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使命,本真情怀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建筑史学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1906—1909年,
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
恩斯特·伯施曼跨越14省,
行程数万里,
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宝塔等建筑
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
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
后来,
伯施曼以此为基础陆续出版了
三卷本“中国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丛书:
《普陀山》《中国祠堂》《中国宝塔》,
及《中国建筑与风景》《中国建筑》等著作,
为后世留下众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中国宝塔》
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
初版于1931年,
收录了520张插图和照片、
27万余字考察报告。
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
书中的很多宝塔已经不复存在,
使得本书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里程碑。
本期推出的是,
《中国宝塔》一书中的山西宝塔。
▲恩斯特·伯施曼
太原
奉圣寺
奉圣寺宝塔位于山西太原府南部的太原县,南面紧邻晋祠,每面都有拱券门,在四个主要壁面上则有赤陶土烧制的铭文。
据《中国佛教史迹》记载,尽管宝塔是新建的,但其历史十分悠久。这座寺院或许与第一座宝塔都是由一位生于今湖北的亲王资助所建。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曾赏赐一块写有铭文“十方奉圣禅寺”的砖匾,太原府有两座寺庙都用此名。该建筑在金代时毁于战乱,在元朝初年得到重建,并在1341—1368年间再次被摧毁,又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得以重建。古老的宝塔伫立在天龙山著名佛教石窟的入口,它们共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目前的砖塔可追溯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如今连同寺院均已荒废。此塔平面为八边形,高约50米,底边长为3.7米,七层塔身收分明显。关野贞估计其高度为60米。宝塔的外形十分精致,尤其是琉璃装饰。塔檐施有蓝色和绿色釉面,一层黄砖上镶有蓝色琉璃装饰。琉璃瓦顶为蓝色和黄色,上面设有黄色拱脊,黄色的琉璃塔顶以小塔的形式呈现,一斗两升斗拱连接着塔檐与墙面。塔身上的细节与同时期平阳府方形级塔的风格吻合。奉圣寺宝塔几乎可被归入层塔,虽然它还保留有级塔的形式,但是精细的塔檐已经展现出叠层宝塔的特点。就此而言,太原府附近的几座宝塔可以作为范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山西太原县奉圣寺的宝塔。
共七层,施有琉璃釉,初建于唐代,
现在的宝塔建于1748年。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奉圣寺的宝塔。伯施曼绘制。
永祚寺
这两座宝塔位于城市东南部不远处的一座山——巽峰上,山脉向西北方向延伸,寺庙建筑面向城市。“巽”也意味着柔和、高贵,与五行中的风和木相对。
我在日记中写下了在寺院中见到的景色,晨光和煦温暖,春意盎然。阔叶树新出的绿芽闪闪发光,柳树已枝繁叶茂,紫丁香花开放,香气如故。阳光照耀在城中林立的塔楼和城墙上,西部波光粼粼的湖水后方是连绵的山脉,遥望东方,山峰巍峨。在略微起伏的黄土之巅,沿小径顺斜坡而上,便来到了这座位于黄土丘陵之上的寺院。整个寺院由相连的两部分组成,双子塔位于永祚寺内,其入口前方是永乐寺,永乐寺面朝北方,与永祚寺的朝向相反。
寺院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围绕着一座几乎为方形的庭院的是一座面阔七间的入口大殿和三座歇山顶大殿。寺内的佛殿均为出色的砖砌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在山西尤为常见,具有明朝时期的风格。两层高的主殿和单层的侧殿,均在殿内重要位置和带有拱顶的壁龛内供奉着佛像和菩萨像。庭院中有一座特别的凉亭,其中供奉着佛教的护法菩萨——韦陀。这座寺庙维护不善,已逐渐衰败,只有少数年迈的守寺人,其中包括一位僧人,还居住在寺中。
伫立着宝塔的永祚寺西北方正对着城市。建筑位于城市东南则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以东南之气增风水之运的寓意。地方志中也强调了两座宝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记录了它们为科举考试带来的积极影响。根据风水师的说法:“如果巽位(八卦之一,即东南方)上建有宝塔,那文学之风必将繁荣。当塔建成之时,许多学子都通过了科举考试。这也证明了宝塔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座佛教建筑。
寺院院落深深,长约125米,被破败的墙壁所包围。建筑分列于寺院中轴线上,山门、二门、三门、宝殿相互连接,两座宝塔就耸立其间。中间大殿前设有平台,两间位居尾部的殿堂为木质结构,最后是三教殿。三教殿内有三尊气势巍然、带有头光、立于莲台上的佛像。建筑中有很多木质构件和雕刻,皆轮廓简洁,正面描绘有龙的图案。
北侧竖立的宝塔其八边形底座直径为11.30米,边长为4.65米,根据精确的计算得出高度为54米,与倾斜的宝塔高度相当。
巍巍的双塔在城市景观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民间也称此寺为双塔寺。两者外形相似,风格协调,十三重相叠的塔檐将塔身分隔成十三层低矮的塔层。最底层的塔身稍高一些,但除了设有不显眼的入口外,与其他各层没有明显区别。其他叠层每面都有门洞,这一点具有后世建筑的特征。在那一时期,众多艺术门类相互融合,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统一。北塔的收分明显,轮廓优美,有律动之感,并具有独特而精美的塔檐。最底层檐口上方的回廊围栏完整,南塔则缺少这种设计。两座塔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顶端部分,虽然都冠有穹隆顶,但其中一座塔刹为圆形宝珠,另一座则为三段式的塔刹。建塔所用的浅灰色砖石高7.2厘米。两座宝塔都可循级而上,内外塔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每层内部都设有回廊并搭有塔梯。
东南方没有外廊的宝塔有明显的倾斜。由于所收集的资料都只记录了宝塔倾斜这一事实,却并没有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做出解释,所以可以推测,这座宝塔可能在最初就是倾斜的。
