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的科研工作主要涵盖两个领域: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的核心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探索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是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然而,许多研究者在进行临床研究时面临资料不足和缺乏前沿分析方法的挑战。
基础研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实验方法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分子途径。这一领域对许多临床医生来说既不熟悉,也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产出难点主要在于创新性的想法和资金时间的投入。
尽管创新性的想法难得,但如果我们能够稍微改变思维方式,并更合理地利用资金和时间,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非难事。接下来,小编将向大家介绍几种不需要太多时间投入的科研小方法!
众所周知,时间与金钱往往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资源。在科研领域,经费和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样至关重要。许多人在科研过程中,常常陷入一种误区:用表面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没有全面规划研究的实施步骤,也没有寻找更优的经费和时间配置方案。实际上,科研中许多耗时的环节都可以通过与专业人才合作来高效完成。
以临床研究为例,我的一位朋友S医生在职业生涯初期便专注于此领域。优秀的临床研究往往需要运用一系列新颖且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重新投入时间去学习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不是最合理的时间投资。我们的优势在于临床思维和识别有价值的科研问题。S医生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明智地选择了寻求外部帮助,与生物信息统计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
他自己则专注于阅读最新的文献,梳理分析思路和方法,明确自己的分析需求,确保统计分析能够顺利进行。通过与统计学专家的合作,S医生在第一年就成功发表了3篇SCI论文。这一经验表明,通过合理分配时间和经费,以及与专业人士的合作,可以显著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
利用公共数据库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已非秘密,但要在众人皆知的领域中挖掘出新颖性并产出科研成果,确实需要一些巧妙的方法。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将自己的临床患者队列数据与公共数据库相结合,以此进行验证。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数据的创新性,还能大幅节省收集患者信息的时间。
S医生就曾采用这种方法,他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收集了本科室30至40个患者的数据,并以此为辅助,主要依托公共数据库的数据分析进行验证。这样,即便是时间紧张的临床医生,也无需从零开始,可以直接利用公共数据库的资源,轻松弥补自行收集大量信息的时间成本。通过这种策略,S医生不仅提高了研究的效率,还确保了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一些常用的公共数据库推荐给大家:
网址:https://seer.cancer.gov/
SEER数据库,主要为肿瘤数据
网址:https://mimic.physionet.org/about/releasenotes/
MIMIC数据库,主要为重症医学数据
网址:https://www.cpc.unc.edu/projects/china
CHNS数据库,主要为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相关数据
网址:https://www.cpc.unc.edu/projects/china
CHNS数据库,主要为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相关数据
临床医生在进行基础研究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可与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简单比较。关键在于从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利用基础研究数据为临床问题提供证据和解释。
因此,医生们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患者样本资源,与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建立合作关系。临床医生负责完成临床部分的研究验证,而基础研究专家则负责实验部分。若缺乏合适的合作伙伴,选择专业可靠的生物公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许多研究的机制验证并不需要传统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一应俱全。通过利用临床上不同表型、预后情况的患者本身的病变组织、血液等进行测序、细胞流式分析等辅助验证,可以达到用实验数据验证临床发现的目的,从而产出高质量的文章。要相信,目前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短缺只是暂时的。随着前期科研成果的产出,可以进一步申请经费、职称,逐步建立起一个小团队。
在迈出第一步之后,可以寻找基础实验室合作,或与科室其他老师合作,利用已有的实验室资源和前期的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展开研究。总之,进行基础研究需要耐心,前期多与临床结合,以小见大,待资源成熟后再考虑深入研究。新晋医生切勿一开始就给自己太大的基础研究压力,而应多利用临床优势去产出成果,将基础研究作为辅助验证的一小部分工作,便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除此之外,善用工具也能帮助繁忙的临床医生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例如,近年来许多期刊在投稿时规定提交的图文摘要,以其可视化的特点令信息读取更省事,许多配以图文摘要的研究传播表现也大有提升。
如果您也想用一张图讲清所研究的医学原理,为科学发表与传播加把劲,却又苦于时间精力上的限制,不妨交给同萃创化。
同萃创化拥有逾二十年的学术成果经验,我们天然地关注技术细节,兼顾审美。我们提供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合作推广服务,解决医学领域的科研创新和转化问题。具体分为三阶段:科研阶段、项目阶段和转化阶段,从实际临床问题出发,以高水平成果为导向,提供全方位的科研服务。更多详情,欢迎扫码向同萃创化客户顾问垂询。
就现在!添加客服微信
即送“2000元服务优惠券” 👇
上海同萃创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属于长三角国创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体系,运营科研服务业务板块。同为协同,萃为菁萃。同广大医学研究专家一道,以科研转化模式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临床转化研究。
公司以生物材料制造差异、通过测序分析及数据分析能力寻找差异背后的生物信息规律、再通过动物与细胞进行规律验证,实现客户科研创新及转化目标。
咨询合作 & 科研服务
项目合作、咨询及科研服务(纳米、凝胶、微针、生信分析、临床研究)可联系戚老师或添加右侧微信交流~
戚老师 17521512675(同微信号)
入群交流
围绕纳米、水凝胶、微针等生物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同萃创化也建有“学术交流群”,添加右侧微信即可入群交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