今年的第一次父母大讲堂课程分享,为即将到来的寒假提前做好规划。
最近脑科学比较热门,但很多人都不怎么理解,似乎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但正如武校所说,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在这个领悟,我们要慢慢学习,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助力者。
其实想开了也就非常简单,就是我们日常的吃,睡,还有运动,通过调整我们之前的一些习惯,帮助我们和孩子健脑富脑。
一、合理饮食,为大脑加油。“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虽不完全准确,但合理饮食确实能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寒假期间,学生们应远离高糖、高油脂的垃圾食品,转而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中的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剂和B族维生素,对大脑发育和记忆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此外,保持水分充足同样重要,大脑缺水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一天的饮水量,我们要叮嘱孩子多喝水。
二、优质睡眠,让大脑重启。睡眠是大脑进行自我修复和记忆巩固的关键过程。寒假期间,学生们往往因为没有了日常的学习压力而熬夜玩乐,殊不知这样做正在悄悄损害他们的大脑健康。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不仅能提高记忆力,还能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建议学生们每天保证8-10小时的优质睡眠,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让大脑在深度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而且睡前一小时,尽量做记忆性质的事,读读书,背背课文等,都非常有效果。
三、适量运动,激活大脑活力。运动不仅能够强健体魄,还能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升大脑的活力和学习效率。寒假里,学生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跑步、跳绳、做家务等,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不仅能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增强大脑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能参加球类活动更好,要在保证身体不受伤的前提下。
昨晚的课程可谓是收获满满,为假期焦虑的父母们指明了方向。愿我们跟上领路人的步伐,坚持学习,为后代子孙留点宝贵的财富!


以上文字是诸城市繁荣路学校八年级七班吴怡晨妈妈王耀红写的听课收获。笔者读完她的日记,便有了一个判断:听懂了,理解了。
诸城的家长听课属于理所当然,而外地家长听课那就算是在“偷听”了。德州平原县许珊珊就是这样一位“偷听者”。

她把自己的听课体会也写进了当天的亲子日记里,其中还有孩子的参与。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第246篇
昨晚听了武校在诸城的培训课《如何在寒假里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培训中,讲了大脑的成分,以及如何悦恼和富脑。因为有原有认知,所以听得很明白。
大脑真是个好东西,哈哈!
最近在看“脑科学”,然后武校就讲了和脑科学有关的知识。对于我来说,一方面是普及,一方面是解惑,让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听课的时候,老大老二会凑过来听一听,我就说:“你看,武校说了,熬夜伤脑,睡前不能吃甜食。”当时老二嘴里刚嚼了一块儿巧克力,听到我说,她立马说就吃了一口。
我还对她们说了一些伤脑的事情不能做,还有运动,做家务等。虽然她俩没听进去,但我为孩子创造做家务机会,还是可以的。有时需要她知道,有时需要她直接干,说教远不如行动来得有效。
课程还讲到晚上不能熬夜。老大今天放假,本来今天要放肆地看手机,一开始我的想法是放松一天看就看吧,但是听完课,我觉得什么时候不能玩,非得通宵玩?养成这个习惯可不好。
于是,我把手机藏起来,假装睡着。她找啊找,找不到,再找啊找,还找不到,最后无奈只好睡了。到现在还在睡,真好。
当我懂得多了又去行动了,我和孩子都成长了,或许这就是学习的意义吧!不停地学,不停的学,才能到事件发生的时候,形成条件反射,做出正确的行为。
《睡眠革命》这本书中说,睡眠是你等待它的降临,不是追求睡眠,提醒自己该睡了,而是回到当下,回到身体里,去看看书等待它的降临,变主动追求为被动等待。在等待过程中,我们要清理一切可能的障碍,比如手机。
清理完手机,剩下的就不是障碍了,手机会让人麻痹,即使很困,大脑也觉得清醒。
因为言传身教,所以面对每日不停的看手机的我,如何《合理利用手机》和《正确使用手机》是需要修的课题。给孩子做榜样,而不是扎进手机里,允许自己看,不允许她看,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


许珊珊的日记与王耀红相比,增加了很多即时性生活片段,而这些都来自于孩子。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除了家长之外,尤其是那些被称为专家的人的话语,往往比家长的话更具权威性。这是因为很多孩子已经对家长的反复叮嘱产生了免疫力,难以产生有效的触动。

因此,家长应当学会巧妙借力,让这些“外来的和尚”帮忙“念经”,这样的效果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好。

写在后面——

王耀红和许珊珊,属于认知相对较高的家长。她俩有一个共同的行为方式,就是写日记。书写日记,就是在天天用脑,倒逼着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行动力。

而思考积累的结果,是认知的提升。

认知是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方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其看待问题的角度、深度与广度,进而引导其作出相应的行为选择。

积极的认知往往促使人采取乐观、进取的行动。面对挑战时,拥有正面认知的人更倾向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逃避或抱怨。相反,消极的认知则可能导致悲观、被动的行为,限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提升认知水平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全面地看待事物,从而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同时,培养积极的认知习惯,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END

金言金语说家教
武际金校长,全纳教育、家校合育倡导者、践行者;家校合育联盟发起人;全国家校合育第一校创办人;家校合育园区项目创始人;“三写工程”发起人;出版《校园,幸福教育的栖居》《为了折翼的天使》《校长陪你做父母》《教育静待花开》《亲子日记成就好爸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