从这两座宝塔在城市中的特殊排列方式可以得出这样的假设:山上靠后的那座塔建成稍早,建成后便是倾斜的,这显然无法积极改善城市的风水。在它前面很快增加了第二座塔,此塔笔直挺拔,旨在改善城市的风水。无论如何,和西方世界一样,由于技术原因人们并不会特意设计建造此类倾斜的塔楼建筑。南侧倾斜的塔仅略有收分,轮廓陡峭上升;而北侧后建的宝塔则收分明显,各级塔身的直径逐渐缩小,塔身自下而上逐渐变细,顶部塔层的对角径还不到底部的一半,轮廓秀丽。此种特征也说明了两塔的建造时间有所不同。这就是斜塔的塔芯被认为建成时间较早的原因,但是它的塔檐和外部结构是在1611年和新塔一同修建的。
▲山西太原府的双塔。
其中一座塔的塔檐建于1611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的双塔。
两座叠层塔高54米,
塔院的轴线为东南—西北走向。
建于1611年,倾斜的塔心建造时间可能更晚些。
左侧是永乐寺的宏伟大殿。伯施曼拍摄。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的双塔。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双塔之一——
北侧带有外廊的笔直的宝塔局部。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双塔之一——
位于西侧、倾斜、不带外廊的宝塔。
伯施曼拍摄。
▲带外廊的笔直的宝塔平面图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的平面图。
寺院内有三座大殿、两座宝塔,
大门入口前方为永乐寺。
▲笔直的宝塔和正殿。后方是永乐寺的主殿。
▲后殿三教殿
▲从寺内观入口的大殿。伯施曼拍摄。
▲寺院与宝塔。伯施曼拍摄。
▲十七层的塔身。魏格尔德拍摄。
北十方元院
山西太原府北十方院的宝塔位于城市西北门以北3公里处,正对着城市东南方的一对双子塔,它们也属于叠层塔,所以将在这里一并介绍。这座寺院非常有名,原名千寿寺。这里的寺主是一位学识渊博、为人和气的年轻方丈。由于寺院坐落在宽阔的黄土平原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建筑维护不善,只有庞大的拱顶建筑物的状况尚好。这座九层宝塔与其他塔层均匀的宝塔有所不同,它的层高更高,且各层高度几乎没有变化。
为了与南十方院在地理位置和宗教上相呼应,城市北边还有一座北十方院。寺院的墓地就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外围有一圈低矮的围墙,墙上设置了大门,7座坛式宝塔和大量的墓碑呈对称状立在墓园中。数字“7”可能与多宝佛和他的7个化身有关,后来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认为寺院的7位住持就是这7个化身。
▲山西太原府北十方院的宝塔。
共九层,高约30米,约建于明代。
伯施曼拍摄。
▲山西太原府北十方院的叠层塔。伯施曼拍摄。
▲北十方院七位住持的墓塔。
南十方院
太原府附近有两座庞大的寺院,保存至今。它们应当建于明朝末期,即1580年左右。这一时间是我们通过寺庙中一些宽敞的拱顶式大殿的特征判断出来的,它们让人过目难忘。两座寺院塔林中的独特瓮式砖佛塔应当也是建造于那个时期。其中一些较早期的案例底部为高高的八边形基座,上面是圆圆的、鼓起的花瓶形塔身,上方为阶梯状塔顶,塔顶有三重较宽的飞檐,塔刹由黄色或者灰色的釉面圆顶、宝盖和宝珠组成。在后期的案例中,塔顶和塔尖都变得更加纤细,宝塔的形态更类似于长颈花瓶,在圆形的塔身中藏有小型碑刻。
南十方院位于太原府以南约6公里处。“十方”是指佛教中水平的八个主要和次要方向,以及上天、下地这两极。多宝佛为五如来之一,在十方世界中作为影响广泛的象征形象出现,出现时会化身为七尊佛。紧挨着寺庙的是其附属的墓地,就坐落在峡谷旁的黄土坡上,整体恰似一幅风景画。塔林中大约有35座坛式宝塔。
根据中国古代的习俗,有些宝塔前摆放了供桌和可供休息的石凳,顶端为半圆形或四边形的墓碑散布在其周围,还有一部分被设置在小屋中。在某一处,伫立着一座简朴的六边形宝塔,共五级,形态纤细,比周围的墓碑都要高出一些,也为整片墓园带来了好的风水。当瓮式墓塔紧紧排列在一起,同时又和周围庄重、封闭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时,人们才能感受到瓮式墓塔奇特的外形带来的玄妙效果。
▲山西太原府南十方院墓地。
图中是黄土高原上常见的小屋,
屋中有石碑,旁边有宝塔。
伯施曼拍摄。
▲山西太原府南十方院中的塔林。
晋祠
在山西太原府以南的庞大道观—晋祠中,有一座结构精美、形态纤细的小香塔,它伫立于高处的平台上,在那里人们可以眺望远处广阔的平原。塔身主要由赤陶烧制而成,上有釉面,造型独特,工匠们一定运用了山西特有的制陶工艺。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山西制造这类小塔,有些是砌成香炉,有些是可移动的上香器具。在华北,它们俨然已成了一种商品。晋祠这座香塔的造型模仿了中式的亭式楼阁,有壁柱、斗拱和飞檐,每一级塔身都精巧无比,塔顶结构精致,上有四重山花,这座宝塔自成一体。
▲山西晋祠附近的墓塔。
高约6米,可能建于17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山西晋祠的香塔。
由釉面赤陶制成,共三层,高2.5米,
远景中是奉圣寺。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
显通寺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对于藏传佛教来说,五台山是一处特殊的圣地。山中大小各异的众多寺院簇拥着巨大的白色喇嘛塔,这座宝塔屹立于宽阔的高地山谷中央,被远方高耸的山峰围在中间。“五台”指的是最高的五座山峰,是精神世界在现实中的映射。在五台山中,不论是建筑物、佛像、装饰物的排布,还是在宗教仪式的安排上,神圣的数字“五”都经常被重复使用。所以我们也专门用第五部分来介绍五台山和山中的喇嘛塔。
自唐代开始,铁塔就逐渐出现在文字记载当中。五台山的三世章嘉活佛在1779—1780年陪同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写下了关于这座五台山的详细记述,其中也提到了一座铁质佛塔以及供奉于塔中的舍利。根据日本高僧圆仁在公元840年到访五台山后写下的游记来看,当时在中台峰顶的三塔寺中曾有三座铁质宝塔,后来与寺庙一同消失了。也许正是因为人们没有忘记那些古老的宝塔,所以才在明朝末年(大约1600年左右),又重建了五座青铜塔,它们也一直保存至今。
五台山也曾被称为清凉山。在海拔2650米的宽阔山谷中,巨大的白色喇嘛塔坐落在庞大寺庙建筑群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规模庞大的塔院寺内部。北侧紧挨着白色喇嘛塔的是另一座庞大的寺庙—大显通寺,它可能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这座寺庙的北部平台上伫立着五座青铜塔,这几座宝塔精美绝伦,同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宗教意义。虽然它们建造于明朝末年,历史不算很长,但因为它们位于大显通寺内,所以尤其重要。
在寺院主轴线的尽头,地形稍向上抬高了一些,人们通过露天的台阶可以走向一处更高的平台,这些上上下下的台阶随着山势而起伏。代表五座山峰的五座青铜塔立于一个特别的台基上,它们位于平台的边缘,散发着金光,其无与伦比的铸造工艺和精妙绝伦的艺术加工彰显出佛教的灿烂光辉。这些庄严的宝塔被精美的建筑物包围着。
平台南侧是宽敞的主庭院,院中有一栋两层建筑物—无量殿。它高大、坚固,具有异域风情,应当是中亚—印度式的风格,与周围其他的中式大殿差异很大。无量殿是一座藏经楼,内部藏有最有价值的文学宝藏。平台脚下也有几座建筑物,中间为一座大殿,两侧各有一座小殿。大殿中供奉着一尊十一头的千臂文殊菩萨像。在平台后方,也就是北侧,有三座引人注目的建筑物一字排开。两侧的两层小楼形态敦实,就像是缩微版的无量殿,同样具有印度式的异域风情。在它们之间是一座极其精美的两层楼阁,坐落在寺院的主轴线上,由青铜浇铸而成,内部实心,表面镀金。在这座楼阁的正对面,也就是平台的最南端,有一堵围墙将平台包围,使平台成为一个独立的神圣区域。五座青铜塔正是这个封闭的小世界的标志物。
根据沙畹的记录,其中一座宝塔建于1602年,所以五座宝塔有可能都铸造于明朝万历年间。它们下方的台基十分巨大、坚固,装饰精美且风格独特。上方的宝塔共分为四种不同形式。中间的一号塔有着最奇特的外形,共三级,各级塔身均为多面体。它位于主轴线上,无疑代表了五台山的中台。璞科第也留意到了它:“中间的宝塔在形状上是最奇特的。它由三个形似水晶块的二十六面体组成,形似水晶,它们堆叠在一起。宝塔顶端有金属圆环,和塔院寺中的大宝塔十分相似。”
塔院寺虽紧邻显通寺,可最后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这座青铜塔的塔刹有一扁平的盘状华盖,边缘密集地装饰有小圆片,可能模仿了(中式坡屋顶)屋檐处瓦当的形式。华盖上有三重宝珠,宝珠之上还有精巧的刹尖。四号塔和五号塔也有着同样的塔刹。这种塔刹让人联想到藏传佛教中佛像的冠冕和僧人的头饰,总之具有明显的藏式风格。相比之下,五台山大白塔的扁平华盖虽然与之类似,但是周围悬挂有铁链,圆片也都挂在华盖之下。这座青铜宝塔主体塔身的三个块状体各有二十四个角和二十六个面,因为上下堆叠,所以其中只有二十四个面可见。数字“三”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三宝,数字“二十四”则可能代表着根据太阳的位置和相应的天神,人们可以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时段。主体塔身的三个块状体共有七十二个面可见。
二号塔和三号塔立于一号塔两侧,分别位于平台两端尽头的台阶旁。它们十分相似,塔身表面密密麻麻装饰着小型雕像。塔身表面浇铸有成组的天神雕像和成排的佛像,檐边装饰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雕像。整座塔身的外轮廓线凹凸不平,所有的棱边和角落几乎都铺满了各类装饰。与四号塔和五号塔一样,它们都属于天宁式宝塔,主体结构被分为基座、香炉、针型塔身和塔刹几个部分。天宁式宝塔往往在中间的某层塔身中供奉着最重要的圣物,而在这两座青铜宝塔中,这个功能被香炉代替了,人们将神圣的物品放入其内部燃烧。根据这两座宝塔的外形,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喇嘛式宝塔这一形式及其上方的塔身结构如何演变成了天宁式宝塔这一形式。
三号塔的基座十分精美,上方挑出的三重飞檐和向内凹陷的束腰都为它带来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基座四角各有一尊力士雕像,呈半蹲姿态,好像用力托举着宝塔。他们都穿着中式服装,面容坚毅,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塔身主体为倒置的八角锥,上方边缘处有一圈外廊。外廊和托塔力士这些元素也在五号喇嘛塔中出现。宝塔面向平台主轴线的一面较为宽大,上方辟有焚香用的开口,其余的三面有大量的人像浮雕。四个稍窄的斜面上各有一座精美的宝塔浮雕,浮雕与青铜塔本身的外形十分相似,这座宝塔的外形显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座浮雕青铜塔塔身和塔刹很常见,塔身表面有大量的、成排的佛像,香炉中也供奉着一尊端坐的佛像。根据佛教中的说法,“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佛门中有无数菩萨,为何只有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展现出了他的无上力量和威严。艾约瑟写下的文字也许可以解答这一疑惑,在《华严经》中,至少是后来中国僧人澄观注疏的中文版本中曾写道,根据佛祖所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在五台山。这座青铜宝塔的细长塔刹也被飞檐划分为十三段,代表佛教的天。算上最下方的香炉,塔身也被分为了十三份,而这种划分并不常见,通常塔身为十二级居多。每一层塔刹角落处都装饰有龙形细杆,顶端有一个小型伞盖,中间有洞,并与一个尖尖的宝葫芦组合在一起,成为双层塔冠。人们完全不会想到中国佛教会用这样富丽堂皇的方式来展现无尽的佛陀世界,这两座青铜塔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其中的一个原因一定是喇嘛教的“神秘感”,所以人们才会通过这种密密麻麻的装饰来填满青铜宝塔的所有表面,甚至是最细微处的构件。
平台前方的两座宝塔外形更为素净。西侧的四号塔为天宁式,底部基座有小型栏杆,塔身下半部分与一号塔的单层塔身十分类似,是整座宝塔最神圣的主体。棱形结构上方的塔身共有十二重檐,向上逐渐收拢。这几部分共同组成了天宁式宝塔的结构。
东侧的五号喇嘛塔立于分段式的八角形基座上,基座各角雕有托塔力士,上方边缘处有小型栏杆。塔身主体为圆形,像一个倒扣的、两面削平的蛋形,也可以说是水滴形。圆形的主体塔身顶端围有一圈精致的横枋装饰,上方的塔身结构逐渐变细,被划分为九个部分,表面铸有佛像。圆形的塔身表面光滑,内部中空,被用作香炉使用。圆形塔身光滑的表面上镶嵌着许多不规则排列的长方形镀金铜片,一号塔塔身同样如此。这些镀金铜片闪耀着熠熠金光,它们为香炉凸起的表面带来了一种神秘的魅力,可以让人立刻联想到火焰,以及喇嘛教信众的狂热。
香炉开口上方和外围的一圈丰富、生动的浮雕图案更能展现这种魔力,线条奇妙、优美、华丽,紧紧抓住我们的眼球。画面中,前景的云朵之中有一只强壮的金翅鸟。它双手合十,双翅展开,画中只轻轻点出了它的鹰鼻,双脚被画作鸟爪。它用双爪抓住了两条龙的尾巴,双龙形态生动,龙头冲向中间,周围闪现的柔光直逼金翅鸟头上燃起的火焰,火焰中有宝石。可它们无法抓住金翅鸟,因为所有被人在空中抓住尾巴的动物,比如蛇或其他的爬行动物,包括这里被金翅鸟抓住的龙,都不再拥有强大的力量,没有办法再腾飞,嘴也无法咬到抓住它们的尾巴的双爪。因此,这里的宝石代表了佛教教义,受到金翅鸟的保护,以免受巨龙的攻击,龙在这里应该是代表了一种敌对的力量。浮雕的最上方还铸有第二颗宝石。所有的图案线条都十分流畅,异常精美,金翅鸟、双龙和云朵三种元素布局精妙,结构清晰。
尽管这五座青铜塔的尺寸相对较小,但它们也拥有与其他宝塔一样的结构,代表了同样的内在含义,是这片小世界的焦点。它们复刻了壮美的自然,代表了五台山的五座山峰和山峰上的五座大型宝塔,也代表了我们这个时空中的五佛,展现了宏观世界中的伟大思想。这就是它们的内在含义。如果朝圣者在寒冷的冬天没有办法去五座神圣山峰上的古老宝塔那里朝圣,就会带着贡品来到象征着五座山峰的青铜宝塔前祭祀。这几件艺术品在外观上很像最简朴的墓塔或是舍利塔,也与大型的天宁式宝塔和层塔十分相似,它们以精巧灵秀的方式复刻了中国数不尽的大型宝塔。
这些精美的明代艺术作品通过丰富的结构、装饰、雕像和高贵的青铜光泽展现出佛教的灿烂光辉。喇嘛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教义深刻,信众虔诚,其超自然的世界观和无数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很多宝塔的造型设计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五台山清凉寺中的青铜千佛塔的外形与显通寺平台上的两座天宁式宝塔大致相同,只不过千佛塔的尺寸较小。此塔塔身的下半部分也同样为倒置的八边形,斜边较窄,每一面上都有简单的装饰,共有两排壁龛,龛中铸有佛像。上半部分塔身共九层,飞檐向外挑出,各层之间的佛像,就像立柱一样将塔身连接起来。塔顶是扁平的双层宝珠。根据沙畹的记录,这座建筑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6年。
五台山中这些精美的明代宝塔表面往往都有丰富的装饰和大量的佛像,这一特点在一座青铜殿中也得到了延续,它位于显通寺中轴线的末端。这座两层的建筑物外部富含大量的建筑细节,内部更是精美绝伦,塔身内壁和室内两座青铜宝塔上都是佛教图案。
我没能进入殿内参观,但是参考了斐士的记录:“这座青铜建筑内的装饰十分丰富,布局精巧,其中最主要的艺术品是一尊文殊菩萨像。周围的墙壁上大约覆盖了三十块青铜板,上面满满雕刻着铭文和数千尊微型佛像。殿内还有两座大型镀金青铜塔,塔身的壁龛中还摆放了数百尊佛像。建筑物内部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装饰,比如唐卡、朝圣者供奉的小佛像、珍珠、银器,还有遍布房间的无数其他物品。屋顶的最高处垂下一盏球形灯,灯的金属外壁像玻璃一样透明,灯中的火焰永不熄灭。殿中还有青铜转经筒,其中放置了藏文和满文的经文。”这些丰富的装饰品是绝佳的证据,证明了金属艺术是如何激发人们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佛教图案,并运用在青铜宝塔这一建筑中的。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内的五座青铜塔。
上图是其中的三座宝塔、围墙和香炉,
宝塔建于16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殿后平台的平面图。
伯施曼绘制。
▲五台山显通寺殿后平台上的五座青铜塔、
青铜楼阁以及两座砖砌建筑物。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与二号塔类似的天宁式宝塔。
塔身共十三层,青铜部分高4.2米,
总高5.5米,建于1602年。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的五号塔。
形式为喇嘛塔,上方塔身共十一层。
青铜部分高3.7米,总高5.6米。
建于16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的四号塔。
天宁式宝塔,下方塔身为骰子状,
上方塔身共十二层。
青铜部分高3.7米,总高5米,建于1600年左右。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的一号塔。
主体结构由三个骰子状覆钵组成,
青铜部分高3.7米,总高5.3米,
建于16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三号塔的细节。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五号塔的细节。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五号塔的青铜底座。
伯施曼拍摄。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青铜塔。
建于1606年。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竹林寺
如果想了解此类宝塔的基本形态,可以先研究一座较小的宝塔,该塔位于中国西北部喇嘛教兴盛的地方。这座宝塔便是竹林寺的八角塔。五台山为山西佛教和喇嘛教的圣山,竹林寺位于五台山的西部,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该八角宝塔,塔基宽阔稳重,共五层,高约21米。下面四层高度均等,顶层高度则急剧降低,最后冠以平顶和小塔状塔刹,产生了类似喇嘛教建筑风格的效果。双层的出檐雄伟坚固,由复杂的斗拱结构进行支撑,上面覆盖瓦片,并设有平座。塔身表面开有拱形洞口,精致的边柱更强调了塔的棱角。有些历史记载指出,寺院、宝塔与五台山的喇嘛教相关。
▲山西五台山竹林寺的宝塔。
共五层,高约21米。建于1573—1620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菩萨顶
五台山中最重要的寺庙菩萨顶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照片中只展示了塔林的一部分。而《中国佛教史迹》中有一张俯瞰全景的照片,展示了这些塔林是如何林立于山坡上的。塔林中有两种形式的墓塔成组交替出现,一种是纯粹的瓮式佛塔,一种是低矮的方形柱式佛塔,顶端有着扁平的金字塔形塔刹。
璞科第对这片塔林所作的描述十分精准:“前山和中部的几座山峰由一道深深的峡谷分隔开,山谷中流淌着湍急的溪流,五台山所有寺庙中最重要的一座就位于这座前山上。在峡谷的另一边是一片占地广阔的墓地,葬于此处的多是附近寺庙的喇嘛们。一些最慷慨的香客也被葬在这里,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能被葬在五台山是一件极其特殊、幸运的事,甚至有些信徒会将逝者的遗体从遥远的国家运至五台山下葬。当然,这涉及很多手续。如果想要将逝者遗体下葬,必须得到皇帝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因为这种葬礼确实不便宜。更普遍的形式还是将遗体火化之后再下葬,这样费用自然会低很多。五台山的整片山脉中到处都是墓地,有些从很远处就可以看到,其中有的立有高耸的佛塔作为标志,有一些宝塔的外形十分精美、独特。由于这里仅仅埋葬了逝者火化后的骨灰、舍利,所以每座坟墓的占地面积都很小,墓碑紧挨在一起。这些墓碑的风格统一,是五台山墓园的一大特色。”这一段记录是由格林威德(Grünwedel)翻译的。
▲山西五台山菩萨顶的墓地。
两种形式的墓塔混合在一起,
一种为龛柱式,另一种为纯喇嘛式。
均由砖砌成,始建于明代,即16世纪,
最新的墓塔建于近代。伯施曼拍摄。
平阳府宝塔
▲山西平阳府的宝塔。
共五层,高46米,建于公元627—650年,
重建于1750年。伯施曼拍摄。
▲山西平阳府宝塔底部的两层。
伯施曼拍摄。
▲山西平阳府宝塔的平面图。
显示了底层和佛头。伯施曼绘制。
▲平阳府宝塔一层的铁质佛头像。
伯施曼拍摄。
▲山西平阳府的宝塔。
高46米,伯施曼绘制。
其他
灵丘县宝塔
▲山西灵丘县的一座级塔。伯施曼拍摄。
临晋县宝塔
▲山西临晋县的宝塔。共六层,高18米,
模型来自徐家汇博物院。
蒲州府宝塔
▲山西蒲州府的宝塔。
共13层,高44米,建于唐代。
伯施曼绘制。
▲位于蒲州府城北部山丘上的宝塔。
伯施曼绘制。
安邑县宝塔
▲山西安邑县的宝塔。
高约46米,建于1063年。伯施曼拍摄。
汾州府宝塔
▲山西汾州府的宝塔。
塔身共十三层,高70米,
初步推测建于1500—1600年。喜仁龙拍摄。
介休县宝塔
▲山西介休县的七层宝塔。伯施曼绘制。
▲山西介休县的一座龛式宝塔。
由砖砌成,建于1700年左右。伯施曼绘制。
▲山西介休县的陵墓建筑。
由砖和赤陶建造,高约6米,
建于1700年左右。伯施曼绘制。
闻喜县三座宝塔
▲山西闻喜县山顶上的三座宝塔。
伯施曼绘制。
侯马镇墓塔
▲山西侯马镇的墓塔。建于1720年左右,
由砖砌成。伯施曼绘制。
石壁山玄中寺墓塔
▲山西石壁山玄中寺塔林内的两座墓塔。
平面皆为八边形,建于1300年左右。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万卦山天宁寺宝塔
▲山西万卦山天宁寺内的石制柱形佛塔。
平面为八边形,建于公元900—950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山西万卦山天宁寺内的石制柱形佛塔。
平面为正方形,建于公元900—950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山西交城县万卦山天宁寺墓地中
冠有金字塔形塔刹的石制墓塔。
始建于13世纪。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1906—1909年,
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
恩斯特·伯施曼跨越14省,
行程数万里,
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宝塔等建筑
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
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
后来,
伯施曼以此为基础陆续出版了
三卷本“中国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丛书:
《普陀山》《中国祠堂》《中国宝塔》,
及《中国建筑与风景》《中国建筑》等著作,
为后世留下众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中国宝塔》
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
初版于1931年,
收录了520张插图和照片、
27万余字考察报告。
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
书中的很多宝塔已经不复存在,
使得本书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里程碑。
本期推出的是,
《中国宝塔》一书中的山西宝塔。
▲恩斯特·伯施曼
太原
奉圣寺
奉圣寺宝塔位于山西太原府南部的太原县,南面紧邻晋祠,每面都有拱券门,在四个主要壁面上则有赤陶土烧制的铭文。
据《中国佛教史迹》记载,尽管宝塔是新建的,但其历史十分悠久。这座寺院或许与第一座宝塔都是由一位生于今湖北的亲王资助所建。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曾赏赐一块写有铭文“十方奉圣禅寺”的砖匾,太原府有两座寺庙都用此名。该建筑在金代时毁于战乱,在元朝初年得到重建,并在1341—1368年间再次被摧毁,又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得以重建。古老的宝塔伫立在天龙山著名佛教石窟的入口,它们共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目前的砖塔可追溯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如今连同寺院均已荒废。此塔平面为八边形,高约50米,底边长为3.7米,七层塔身收分明显。关野贞估计其高度为60米。宝塔的外形十分精致,尤其是琉璃装饰。塔檐施有蓝色和绿色釉面,一层黄砖上镶有蓝色琉璃装饰。琉璃瓦顶为蓝色和黄色,上面设有黄色拱脊,黄色的琉璃塔顶以小塔的形式呈现,一斗两升斗拱连接着塔檐与墙面。塔身上的细节与同时期平阳府方形级塔的风格吻合。奉圣寺宝塔几乎可被归入层塔,虽然它还保留有级塔的形式,但是精细的塔檐已经展现出叠层宝塔的特点。就此而言,太原府附近的几座宝塔可以作为范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山西太原县奉圣寺的宝塔。
共七层,施有琉璃釉,初建于唐代,
现在的宝塔建于1748年。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奉圣寺的宝塔。伯施曼绘制。
永祚寺
这两座宝塔位于城市东南部不远处的一座山——巽峰上,山脉向西北方向延伸,寺庙建筑面向城市。“巽”也意味着柔和、高贵,与五行中的风和木相对。
我在日记中写下了在寺院中见到的景色,晨光和煦温暖,春意盎然。阔叶树新出的绿芽闪闪发光,柳树已枝繁叶茂,紫丁香花开放,香气如故。阳光照耀在城中林立的塔楼和城墙上,西部波光粼粼的湖水后方是连绵的山脉,遥望东方,山峰巍峨。在略微起伏的黄土之巅,沿小径顺斜坡而上,便来到了这座位于黄土丘陵之上的寺院。整个寺院由相连的两部分组成,双子塔位于永祚寺内,其入口前方是永乐寺,永乐寺面朝北方,与永祚寺的朝向相反。
寺院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围绕着一座几乎为方形的庭院的是一座面阔七间的入口大殿和三座歇山顶大殿。寺内的佛殿均为出色的砖砌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在山西尤为常见,具有明朝时期的风格。两层高的主殿和单层的侧殿,均在殿内重要位置和带有拱顶的壁龛内供奉着佛像和菩萨像。庭院中有一座特别的凉亭,其中供奉着佛教的护法菩萨——韦陀。这座寺庙维护不善,已逐渐衰败,只有少数年迈的守寺人,其中包括一位僧人,还居住在寺中。
伫立着宝塔的永祚寺西北方正对着城市。建筑位于城市东南则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以东南之气增风水之运的寓意。地方志中也强调了两座宝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记录了它们为科举考试带来的积极影响。根据风水师的说法:“如果巽位(八卦之一,即东南方)上建有宝塔,那文学之风必将繁荣。当塔建成之时,许多学子都通过了科举考试。这也证明了宝塔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座佛教建筑。
寺院院落深深,长约125米,被破败的墙壁所包围。建筑分列于寺院中轴线上,山门、二门、三门、宝殿相互连接,两座宝塔就耸立其间。中间大殿前设有平台,两间位居尾部的殿堂为木质结构,最后是三教殿。三教殿内有三尊气势巍然、带有头光、立于莲台上的佛像。建筑中有很多木质构件和雕刻,皆轮廓简洁,正面描绘有龙的图案。
北侧竖立的宝塔其八边形底座直径为11.30米,边长为4.65米,根据精确的计算得出高度为54米,与倾斜的宝塔高度相当。
巍巍的双塔在城市景观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民间也称此寺为双塔寺。两者外形相似,风格协调,十三重相叠的塔檐将塔身分隔成十三层低矮的塔层。最底层的塔身稍高一些,但除了设有不显眼的入口外,与其他各层没有明显区别。其他叠层每面都有门洞,这一点具有后世建筑的特征。在那一时期,众多艺术门类相互融合,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统一。北塔的收分明显,轮廓优美,有律动之感,并具有独特而精美的塔檐。最底层檐口上方的回廊围栏完整,南塔则缺少这种设计。两座塔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顶端部分,虽然都冠有穹隆顶,但其中一座塔刹为圆形宝珠,另一座则为三段式的塔刹。建塔所用的浅灰色砖石高7.2厘米。两座宝塔都可循级而上,内外塔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每层内部都设有回廊并搭有塔梯。
东南方没有外廊的宝塔有明显的倾斜。由于所收集的资料都只记录了宝塔倾斜这一事实,却并没有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做出解释,所以可以推测,这座宝塔可能在最初就是倾斜的。
从这两座宝塔在城市中的特殊排列方式可以得出这样的假设:山上靠后的那座塔建成稍早,建成后便是倾斜的,这显然无法积极改善城市的风水。在它前面很快增加了第二座塔,此塔笔直挺拔,旨在改善城市的风水。无论如何,和西方世界一样,由于技术原因人们并不会特意设计建造此类倾斜的塔楼建筑。南侧倾斜的塔仅略有收分,轮廓陡峭上升;而北侧后建的宝塔则收分明显,各级塔身的直径逐渐缩小,塔身自下而上逐渐变细,顶部塔层的对角径还不到底部的一半,轮廓秀丽。此种特征也说明了两塔的建造时间有所不同。这就是斜塔的塔芯被认为建成时间较早的原因,但是它的塔檐和外部结构是在1611年和新塔一同修建的。
▲山西太原府的双塔。
其中一座塔的塔檐建于1611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的双塔。
两座叠层塔高54米,
塔院的轴线为东南—西北走向。
建于1611年,倾斜的塔心建造时间可能更晚些。
左侧是永乐寺的宏伟大殿。伯施曼拍摄。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的双塔。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双塔之一——
北侧带有外廊的笔直的宝塔局部。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双塔之一——
位于西侧、倾斜、不带外廊的宝塔。
伯施曼拍摄。
▲带外廊的笔直的宝塔平面图
▲山西太原府永祚寺的平面图。
寺院内有三座大殿、两座宝塔,
大门入口前方为永乐寺。
▲笔直的宝塔和正殿。后方是永乐寺的主殿。
▲后殿三教殿
▲从寺内观入口的大殿。伯施曼拍摄。
▲寺院与宝塔。伯施曼拍摄。
▲十七层的塔身。魏格尔德拍摄。
北十方元院
山西太原府北十方院的宝塔位于城市西北门以北3公里处,正对着城市东南方的一对双子塔,它们也属于叠层塔,所以将在这里一并介绍。这座寺院非常有名,原名千寿寺。这里的寺主是一位学识渊博、为人和气的年轻方丈。由于寺院坐落在宽阔的黄土平原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建筑维护不善,只有庞大的拱顶建筑物的状况尚好。这座九层宝塔与其他塔层均匀的宝塔有所不同,它的层高更高,且各层高度几乎没有变化。
为了与南十方院在地理位置和宗教上相呼应,城市北边还有一座北十方院。寺院的墓地就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外围有一圈低矮的围墙,墙上设置了大门,7座坛式宝塔和大量的墓碑呈对称状立在墓园中。数字“7”可能与多宝佛和他的7个化身有关,后来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认为寺院的7位住持就是这7个化身。
▲山西太原府北十方院的宝塔。
共九层,高约30米,约建于明代。
伯施曼拍摄。
▲山西太原府北十方院的叠层塔。伯施曼拍摄。
▲北十方院七位住持的墓塔。
南十方院
太原府附近有两座庞大的寺院,保存至今。它们应当建于明朝末期,即1580年左右。这一时间是我们通过寺庙中一些宽敞的拱顶式大殿的特征判断出来的,它们让人过目难忘。两座寺院塔林中的独特瓮式砖佛塔应当也是建造于那个时期。其中一些较早期的案例底部为高高的八边形基座,上面是圆圆的、鼓起的花瓶形塔身,上方为阶梯状塔顶,塔顶有三重较宽的飞檐,塔刹由黄色或者灰色的釉面圆顶、宝盖和宝珠组成。在后期的案例中,塔顶和塔尖都变得更加纤细,宝塔的形态更类似于长颈花瓶,在圆形的塔身中藏有小型碑刻。
南十方院位于太原府以南约6公里处。“十方”是指佛教中水平的八个主要和次要方向,以及上天、下地这两极。多宝佛为五如来之一,在十方世界中作为影响广泛的象征形象出现,出现时会化身为七尊佛。紧挨着寺庙的是其附属的墓地,就坐落在峡谷旁的黄土坡上,整体恰似一幅风景画。塔林中大约有35座坛式宝塔。
根据中国古代的习俗,有些宝塔前摆放了供桌和可供休息的石凳,顶端为半圆形或四边形的墓碑散布在其周围,还有一部分被设置在小屋中。在某一处,伫立着一座简朴的六边形宝塔,共五级,形态纤细,比周围的墓碑都要高出一些,也为整片墓园带来了好的风水。当瓮式墓塔紧紧排列在一起,同时又和周围庄重、封闭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时,人们才能感受到瓮式墓塔奇特的外形带来的玄妙效果。
▲山西太原府南十方院墓地。
图中是黄土高原上常见的小屋,
屋中有石碑,旁边有宝塔。
伯施曼拍摄。
▲山西太原府南十方院中的塔林。
晋祠
在山西太原府以南的庞大道观—晋祠中,有一座结构精美、形态纤细的小香塔,它伫立于高处的平台上,在那里人们可以眺望远处广阔的平原。塔身主要由赤陶烧制而成,上有釉面,造型独特,工匠们一定运用了山西特有的制陶工艺。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山西制造这类小塔,有些是砌成香炉,有些是可移动的上香器具。在华北,它们俨然已成了一种商品。晋祠这座香塔的造型模仿了中式的亭式楼阁,有壁柱、斗拱和飞檐,每一级塔身都精巧无比,塔顶结构精致,上有四重山花,这座宝塔自成一体。
▲山西晋祠附近的墓塔。
高约6米,可能建于17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山西晋祠的香塔。
由釉面赤陶制成,共三层,高2.5米,
远景中是奉圣寺。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
显通寺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对于藏传佛教来说,五台山是一处特殊的圣地。山中大小各异的众多寺院簇拥着巨大的白色喇嘛塔,这座宝塔屹立于宽阔的高地山谷中央,被远方高耸的山峰围在中间。“五台”指的是最高的五座山峰,是精神世界在现实中的映射。在五台山中,不论是建筑物、佛像、装饰物的排布,还是在宗教仪式的安排上,神圣的数字“五”都经常被重复使用。所以我们也专门用第五部分来介绍五台山和山中的喇嘛塔。
自唐代开始,铁塔就逐渐出现在文字记载当中。五台山的三世章嘉活佛在1779—1780年陪同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写下了关于这座五台山的详细记述,其中也提到了一座铁质佛塔以及供奉于塔中的舍利。根据日本高僧圆仁在公元840年到访五台山后写下的游记来看,当时在中台峰顶的三塔寺中曾有三座铁质宝塔,后来与寺庙一同消失了。也许正是因为人们没有忘记那些古老的宝塔,所以才在明朝末年(大约1600年左右),又重建了五座青铜塔,它们也一直保存至今。
五台山也曾被称为清凉山。在海拔2650米的宽阔山谷中,巨大的白色喇嘛塔坐落在庞大寺庙建筑群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规模庞大的塔院寺内部。北侧紧挨着白色喇嘛塔的是另一座庞大的寺庙—大显通寺,它可能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这座寺庙的北部平台上伫立着五座青铜塔,这几座宝塔精美绝伦,同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宗教意义。虽然它们建造于明朝末年,历史不算很长,但因为它们位于大显通寺内,所以尤其重要。
在寺院主轴线的尽头,地形稍向上抬高了一些,人们通过露天的台阶可以走向一处更高的平台,这些上上下下的台阶随着山势而起伏。代表五座山峰的五座青铜塔立于一个特别的台基上,它们位于平台的边缘,散发着金光,其无与伦比的铸造工艺和精妙绝伦的艺术加工彰显出佛教的灿烂光辉。这些庄严的宝塔被精美的建筑物包围着。
平台南侧是宽敞的主庭院,院中有一栋两层建筑物—无量殿。它高大、坚固,具有异域风情,应当是中亚—印度式的风格,与周围其他的中式大殿差异很大。无量殿是一座藏经楼,内部藏有最有价值的文学宝藏。平台脚下也有几座建筑物,中间为一座大殿,两侧各有一座小殿。大殿中供奉着一尊十一头的千臂文殊菩萨像。在平台后方,也就是北侧,有三座引人注目的建筑物一字排开。两侧的两层小楼形态敦实,就像是缩微版的无量殿,同样具有印度式的异域风情。在它们之间是一座极其精美的两层楼阁,坐落在寺院的主轴线上,由青铜浇铸而成,内部实心,表面镀金。在这座楼阁的正对面,也就是平台的最南端,有一堵围墙将平台包围,使平台成为一个独立的神圣区域。五座青铜塔正是这个封闭的小世界的标志物。
根据沙畹的记录,其中一座宝塔建于1602年,所以五座宝塔有可能都铸造于明朝万历年间。它们下方的台基十分巨大、坚固,装饰精美且风格独特。上方的宝塔共分为四种不同形式。中间的一号塔有着最奇特的外形,共三级,各级塔身均为多面体。它位于主轴线上,无疑代表了五台山的中台。璞科第也留意到了它:“中间的宝塔在形状上是最奇特的。它由三个形似水晶块的二十六面体组成,形似水晶,它们堆叠在一起。宝塔顶端有金属圆环,和塔院寺中的大宝塔十分相似。”
塔院寺虽紧邻显通寺,可最后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这座青铜塔的塔刹有一扁平的盘状华盖,边缘密集地装饰有小圆片,可能模仿了(中式坡屋顶)屋檐处瓦当的形式。华盖上有三重宝珠,宝珠之上还有精巧的刹尖。四号塔和五号塔也有着同样的塔刹。这种塔刹让人联想到藏传佛教中佛像的冠冕和僧人的头饰,总之具有明显的藏式风格。相比之下,五台山大白塔的扁平华盖虽然与之类似,但是周围悬挂有铁链,圆片也都挂在华盖之下。这座青铜宝塔主体塔身的三个块状体各有二十四个角和二十六个面,因为上下堆叠,所以其中只有二十四个面可见。数字“三”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三宝,数字“二十四”则可能代表着根据太阳的位置和相应的天神,人们可以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时段。主体塔身的三个块状体共有七十二个面可见。
二号塔和三号塔立于一号塔两侧,分别位于平台两端尽头的台阶旁。它们十分相似,塔身表面密密麻麻装饰着小型雕像。塔身表面浇铸有成组的天神雕像和成排的佛像,檐边装饰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雕像。整座塔身的外轮廓线凹凸不平,所有的棱边和角落几乎都铺满了各类装饰。与四号塔和五号塔一样,它们都属于天宁式宝塔,主体结构被分为基座、香炉、针型塔身和塔刹几个部分。天宁式宝塔往往在中间的某层塔身中供奉着最重要的圣物,而在这两座青铜宝塔中,这个功能被香炉代替了,人们将神圣的物品放入其内部燃烧。根据这两座宝塔的外形,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喇嘛式宝塔这一形式及其上方的塔身结构如何演变成了天宁式宝塔这一形式。
三号塔的基座十分精美,上方挑出的三重飞檐和向内凹陷的束腰都为它带来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基座四角各有一尊力士雕像,呈半蹲姿态,好像用力托举着宝塔。他们都穿着中式服装,面容坚毅,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塔身主体为倒置的八角锥,上方边缘处有一圈外廊。外廊和托塔力士这些元素也在五号喇嘛塔中出现。宝塔面向平台主轴线的一面较为宽大,上方辟有焚香用的开口,其余的三面有大量的人像浮雕。四个稍窄的斜面上各有一座精美的宝塔浮雕,浮雕与青铜塔本身的外形十分相似,这座宝塔的外形显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座浮雕青铜塔塔身和塔刹很常见,塔身表面有大量的、成排的佛像,香炉中也供奉着一尊端坐的佛像。根据佛教中的说法,“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佛门中有无数菩萨,为何只有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展现出了他的无上力量和威严。艾约瑟写下的文字也许可以解答这一疑惑,在《华严经》中,至少是后来中国僧人澄观注疏的中文版本中曾写道,根据佛祖所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在五台山。这座青铜宝塔的细长塔刹也被飞檐划分为十三段,代表佛教的天。算上最下方的香炉,塔身也被分为了十三份,而这种划分并不常见,通常塔身为十二级居多。每一层塔刹角落处都装饰有龙形细杆,顶端有一个小型伞盖,中间有洞,并与一个尖尖的宝葫芦组合在一起,成为双层塔冠。人们完全不会想到中国佛教会用这样富丽堂皇的方式来展现无尽的佛陀世界,这两座青铜塔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其中的一个原因一定是喇嘛教的“神秘感”,所以人们才会通过这种密密麻麻的装饰来填满青铜宝塔的所有表面,甚至是最细微处的构件。
平台前方的两座宝塔外形更为素净。西侧的四号塔为天宁式,底部基座有小型栏杆,塔身下半部分与一号塔的单层塔身十分类似,是整座宝塔最神圣的主体。棱形结构上方的塔身共有十二重檐,向上逐渐收拢。这几部分共同组成了天宁式宝塔的结构。
东侧的五号喇嘛塔立于分段式的八角形基座上,基座各角雕有托塔力士,上方边缘处有小型栏杆。塔身主体为圆形,像一个倒扣的、两面削平的蛋形,也可以说是水滴形。圆形的主体塔身顶端围有一圈精致的横枋装饰,上方的塔身结构逐渐变细,被划分为九个部分,表面铸有佛像。圆形的塔身表面光滑,内部中空,被用作香炉使用。圆形塔身光滑的表面上镶嵌着许多不规则排列的长方形镀金铜片,一号塔塔身同样如此。这些镀金铜片闪耀着熠熠金光,它们为香炉凸起的表面带来了一种神秘的魅力,可以让人立刻联想到火焰,以及喇嘛教信众的狂热。
香炉开口上方和外围的一圈丰富、生动的浮雕图案更能展现这种魔力,线条奇妙、优美、华丽,紧紧抓住我们的眼球。画面中,前景的云朵之中有一只强壮的金翅鸟。它双手合十,双翅展开,画中只轻轻点出了它的鹰鼻,双脚被画作鸟爪。它用双爪抓住了两条龙的尾巴,双龙形态生动,龙头冲向中间,周围闪现的柔光直逼金翅鸟头上燃起的火焰,火焰中有宝石。可它们无法抓住金翅鸟,因为所有被人在空中抓住尾巴的动物,比如蛇或其他的爬行动物,包括这里被金翅鸟抓住的龙,都不再拥有强大的力量,没有办法再腾飞,嘴也无法咬到抓住它们的尾巴的双爪。因此,这里的宝石代表了佛教教义,受到金翅鸟的保护,以免受巨龙的攻击,龙在这里应该是代表了一种敌对的力量。浮雕的最上方还铸有第二颗宝石。所有的图案线条都十分流畅,异常精美,金翅鸟、双龙和云朵三种元素布局精妙,结构清晰。
尽管这五座青铜塔的尺寸相对较小,但它们也拥有与其他宝塔一样的结构,代表了同样的内在含义,是这片小世界的焦点。它们复刻了壮美的自然,代表了五台山的五座山峰和山峰上的五座大型宝塔,也代表了我们这个时空中的五佛,展现了宏观世界中的伟大思想。这就是它们的内在含义。如果朝圣者在寒冷的冬天没有办法去五座神圣山峰上的古老宝塔那里朝圣,就会带着贡品来到象征着五座山峰的青铜宝塔前祭祀。这几件艺术品在外观上很像最简朴的墓塔或是舍利塔,也与大型的天宁式宝塔和层塔十分相似,它们以精巧灵秀的方式复刻了中国数不尽的大型宝塔。
这些精美的明代艺术作品通过丰富的结构、装饰、雕像和高贵的青铜光泽展现出佛教的灿烂光辉。喇嘛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教义深刻,信众虔诚,其超自然的世界观和无数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很多宝塔的造型设计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五台山清凉寺中的青铜千佛塔的外形与显通寺平台上的两座天宁式宝塔大致相同,只不过千佛塔的尺寸较小。此塔塔身的下半部分也同样为倒置的八边形,斜边较窄,每一面上都有简单的装饰,共有两排壁龛,龛中铸有佛像。上半部分塔身共九层,飞檐向外挑出,各层之间的佛像,就像立柱一样将塔身连接起来。塔顶是扁平的双层宝珠。根据沙畹的记录,这座建筑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6年。
五台山中这些精美的明代宝塔表面往往都有丰富的装饰和大量的佛像,这一特点在一座青铜殿中也得到了延续,它位于显通寺中轴线的末端。这座两层的建筑物外部富含大量的建筑细节,内部更是精美绝伦,塔身内壁和室内两座青铜宝塔上都是佛教图案。
我没能进入殿内参观,但是参考了斐士的记录:“这座青铜建筑内的装饰十分丰富,布局精巧,其中最主要的艺术品是一尊文殊菩萨像。周围的墙壁上大约覆盖了三十块青铜板,上面满满雕刻着铭文和数千尊微型佛像。殿内还有两座大型镀金青铜塔,塔身的壁龛中还摆放了数百尊佛像。建筑物内部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装饰,比如唐卡、朝圣者供奉的小佛像、珍珠、银器,还有遍布房间的无数其他物品。屋顶的最高处垂下一盏球形灯,灯的金属外壁像玻璃一样透明,灯中的火焰永不熄灭。殿中还有青铜转经筒,其中放置了藏文和满文的经文。”这些丰富的装饰品是绝佳的证据,证明了金属艺术是如何激发人们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佛教图案,并运用在青铜宝塔这一建筑中的。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内的五座青铜塔。
上图是其中的三座宝塔、围墙和香炉,
宝塔建于16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殿后平台的平面图。
伯施曼绘制。
▲五台山显通寺殿后平台上的五座青铜塔、
青铜楼阁以及两座砖砌建筑物。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与二号塔类似的天宁式宝塔。
塔身共十三层,青铜部分高4.2米,
总高5.5米,建于1602年。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的五号塔。
形式为喇嘛塔,上方塔身共十一层。
青铜部分高3.7米,总高5.6米。
建于16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的四号塔。
天宁式宝塔,下方塔身为骰子状,
上方塔身共十二层。
青铜部分高3.7米,总高5米,建于1600年左右。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的一号塔。
主体结构由三个骰子状覆钵组成,
青铜部分高3.7米,总高5.3米,
建于1600年左右。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三号塔的细节。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五号塔的细节。
伯施曼拍摄。
▲五台山显通寺五号塔的青铜底座。
伯施曼拍摄。
▲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青铜塔。
建于1606年。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竹林寺
如果想了解此类宝塔的基本形态,可以先研究一座较小的宝塔,该塔位于中国西北部喇嘛教兴盛的地方。这座宝塔便是竹林寺的八角塔。五台山为山西佛教和喇嘛教的圣山,竹林寺位于五台山的西部,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该八角宝塔,塔基宽阔稳重,共五层,高约21米。下面四层高度均等,顶层高度则急剧降低,最后冠以平顶和小塔状塔刹,产生了类似喇嘛教建筑风格的效果。双层的出檐雄伟坚固,由复杂的斗拱结构进行支撑,上面覆盖瓦片,并设有平座。塔身表面开有拱形洞口,精致的边柱更强调了塔的棱角。有些历史记载指出,寺院、宝塔与五台山的喇嘛教相关。
▲山西五台山竹林寺的宝塔。
共五层,高约21米。建于1573—1620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菩萨顶
五台山中最重要的寺庙菩萨顶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照片中只展示了塔林的一部分。而《中国佛教史迹》中有一张俯瞰全景的照片,展示了这些塔林是如何林立于山坡上的。塔林中有两种形式的墓塔成组交替出现,一种是纯粹的瓮式佛塔,一种是低矮的方形柱式佛塔,顶端有着扁平的金字塔形塔刹。
璞科第对这片塔林所作的描述十分精准:“前山和中部的几座山峰由一道深深的峡谷分隔开,山谷中流淌着湍急的溪流,五台山所有寺庙中最重要的一座就位于这座前山上。在峡谷的另一边是一片占地广阔的墓地,葬于此处的多是附近寺庙的喇嘛们。一些最慷慨的香客也被葬在这里,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能被葬在五台山是一件极其特殊、幸运的事,甚至有些信徒会将逝者的遗体从遥远的国家运至五台山下葬。当然,这涉及很多手续。如果想要将逝者遗体下葬,必须得到皇帝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因为这种葬礼确实不便宜。更普遍的形式还是将遗体火化之后再下葬,这样费用自然会低很多。五台山的整片山脉中到处都是墓地,有些从很远处就可以看到,其中有的立有高耸的佛塔作为标志,有一些宝塔的外形十分精美、独特。由于这里仅仅埋葬了逝者火化后的骨灰、舍利,所以每座坟墓的占地面积都很小,墓碑紧挨在一起。这些墓碑的风格统一,是五台山墓园的一大特色。”这一段记录是由格林威德(Grünwedel)翻译的。
▲山西五台山菩萨顶的墓地。
两种形式的墓塔混合在一起,
一种为龛柱式,另一种为纯喇嘛式。
均由砖砌成,始建于明代,即16世纪,
最新的墓塔建于近代。伯施曼拍摄。
平阳府宝塔
▲山西平阳府的宝塔。
共五层,高46米,建于公元627—650年,
重建于1750年。伯施曼拍摄。
▲山西平阳府宝塔底部的两层。
伯施曼拍摄。
▲山西平阳府宝塔的平面图。
显示了底层和佛头。伯施曼绘制。
▲平阳府宝塔一层的铁质佛头像。
伯施曼拍摄。
▲山西平阳府的宝塔。
高46米,伯施曼绘制。
其他
灵丘县宝塔
▲山西灵丘县的一座级塔。伯施曼拍摄。
临晋县宝塔
▲山西临晋县的宝塔。共六层,高18米,
模型来自徐家汇博物院。
蒲州府宝塔
▲山西蒲州府的宝塔。
共13层,高44米,建于唐代。
伯施曼绘制。
▲位于蒲州府城北部山丘上的宝塔。
伯施曼绘制。
安邑县宝塔
▲山西安邑县的宝塔。
高约46米,建于1063年。伯施曼拍摄。
汾州府宝塔
▲山西汾州府的宝塔。
塔身共十三层,高70米,
初步推测建于1500—1600年。喜仁龙拍摄。
介休县宝塔
▲山西介休县的七层宝塔。伯施曼绘制。
▲山西介休县的一座龛式宝塔。
由砖砌成,建于1700年左右。伯施曼绘制。
▲山西介休县的陵墓建筑。
由砖和赤陶建造,高约6米,
建于1700年左右。伯施曼绘制。
闻喜县三座宝塔
▲山西闻喜县山顶上的三座宝塔。
伯施曼绘制。
侯马镇墓塔
▲山西侯马镇的墓塔。建于1720年左右,
由砖砌成。伯施曼绘制。
石壁山玄中寺墓塔
▲山西石壁山玄中寺塔林内的两座墓塔。
平面皆为八边形,建于1300年左右。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万卦山天宁寺宝塔
▲山西万卦山天宁寺内的石制柱形佛塔。
平面为八边形,建于公元900—950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山西万卦山天宁寺内的石制柱形佛塔。
平面为正方形,建于公元900—950年。
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山西交城县万卦山天宁寺墓地中
冠有金字塔形塔刹的石制墓塔。
始建于13世纪。见于《中国佛教史迹》。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也欢迎把此文章推荐给你的家人好友
— END —
来源:文博山西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出入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公众号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